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太極拳與坐式太極拳的運動方式(一):緣起、開展及影響

文:楊士毅 教授|圖:楊士毅教授提供

雖然我們是坐著輪椅修練太極拳,但在意念與形體的配合上,同樣下著功夫。吐吶之間,意念的生滅讓扭曲的形骸展平在太極之中。(王輓華,2006,頁45)

者按:本文所描述的輪椅太極拳,由於包含肢體的溫和活動與氣的調節,不只適用身心障礙的人,也適合任何年齡的人,只要坐在椅子上(包含坐在辦公室、家裡丶公園丶任何地方)休息時,都可從事的動作與調息,甚至當膝蓋或腿部有退化性關節炎、或受傷、或腳酸……等,任何暫時或長期不良於行者,但又需要運動的人都可適用。因此,也可稱為「坐式太極拳」。

太極拳起源於宋代武當山的張三豐,但為了身心障礙者的身心復健所編的《輪椅太極拳》,卻必需到1996年的臺灣才由楊東興、楊林淑貞夫婦完成。本文所要論述的乃是上述史上第一套輪椅太極拳的緣起、發展與影響。

筆者從童年時,就隨楊東興、楊林淑貞夫婦(即筆者的父母親),去圓山運動,或有樣無樣地學打太極拳。但認真學是在1977年,中山國小太極拳班剛成立時,之後,又參與中文本輪椅太極拳的寫作。其間也常參加太極拳的活動,尤其是幫父母親與師友拍照,或將父親口述轉成文字。簡言之,斷續伴隨各類拳術、刀劍丶舞蹈的成長也近四十年。

1994年,楊東興在信榮海運公司服務的某個中午,他跑到附近長春路與遼寧街交叉口的遼寧公園旁的小公園練太極拳。有位素不相識且走路有些頗腳的日本人品川武士先生,當時坐在公園休息。看到後,就對楊東興說:「看到你打太極拳實在很羨慕!」後天表示,他也想學太極拳。楊東興告訴他,學太極拳首先要先作折腳、舒筋等熱身運動,以使身體軟化。品川指著他的腳說:「我就是舉不起來。」原來他前幾年,開車戴著他的臺灣岳母在日本玩,發生車禍,有些跛腳。因此品川就說:「如果坐輪椅也能打太極拳,那就太好了!為什麼不編一套可坐在輪椅上打的太極拳?」他的話引發了楊東興編輪椅太極拳的靈感。

因此,從來1994年開始,楊東興夫婦花了兩年多時間,將臺北市體育會太極拳委員會徐逢元所編創的楊派太極拳六十四式與舒筋法為基礎,加上圓山仁愛會周慶順的郝派太極拳、范枝全、章文明等的改良式楊派太極拳,編製成一套可以坐在輪椅上練習的「舒筋法」與「二十四式太極拳法」;並以中文、日文表達之。中文初稿先由楊東興先執筆。日文版部分有關太極拳的文字說明則是由楊東興、楊林淑貞合寫。將動態的動作文字化,確實很花心力。照片則是由品川先生找攝影師在圓山忠烈祠拍攝,並加1、2、3的箭頭順序,以方便讀者。

在品川武士的熱情協助與聯絡出版社下,此日文版於1996年11月20日由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著名出版社出版。為了方便簽約,此書由品川武士掛名,品川找了許多臺、日名人寫代序,書名乃是《沉浸於車椅子太極拳與書道的快樂中》。

 

1996年,日文版《沉浸於車椅子太極拳與書道的快樂中》封面照片:忠烈祠前的輪椅太極拳,父親楊東興。
1996,母親楊林淑貞。日文版《沉浸於車椅子太極拳與書道的快樂中》內頁75。

由於日文本在日本出版,日本媒體也注重此事,NHK也發現作在椅子上也能運動,因此電視的體操節目增加了坐在椅子上的運動,一直到今日都是站著與坐著同時作體操。在臺灣,此時已在振興復健中心教授推廣。1997年4月,與身心障礙協會去日本京都淨土宗總本山的知恩院,推廣輪椅太極拳。

