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X 用創新解決痛點

圖/翻攝自Flickr By William Hook

獨家報導文:城國斌|圖:翻攝自網路|責任編輯:陽勁邦

時代不斷推移,再卓越的企業也將難逃黯淡的那一刻。要融入新的世代,迎擊接踵而來的挑戰,「創新」是免於面臨淘汰的解藥,但你懂「創新」的真正意義嗎?究竟該怎樣做,才是走在創新之路上?好好的理解「創新」,才能掌握改變賽局的關鍵。

個月前,蘋果公司剛剛發表十周年紀念機種iPhone X時,當時多數媒體便對於該機種定價策略,感到驚訝,不過還是有分析師認為,iPhone大換機潮已來,加上新外觀、新功能加持,創新程度足以吸引果粉掏腰包買單。
不料幾個月過去了,市場買氣似乎並不熱絡,不但同期先推出的iPhone 8熱度明顯不足,甚至就連頂級旗艦機種iPhone X也不如預料中受歡迎,甚至傳出蘋果對供應商砍單的消息。此時大家才說,可能是因為「創新不足」的關係,導致買氣不佳。

解讀「創新」沒透露的心聲

同樣的商品是不是創新,各方都持不同看法。聽起來有點玄的「創新」,究竟是什麼?是不是新產品賣不動,就可以說是不夠「創新」?每個公司都將「不創新,就滅亡」的口號掛在嘴上,但分辨創新並非易事,究竟有沒有道理可循?

創新的種類,其實有三種:產品服務創新、流程創新、事業模式創新。通常產品與服務創新最常見,流程通常則專注於改善公司內部流程,或面對顧客的服務方式,事業模式則是大膽嘗試突破傳統的營運模式。
而依照其破壞程度,也有三種不同幅度的創新:漸變、質變、巨變。漸變屬於改善,質變屬於本質不變、而用更好的方式執行,巨變則是對整體生態產生翻天覆地的巨大改變。

產品與服務創新,應該是最容易看出來的,智慧型手機、電動汽車、擴增實境AR裝置,或是新型態服務叫車、訂購外送等都是。

再者如媒體訂閱,既然用戶的口味改變,那不如變身平台,讓用戶自行揀選需要的內容,而且透過大數據追蹤,還能演算推測用戶喜歡或討厭的內容。例如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Amazon Prime、Hulu,甚至精確追蹤用戶在系列影集哪一集就棄追,從而調整節目的企劃製作。

不過,究其本質,它們並非發現新需求,而是用新方式把事情做好,屬於質變式的創新,do the thing right 是也。

但如音樂串流服務,Spotify、Apple Music、SoundCloud,甚至熱門的訂閱頻道,比唱片公司更具有把一首歌、一張專輯捧紅的強大影響力。而這些平台不只是服務創新,而是變革事業經營型態,形塑一批新世代使用者。

而一般顧客接觸不到的,是內部的流程創新。除了增進營運效率,還讓公司體質變得更適應環境、更具彈性。

像是大型零售商百思買(Best Buy),也是個不斷自我創新的例子。起先以賣音響起家,後來轉型為電器商、電器大賣場、電器銷售倉儲中心。而後面臨亞馬遜等電商節節進逼,導致坪效低落,大刀闊斧將銷售中心轉型定位為「超大型展示體驗空間」,邀請廠商進駐,同時增加倉儲與物流系統的投入,加上經營自有購物網站,又再轉型了一次,事業盈餘能力也攀升,這就是因應消費型態而做出的流程優化式創新。

以靈魂為本的商機

研究顯示,產品服務的漸變式創新,為數最多,例如將既有的產品服務功能做改善升級、流程優化;最稀少的則是巨變式、可以撼動顛覆現況的事業模式創新。

例如,2008年賈伯斯站在舞台上,告訴我們,他為這世界帶來一台集結觸控介面iPod、革命性行動電話、尖端科技聯網設備三位一體的iPhone,那個讓眾人驚呼連連的時刻,開啟蘋果高速成長的黃金年代,就是巨變式的事業模式創新,從此深刻重塑世界各地人們互動的風貌(看看捷運公車上大家都在做什麼?)而十年之後,2018年iPhone X問世,則至多屬於產品式的漸進創新,搭載新功能FaceID和更強大精良的攝影鏡頭,你不能說這不是「創新」,但層次完全不同。

由此可知,每個公司應該都需要有自己的「創新矩陣」,而聰明的消費者和投資者,更可以好好明鑑各公司新推出名為「創新」的產物,究竟是屬於哪一類。畢竟,要賦予一件新事物「創新」之名很容易,要蘊含創新的靈魂於其中,則有如採集珍稀的鑽石般困難。

組織內缺的腦袋?

