互聯網時代的弱連結社交 打造你的陌生貴人

獨家報導文:丁永祥|圖:翻攝自網路

在人際疏離的年代,弱連結將帶來寶貴的知識、機會與創新,只要好好掌握住弱連結社交的技巧,人人都可以成為握有超級關係的人脈王!

在是人際的時代,有一句話說得好:「你的成就不等於你會什麼,而是你所有可以動用的人脈,他們會什麼的總和!」每個人都需要朋友,卻很少注意到自己的社交圈如何形成。以下提供簡單的小測驗,協助自身判斷自己屬於哪一種社交模式。

A、寧缺勿濫(FB好友數100以下)
模式A的人社交圈較小,但是與朋友的關係非常緊密。這些人不喜歡跟不熟悉的人打交道,寧願多花時間照顧自己的親友團。好處是,在小世界裡都是至親好友,所以處處顯溫情;但比較不足的是,可能缺乏與其他領域互動的機會,很容易錯失許多意想不到的人生機會。

B、志同道合(FB好友數100~1000)
模式B的人在社會中最常見,這樣的人通常容易打造一個又一個,與自己有類似背景和興趣的人脈圈,不一定每位朋友都熟識,但是或多或少都可以觀察出一點「同儕」的蛛絲馬跡。人際數量比模式A的人多一點,但是整體來說,仍然處於一個相當類似的人際範疇。

C、五湖四海(FB好友數1000以上)
創業者或以業務、行銷為工作導向的人,幾乎都是這種模式。模式C的人不吝於結交新朋友,甚至是毫無關聯的人。他們的串聯指數最高,能輕易跟陌生人聊上幾分鐘或搭上關係,也因為朋友人數眾多,很難真正關心到每一個人。但「好友流動率」不是重點,他們關注的,是用串聯製造新機會與新視野。

測試完之後,再想想另一個問題:最近一筆成功的生意、最近介紹的一份工作,推手是誰?是至親好友嗎?還是鮮少互動的陌生人?

你可能會發現,一些素未相識的陌生人,給予我們的幫助,可能比想像中來得更強大。

弱連結比強連結更管用

美國社會學家馬克•格拉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在1974年就提出了「弱連結」(Weak Ties)理論。

格拉諾維特指出,在傳統社會,每個人接觸最頻繁的是自己的親人、同學、朋友、同事。這是一種十分穩定,但傳播範圍有限的社會關係,也是一種「強連結」(Strong Ties)現象;同時,還存在另外一類比前一種更為廣泛的人際關係,我們知道這些人,但是不太熟悉,甚至從未交往。格拉諾維特把後者稱為「弱連結」(Weak Ties)。

弱連結最奇妙之處,是不必耗費很多時間與心力維持,卻能帶來巨大收穫,甚至讓你改變人生。有些最重要的成功機會或快樂,往往取決於人與人的隨機相遇,對象通常是我們剛認識或不太熟悉的人。

弱連結之前 先營造出「我是誰?」

正因為弱連結的關係如此生疏,就算你生性喜愛交友,也不見得能夠在對方的人際名單當中脫穎而出。想要成功營造弱連結,你必須先努力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

我們每天與成千上萬的人失之交臂,他們可能完全不知道你的存在,更遑論影響力。有句話是「要擁有多大的關注,就要讓多少人知道你的存在與價值」,當你擁有這個技能後,就可以讓自己成為專業領域中,被推薦的最佳人選。

那麼,如何在人群當中營造出自己的價值?

曾經當選十大傑出青年,知名的企管講師沈寶仁建議可以從下面三點著手:

1、善用工作中的專業價值
例如醫生可以經常分享自己的醫療知識,協助大家打造健康的身體;設計師可以呈現自己的作品,協助大家提升對於美好事物的體認;保險業務員也可以分享保險的陷阱與常識等等。

2、不吝於體現自己的附加價值
有的人特別擅於用「熱心」引起別人的好感,像聚會的時候主動聯繫餐廳,主動幫大家拍照並且傳送給與會者,或是時常在FB上回答別人的疑惑,哪怕那個人只是點頭之交。

3、樂於分享生活中有意義的事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興趣,比如說喜歡攝影、旅行、美食等,這些都是能夠輕易引起共鳴的美好事物。大量分享這些事物,有助於建立大家對你的印象,只要談起相關話題,就會想到有你這麼一號人物。

挖掘社交場域的「第三空間」

暢銷書《80/20法則》的作者理查.科克(Richard Koch)對於弱連結的研究甚深,他認為,雖然現在人們都慣於以互聯網進行各式各樣的社群交際,但是我們畢竟生活在真實的世界。所謂「見面三分情」,要讓人際關係深化,終究還是取決於我們能夠實際接觸人群的場域。

科克提出「樞紐」(hubs)的概念,他認為可以將樞紐想像成許多弱連結與強連結的交接點。人際樞紐由團體組成,成員為了共同目的一起合作,例如家庭、企業、社交圈、學校、教會、俱樂部、國家等等。

我們可以將人生當作一段冒險旅程,其中最重要的決定之一,就是要加入或創建哪些樞紐。想想看你平常除了公司或住家,還經常出沒在哪些地方?利用假日參加一場講座或研討會、逛逛有趣的商展、參加健身房,或是透過旅行認識不同國家的朋友,這些都是能夠營造出不經意社交關係的「第三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誤以為大量參與活動就能增加人脈,但是陌生的交流活動,常常因為出席者幾乎沒什麼共通點,於是就變成單純的名片交換大會,因為不需要一起完成任何事,所以無法加深彼此的關係,失去參與此項活動的意義。

參與實體的聚會最好以共同興趣和共同目標為主,這樣會讓我們與不熟悉的人變得容易親近;會後再運用網路社群保持聯繫,從線下到線上,完成長遠又不會浪費太多交際時間的人際維繫。

散發正能量 打造堅韌的弱連結

美國知名的策展人桑尼.貝茲(Sunny Bates)擁有超過25年的人際媒合經驗,不少創新育成孵化器,還有著名的TED組織都是老客戶。她認為無論是強連結或是弱連結,建立人脈最基本的精神就是「慷慨」。

桑尼這麼形容:「建立人際網絡就像經營植物園,你不會希望自己的人脈都是同一種顏色或同一種物種。你會想要有各種年齡、階段、職業、愛好的人脈,然後細心照料。」

相信大家都對2014年的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活動印象深刻,全球各個領域的領頭羊,從臉書執行長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比爾‧蓋茲(Bill Gates)、蘋果 CEO 提姆•庫克(Tim Cook)和亞馬遜創始人兼執行長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小賈斯汀(Justin Bieber),甚至你和我都深深參與其中。

是什麼讓這樣的活動串起全球最廣泛的弱人脈連結?

不少行銷專家指出,除了病毒行銷的原理之外,最重要的是,這個活動傳達了「以愛為名」的正能量。
想打造弱連結的核心,愛的信仰、價值觀與正能量,常常扮演不可忽視的力量。泛泛之交並不能透過正常的聯繫管道與我們深交,但是社群網路上的隻字片語,卻能讓別人對我們有粗淺的認識。

想想看你最常在FB上發布哪種言論,是喋喋不休地抱怨工作,還是不斷鼓舞身旁的人努力向前?

在網路社交的時代,對於不熟悉的人來說,正能量代表著一種充滿陽光的心境,能對人產生強大的吸引力。而友善又正面的泛泛之交,往往可能帶給我們最重要的知識、機會與創新,讓生活更加精采充實,還能為我們搭起一座橋樑,通往遙遠又不同的社會角落,看到世界的豐富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