振興醫院成立第一支輪椅太極拳隊

中文本是在1997 年出版,係筆者依照楊東興寫日文版的中文初稿,重新一招一招筆劃,重新補充修訂某些動作的動態描繪,沒有日文版的書道。書名即《輪椅太極拳》,並為了教學方便,製作了錄音帶。並在臺北市中山國小培育教授輪椅太極拳的師資。同一時期,自1997年開始,每週六下午,楊東興夫婦與部份中山成員都去振興醫院復健部水療池前,教授輪椅太極拳。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支輪椅太極拳隊,名為「振興隊」。之所以在振興當是振興復健部主任兼臺北市身心障礙運動協會理事長武而謨與總幹事王挽華的強力支持。此後振興隊就長去各會場表演,讓世人更認識此運動。振興復健中心後來又製作拍攝全套影片。其後陸續又編「輪椅太極劍」、「輪椅短棍」、「輪椅扇拳」等教材。下文所列的表演活動多是此隊成員的表演。

1996,振興醫院復健中心,全世界第一支輪椅太極拳隊在此組成。此區域已改建成醫療單位。

《中國時報》於民國86年4月17日如此記載 :

輪椅太極拳 祛病養生 殘障者也能

研習風潮正在擴大 坐著打拳已非難事 對中風與脊髓損傷之人 助益頗大

臺北都會第14版,【記者洪茗馨,臺北報導】

自1997年6月每週二、四早上迄今日,楊東興夫婦與部份中山成員都到中正紀念堂教身心障礙者輪椅太極拳。

86年7月20日《聯合晚報》如此報導:

輪椅太極拳 勇者 要做張三丰

七旬老師教推手 大鵬展翅 楊東興創24招輪椅拳譜 殘障子弟練氣養生

日本武士學功夫 風行東瀛 吐納三年能寫毛筆能站力 NHK要來取經

話題新聞版 記者洪淑惠/報導,另有曾學仁的攝影,取名輪椅太極張三丰。

 

輪椅太極拳開展與臺北市中山國小太極拳隊的密切關聯

任何活動的開展絕不可能一兩個創始者的提倡即可順利開展,一定需要一群人熱心幫忙,尤其是教身心障礙者,更需要更多的耐心與愛心。

輪椅太極拳開展所需要的師資培訓主要是在臺北市中山國小太極拳隊。中山太極拳隊成立於1978年,由於其成立時主要是打徐逢元的六十四式太極拳,加上參加者的成員從事教育工作者占相當的比例,因此學習此套輪椅太極拳很有效率。由中山培育出的種子師資,且日後熱情擔任輪椅太極拳教練的人如下:楊東興、林淑貞夫婦、郭自評、李振貴、楊雪華、李文文、陳杜勉、魏博南、劉文豹、簡秀雄等。由於中山隊有許多原本就是在教學生的老師,因此培養起來更快,也更懂得如何教其他人。在振興隊成立十週年所出的紀念刊物中,由身心障礙運動協會理事長武而謨所寫的感謝文中,特別提到懷念郭自評老師(頁44)。郭老師即是在中山國小任教三十多年的老師,也是筆者與吾兄、吾弟的老師。

輪椅太極拳名揚海內外

1997年4月,父母親楊東興、楊林淑貞與筆者小學老師郭自評、林清輝等与身心障礙者去京都知恩院與日本身心障礙者合寫心經,及教授輪椅太極拳。圖片中也包含當時駐日代表莊銘耀,前海軍総司令。

1997年11月,日本京都淨土宗總本山的知恩院舉辦一年一度的身心障礙者合寫「一字經」的活動,也邀請臺灣、美國身心障者參加。透過日本京都社會福祉機構社長──品川先生和知恩院主持的協助。楊東興、林淑貞、郭自評等中山國校隊友與王挽華等肢體殘障運動協會工作人員……等人帶著振興隊去參加此身心障礙者的講習會,順道推廣表演輪椅太極拳。