然而,即便知道事業創新來自新腦袋、新思維,但多數創新情資,卻大多發生在組織範圍之外。因此,懂得將外部創新轉為內部所用,截長補短,才是小資企業的關鍵創新之道。

「無論你有多麼聰明,總有更聰明的人,在為別人工作。」這段話來自著名的「喬伊法則」,是昇陽的創立者比爾.喬伊(Bill Joy)歷經25年的業界觀察後得出的感慨。

事業經營上,聰明的頭腦,永遠是珍稀資源,優秀人才若在自家公司,是好事;但若在公司外部,那該怎麼辦?

有些財力雄厚的公司,選擇「買斷」解決:既然你厲害,乾脆買下來!思科(Cisco)從1993年以來共執行17筆收購案;臉書(Facebook)為了取得 instagram 與 Oculus VR ,也花了30億美元;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則在2016年大筆投入兩個科技新創公司;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近年更是花費110億美元來收購新藥專利。

對於一般公司來說,口袋沒這些國際大廠深厚,難道就沒法創新了?非也,事業創新來自於新腦袋、新思維,將外部創新轉為內部所用,截長補短,豈不更好。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曾表示,多數創新情資,發生在組織範圍之外。要如何擷取這些know-how,並且把這些聰明想法,加以商業化、創造營收,是關鍵挑戰。

在過去,增加外部創新的方法,不外乎收購、策略聯盟、合資經營、尋求授權等,但現在以科技為創新基礎的狀態下,除了使用傳統方法外,成立創投公司、設計加速器與孵化器、創新實驗室,已成為許多公司嘗試採用的方法。

要實現外部合作,最要緊的是擺脫「本位主義」,別在「這點子不是自家創意」這執念上卡關。

克服本位主義三種方式

至於克服本位主義的三大方法包括:

  • 方法1:設定對的誘因與衡量指標
    如果能有實際方式鼓勵員工,他們會願意為創新付出更多心力,而且會盡其所能,找創新火種。
  • 方法2:外派員工
    透過指派參與外部會議、研討會,多讓員工接觸外部訊息,也必須對此設下獎勵,或由公司支援其進行此類活動。
  • 方法3:管理階層釋放對的訊息
    管理階層要時時表達「無論創新來自於何處,都會被認可」,並對員工進行獎勵,尤其鼓勵外部擷取的創新點子。

嬌生公司的三大錦囊

以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為例,該公司一直透過系統化的方式,並採用三大創新錦囊:首先由孵化器孕育新生的概念,運用創新實驗室發展雛形,運用合資公司募集資金。

  • 錦囊1:加速器、孵化器,育成創意
    通常不會是公司獨力完成,會向外尋找支援夥伴,例如從別的公司獲取支援、或是與獨立個人組成任務團隊,專注在特定領域的早期創新。
  • 錦囊2:創投合資,掌握新市場
    許多汽車製造公司都與科技公司結盟,例如飛雅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與谷歌(Google),通用汽車與開發搭車應用程式的 Lyft,富豪汽車(Volvo)跟優步(Uber),就一同合作近幾年雨後春筍般出現的科技中心。
    此種方法的優勢,就是可以研究新市場、趨勢與科技。雖然有些創投的目的是偏財務價值獲取,但其他絕大多數都是著眼未來策略上的創新。
  • 錦囊3:創新實驗室
    這些實驗室具備能獨立與外界進行創新交流的能力,他們像組織中的獨立小型新創公司,追求速度與靈活,快速產出新成品,並視市場需求即時修改。例如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設置「臺北創新實驗室」(Taipei Co-Space),已進駐的工作者,以從事創意設計與創新相關工作之新創企業、微型企業為主,包括設計、數位科技、文創、社會企業等類別,其中社會企業的進駐為「臺北創新實驗室」最大的特色。創業青年藉由此一平台的搭建,相互討論激盪、交流合作,產生創新商業思維或促成新的商業模式,創造更多商機。

總歸來說,創新不只是研發新科技,更是創生新事業模式。昨日的成功,可能是明日因循守舊的毒藥,快速變動的當代經濟,任何公司都像是汪洋中永不休息的鯊魚,確保自己永遠能發現先機、獲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