由於駐日代表莊明耀是郭自評是戰後初期高雄中學的同班同學,都曾受二二八事件的玻波及,他們也順便在福岡辦雄中同學會。同時,莊代表也去知恩寺參加上述慈善活動。此項活動,日本媒體還把教輪椅太極拳的郭老師稱為郭校長。

1999年5月1日,振興隊參加身心障礙市民運動會,表演輪椅太極拳。

1999年,楊東興已經接近八十歲,但為使長庚龜山分院的年長者或不良於行的人,也能分享學習「輪椅太極拳」的喜悅,他每週三固定由行天宮前搭長庚專車到龜山任教。我在2000年曾到臺北長庚復建科治療膝蓋,我告知鄧復旦主任,我父親是楊東興時,他很熱情且很高興地說:「你爸爸已八十多歲,竟然還如此熱情!」

2000年8月3日,龜山分院護理之家父親節慶生會暨成立十週年慶,在振興醫院學習輪椅太極拳的部分人,也前往龜山分院在該院的復健者,共同表演輪椅太極拳。會後並合照。

我到長庚復健膝蓋時,將照片拿給主任。那天是教學日,主任在眾多學生圍繞下,非常高興地看著放大的照片,並告訴學生,他以前也學詠春拳,並指著他手掌上的疤痕,說這是年少時,學習時留下的痕跡。由於主任年輕時也學習過拳術,有此因緣,日後當分院院長及復建科主任,才會邀請楊東興教輪椅太極拳,世間也確實有其因緣和合。

當我拿他們與分院患者在母親節合照的照片給他時,他更是非常高興。在2001年9月。長庚醫院發行的《長庚志工園地》,曾永義曾採訪楊東興,而寫下〈輪椅太極大師──楊東興〉的報導(03,中華民國90年9月出刊,頁7。)

此外在民國90年9月1日出刊的《長庚醫訊》,第22卷第9期,則報導上述母親節的活動(頁7)。2000年1月30日,臺北市體育會太極拳委員會主辦太極拳錦標賽,振興隊去表演輪椅太極拳。地點應是在大同區公所的大禮堂。此乃振興隊第一次參加一般人的活動。

記者吳慧芬在1月31日的《中時晚報》曾如此報導:「他們手不能舉高或搖搖抖抖 仍努力按電動輪椅變換隊形 舞出強勁生命力。」

市立浩然敬老院

2000年6月每週三下午迄91年12月,楊東興夫婦都到關渡市立浩然敬老院,教授輪椅太極拳。振興隊則於2月11日去敬老院表演舒筋法與太極拳。浩然敬老院輪椅太極拳隊在成立後半年,也曾展示成果。

《自由時報》記者鄭學庸在89年12月20日 14版曾如此報導:

浩然獻藝  輪椅太極拳展雄風

感謝民間團體一年來的照護

失能老人賣力使出「青龍出水」招式 贏得滿堂彩。

 

《中國時報》記者楊珮君則記載著:

浩然院溫馨。回饋各界愛心,老人真情演出。臺北焦點第17版/臺北報導。

 

《民生報》89年1月31日,朱佩雯則寫著:

殘障太極拳 造福輪椅人,楊東興夫婦發起推廣健身、自衛效果受肯定。2000年7月8至12日,臺北市體育會太極拳委員會主辦坐椅太極拳研習會。此時的師資乃由中山國小太極拳隊往外擴散。

北京示範表演與各基因病協會交流

2000年,9月8日參加北京國際武術比賽,以坐椅太極拳參加表演。楊東興夫夫婦曾送北京體育學院院長輪椅太極拳的著作與影片,因此北京也開始推廣輪椅太極拳。2000年11月5日,臺北市體育會太極拳委員會主辦中正杯太極拳表演賽,振興隊去表演輪椅太極拳。地點應是在大同區公所的大禮堂。2000年11月25日,第五屆中華杯太極拳國際錦標賽,振興隊表演輪椅太極拳與太極劍,此時已增加了太極劍。

練高架式太極拳或輪椅太極拳也許可延緩基因病的發生,因此開啟了與其他各種基因病協會的交流。自2001年開始輪椅太極拳開始,與其他各種基因病可能導致的身心障礙的各種協會接觸,而不是限於原有的太極拳界,尤其是臺北市體育會太極拳委員會主辦的活動。或許從預防醫學的角度觀之,有基因病遺傳的成員縱然病情仍未發作,但若先練高架式太極拳或輪椅太極拳也許可延緩基因病的延後發生。

2001年10月20日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者聯合會在新竹指導舒筋法、輪椅太極拳。2002年3月2日,中華民國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會員大會,會友與振興隊成員一起研練輪椅太極拳與「健康十巧」等。健康十巧是振興復建中心為身心障礙者所編,是手部活動,楊東興夫婦也透過學生學會此種運動,並推廣給非身心障礙者,最其滿即筆者有時也在捷運車上作上述十巧。

當時文字媒體曾如此報導:

輪椅太極 找回元氣

楊師父獨創拳法 小腦萎縮症患者受益良多。黃庭郁/臺北報導。聯合晚報 民國91年3月3日第五版

 

練太極 企鵝家族 不停止擺動

小腦萎縮症病患找回春天

王小弟:姐姐練了後,晚上睡得好

鄭先生:我已可自己走路。聯合晚報,民國91年3月3日第五版,記者謝蕙蓮/臺北報導

 

企鵝家族 打太極拳走出悲情

小腦萎縮症患者 勇敢與病魔抗戰。民生報91年3月4日。【記者楊美珍/報導】

 

企鵝家族  太極練功強身

小腦萎縮症患者不畏肢障 擁抱人群 關懷罕病八日開唱。中央日報91年3月4日 第八版。【黃妙雲/臺北訊】

 

企鵝家族 奮力搖擺向前

朱家姊妹催生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自由時報 91年3月4日 37版。【記者/洪素卿】

 

小腦萎縮症 是否有區域性?

病患期望政府 展開大規模鄉野調查。民生報 91年3月4日 A7。【記者楊美珍 /報導】

 

小腦萎縮  企鵝病友 坐輪椅舞太極

他們手不能舉高或搖搖抖抖 仍努力按電動輪椅變換隊形 舞出強勁生命力。中時晚報,吳慧芬/臺北報導

2002年8月26日,楊東興夫婦參加由老人基金會所主辦在中山足球場舉行的銀髮運動研習會,楊東興夫婦等老師與振興隊表演舒筋法、輪椅太極拳。老人運動會 樂在健身。中國時報 91年8月26日。王超群/臺北報導

2002年9月14日楊東興夫婦等老師與振興隊在基隆協助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者聯合會舉辦的輪椅太極拳講習會。

2002年10月5日楊東興夫婦參加臺北縣社會局舉辦的重陽老人照顧服務嘉年華會,於中和國父紀念館設攤位推廣輪椅太極拳受各界好評。

中國時報91年10月9日指出。輪椅太極 坐著練功。黃天如/臺北縣報導。

《人間福報》第六版【寰宇人事】,於民國91年10月22日刊載楊東興的研究輪椅太極拳。

由於輪椅太極拳有陣子都只提楊東興,後來我在教育部的社教個人獎的文章中都改成楊東興夫婦,甚至本文也是如此。很可能是父母親合作無間,導致人間電視臺除了想拍太極拳活動外,又訪問父母親製作幸福家庭專題。剛好我也在家,就順便接受訪問。一開頭我提到有共同樂趣或志趣是幸福的基礎,但家庭的共同樂趣也須要充實創新,一如父母親的太極拳班或輪椅太極拳隊教材的不斷充實創新,才更能使人更在活到老學到老的創新學習所產生的快樂中,久留於同一社團中。影片即移到中山國校的太極拳隊的各種表演。

由於我媽媽語言表達能力強,其後人間電視臺有現代醫療節目有找我媽媽,當我媽提到我家自四十多前,即採用家庭醫生的習慣,由於當時臺灣才開始推廣家庭醫師制度。因此主持人或醫界人士還說我媽媽很前衛。他們大概不知道我媽媽的爸爸即臺灣史上第一家私人綜合醫院的創始人,醫療史上與歌謠史上著名鴉片戒治專家、別號歌人醫生的林清月。

全國運動會開幕表演

2002年10月28日第一次參加全國運動會,率身心障礙者表演輪椅太極拳。

2003年4月13日參加臺北市體育會太極拳委員會主辦的青年盃太極拳,表演輪椅太極拳。

2003年9月7日起,中國時報記者喬慧玲則深入訪談振興對多位成員與楊東興而專題報導輪椅太極拳的發展與成員的身心感受,後者筆者將於後文再述。此處僅錄下標題:

輪椅上打太極 強身開心房

舉手學吐納 挺脊練運氣 一群身心障礙者找回人生希望 也找到朋友。

輪椅上打太極 強身開心房。

六旬授太極 老翁成宗師。周日萬象。喬慧玲

美國與拉丁美洲「身心障礙學會理事長」來訪並搜集資料

2003年,美國身心障礙學會理事長Mr. Kent Waldrep訪問長庚醫院,他曾是美式足球的球星,但有次比賽,受傷了,也成了「身心障礙」的族群,長庚邀楊東興前往致贈「輪椅太極拳」的錄影帶及書籍。

2003年,父母親等推廣輪椅太極拳的人與美國身心障礙協會理事長Mr. Kent Waldrep合影於林口長庚醫院。此理事長以前是美式足球球星,但比賽受傷。

2005年,拉丁美洲身心障礙學會理事長來訪。

2003年10月12日,臺北市肢體殘障(已改成『身心障礙』)運動協會、臺北市體育會太極拳委員會於臺北市中山區市民運動中心舉辦第一屆臺北市身心障礙者輪椅太極拳錦標賽。

2004年6月26日,臺北市肢體殘障運動協會、臺北市體育會太極拳委員會於臺北市中山區市民運動中心舉辦輪椅太極拳、太極劍、教練講習會。

2004年11月28日,中正紀念堂、慈暉文教基金會所舉辦全國身心障礙者博覽會嘉年華會,設攤推廣及表演輪椅太極拳。

2004年5月15日,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國小運動會表演輪椅太極拳。觀賞人數至少三千多人。

2005年5月1日,臺北市中山區市民運動中心、臺北市身心障礙輪椅太極拳、短棍研習會。此時教材增添短棍。

2005年9月3日,臺北市體育會太極拳委員會主辦中正杯太極拳表演賽,振興隊去表演輪椅太極拳。

2005年10月8日,臺北市小巨蛋開幕,臺北市體育會太極拳委員會一齊表演輪椅太極拳。

2005年11月19日,臺北市肢體殘障運動協會、臺北市體育會太極拳委員會於臺北市中山區市民運動中心舉辦第二屆身心障礙者輪椅太極拳表演賽。比賽內容包含輪椅太極拳二十四式、舒筋健身法、太極劍、棍、扇。

世界氣喘醫學會年會與輪椅太極拳

2006年4月30日,世界氣喘醫學會年會,在臺北市中山北路的馬偕醫院召開。由於主辦人是徐醫師馬偕氣喘科主任兼會長,但徐醫師由於自己也是小兒麻痺,這也是一種因緣和合,所以對輪椅太極拳,也很有興趣。並從其中挑選了「數個招式」,認為其對氣喘病症的治療相當有幫助,因此,4月30日在臺北市信意區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香堤大道參加臺北市衛生局臺灣氣喘衛教學會主辦2006年世界氣喘月活動,邀請楊東興夫婦及振興隊介紹及示範教學上述招式。並將上述招式定名為太極拳氣喘健身操。這些招式如下:(一)站樁、(二)雲手、(三)斜飛式等。當然,必須配合吐納(即腹式吸氣、吐氣或稱為丹田呼吸),才會有效。

若追溯到日本時代的臺灣醫療史,則林淑貞的父親林清月醫師除了戒治鴉片癮者聞名外,也是著名的氣喘病專家,其藥方與戒治鴉片有近似性。但更特別的是林清月認為平時念唱歌謠也能治療氣喘病。因此去林清月家的病人,有時在等待時,也會唱唱歌謠。

同時楊東興夫婦的幼兒也是遺傳工程的醫學博士楊淵也介紹表演益氣六字訣健康操。此乃由楊淵與簡秀雄醫師兼臺大醫學院副教授負責編輯,其後也列入臺北市肢體殘障運動協會總幹事王挽華所編的《輪椅太極拳學習手冊》。

另外,楊東興的小兒子也介紹透過不同姿勢,由丹田呼吸方式去所發出的不同頻率的聲音,有助於肺、心、肝的保養。此即益氣六字訣

2006年4月30日,振興隊在北投體育館,由臺北市體育會太極拳委員會舉辦的青年太極拳錦標賽中,表演輪椅太極拳。

2006年6月18日,臺北市中山區市民運動中心舉辦第三屆身心障礙者輪椅太極拳表演賽。

2006年,學員安亞慶設立輪椅太極拳的網頁或部落格,安先生目前服務於榮總。

世界輪椅運動會與輪椅太極拳十週年紀念

2006年10 月,為了慶祝推廣輪椅太極拳十週年紀念,臺北市身心障礙運動協會理事長武而謨、總幹事王挽華乃將上述多樣性的教材編了《輪椅太極拳學習手冊》。

2007年世界輪椅暨截肢者運動會於10月11日在臺北揭幕,共有來自44國、近九百位隊職選手參賽,11日晚間六時於臺大綜合體育館舉行的開幕典禮中,輪椅太極拳也是表演項目之一。

2008年5月,臺南地區透過輪椅太極拳網站,希望寄資料給他們,以便推廣。

2009年11月24日,參加一年一度的臺北市體育會太極拳委員會舉辦的中正盃太極拳錦標賽。

2009年,由於振興醫院改建完成,振興輪椅太極拳隊,原來的空間已改成其他醫療功能。因此就改到臺北市長安西路舊市政府,即今之當代美術館旁的   繼續發展。因此曾想將「振興隊」改名為為「東興隊」,但楊東興覺得不妥。

2010年3月,臺大電機系博士,同為成員之一 的輔仁大學助理教授沈鼎嵐,由於從打練拳過程中體會到許多以前未有的身心感受,曾在輔大電子報寫了一篇介紹楊東興與輪椅太極拳的文章。其後又於2010 年將影片上網於Goole的YouTube如此全世界有需求的人都可看見或學習。

但若只是教「拳」,學習者每週都打一樣的招式,也會日益平淡,因此,中山國小太極拳隊除了原有的體育會的太極拳六十四式外,也透過楊楊氏夫婦與各個成員去外面學習各種刀劍棍扇、推手、散手。也不限於太極武功系列,還包含形意拳、扇子舞、舞臺劍之金龍劍、八極拳、滿江紅之拳、甚至章派、陳派與日後的奧運二十四式等各種太極拳。有時乾脆直接找名師到中山國小來教自己不會的武術。但也始終每二日必練核心拳術體育會之六十四式太極拳。這種教材不斷創新、日益豐富的學習精神,也推廣到以振興隊為主的輪椅太極拳。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