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與相關武藝的養生效果

文:楊士毅 教授|圖:楊士毅臉書提供

輪椅太極拳創始人楊東興夫婦及筆者學太極拳的經過與心得

者在上兩篇專文主要是描述坐式或輪椅太極拳的開展。這篇是立式太極拳。後者要注意膝蓋因素。本文共分兩部分:一部分是輪椅太極拳創編者家父楊東興、家母楊林淑貞學習及義務教學五十多年的歷程,此部分乃由父親口述,筆者整理成文字,或許可提供學拳者的參考。父親由於三十多歳時,胃出血而動手術,身體虛弱,後來學了鬆筋法及太極拳,身體逐漸健康,故發心義務推廣太極拳,七十多歲又編創輪椅太極或坐式太極,並與友人推廣之。八十多歲仍一個人搭長庚醫院專車去龜山分院教輪椅太極。另一部分是筆者學習太極拳等武藝三十多年的心得,提供給大家參考。

太極拳簡介

太極拳可分大多數人打的「健身太極拳」(也有人稱為「太極操」、及少數人打的「功夫太極拳」。依照高低架式,可分為低架式丶中架式及高架式(又稱大架式)。依招式多寡又可分為133式、108式、81式丶64式丶37式、24式、13式等等。

但即使都是64式,也因編創者不同,而產生差異,例如:徐逢元、范枝全老師的六十四式,就與章文明老師新編的左、右對稱的六十四式不同。

由上述,可看出:愈古老丶愈傳統則招式多且偏低架式,除了健身外,是偏重功夫或武藝的訓練。但隨著學習的方便性、大眾化、及工商社會時間的緊促性,招式數量愈減少,並編重健身性。
依傳統流派則可分陳派、楊派、郝派……等。臺灣最多人學的是楊派。但即使都是楊派,隨著不同編創者,也都有差異,但無論那一派,都對健身很有幫助。學多派,固然可充實人生,但年紀大時,也容易混淆;故對大多數人專精任何一派就足以健身了。

鬆筋法

由於太極拳強調以柔剋剛、借力使力,故大多數門派在打太極拳之前皆有使筋骨柔軟的熱身運動。例如:徐逢元編創的楊派六十四式的鬆筋法、郝派的「天工」、陳派家傳鬆筋六式……等等。

輪椅太極拳創始者楊東興、楊林淑貞夫婦則是在三十多歲時,在臺北市圓山山頂學張俊峰的鬆筋法,這是節奏、速度相當慢且配合深度腹式呼吸(或稱為丹田呼吸)的柔軟操,故時間較久。這套確實可使身體非常柔軟化,不等同前述較短時間的熟身運動。家父與家母除了早期有練張俊峰的柔軟操,也都有練上述提到的各種舒筋模式,故年紀大時,筋骨仍非常柔軟。

1989年,家父楊東興78歲時在新生公園,表演昆吾劍,但仍可看出家父身體仍然非常柔軟與低架式。但由於這個招式較難作,因此為了大眾化,往往簡化或採高架式,可避免運動傷害,亦即不可勉強去作。此套劍術傳承自傅淑雲老師(1936年,柏林奧運,國術代表團的表演成員之一)。

1989年,家父楊東興78歲時在新生公園,表演昆吾劍,這個招式較難作。因此為了大眾化,往往簡化或採高架式,可避免運動傷害,亦即不可勉強去作。此套劍術傳承自傅淑雲老師(1936年,柏林奧運,國術代表團的表演成員之一)。

2022年2月7日,早上11點40分,老母楊林淑貞,由於三十多歳時,有練軟骨功及打太極拳,故98或97歲時,筋骨仍相當柔軟,前彎時,雙手仍可觸地,而不只是指尖。

202200208,早上11點40分,老母楊林淑貞,由於三十多歳時,有練軟骨功及打太極拳,故98或97歲時,筋骨仍軟。

輪椅太極拳創始人楊東興夫婦學太極拳的經過與心得

民國四十九年,楊東興當時三十八歲,有一天早上,從圓山練完體操回來途中,偶然遇到日本時代在中野紅茶會社服務時的同事兼好友王兩賢先生,他勸楊老師學習太極拳的站樁及放鬆身體的體操,因為學習這些運動,對身體健康非常有幫助。當時他很熱心,又怕楊東興不能持續運動下去。因此,在第一星期的每天早上五點三十分即陪同前往圓山的山頂練拳(這個地方目前已列為軍事管制)。這就是楊東興學習太極拳的出發點,至今還非常感謝他、懷念他。

當時所有運動的伙伴約有十位。有議員、建築商、開米店的、里長、先生、太太⋯⋯等。練習時間是每天早上六點至八點,指導者是張先生 ,他的腰與腿確實很柔軟,當他彎腰時,嘴可以接觸到腳的拇指。太極拳的站樁及舒筋體操實在不錯,三個月後筋骨比以前柔軟多了。晚間熟睡,食量增加。每天早上,先將小孩的西式早餐及中午的便當準備好 ,夫婦就一齊去運動,互相勉勵,認真學習,六個月後,腰酸都消除了。而且上班時精神更加飽滿。

半年後經朋友介紹參加周慶順老師的四季會,在圓山松柏村(現在列入圓山大飯店的管制區),每天早上七點開始學習、天干、形意拳、五行連環拳、郝派太極拳一Ο八式。星期日張俊峰老師來指導我們,這一群大約有十幾位。當時打拳一切都是老師口授的,一切都聽老師的指導。偶而到書店買太極拳的書,但是架式及說明仍不太相同。每日活動活動,但求身體健康,精神愉決,就感到非常滿足了。這個四季會一直到今天仍然繼續存在並按期聚餐。

民國六十年,第七屆台北市太極拳委員會主委游俊成先生創辦圓山仁愛早操會,聘請周慶順區長為老師,免費教授郝派太極拳,當時加入該會時,就擔任助教,幫助周老師教練太極拳、九州棍、太極劍。
民國四十八年至六十八年。整整二十年楊東興夫婦兩人就在圓山渡過健康美好的早晨。每逢小孩放假日,全家就一齊到圓山運動,順便繞整個山頭。這一段學習太極拳的日子是奠定日後學習其他不同派或不同類型的拳術,刀劍與靜坐等功夫的基礎,但更重要的是,使楊東興的身體更健康。

大稻埕中藥商會理事長游俊戓及周慶順區長所創辦的圓山仁愛早操場。照片為筆者父母親在表演九州棍。1979,圓山

民國六十八年,為響應政府推展全民運動,台北市太極拳委員會自二月開始,在新公園由當時的副主委范枝全(後任第五、六屆主委)教授主委徐逢元編的楊派六十四式太極拳。

楊東興即由中山區太極拳委員會周慶順主委推薦,代表中山區去參加。夫妻兩人及邱千鶴女士每天早上七點鐘即到新公園去學習那不同於郝派的楊派太極。由於有主委徐逢元老師編的教材可供參閱,故學習起來較容易。

民國六十八年,楊東興又參加該會舉辦的太極拳教練班。這是范枝全主委在徐老師出國後第一次舉辦的,以後即每年舉辦一次。前任蔡總幹事水盛、郭自評組長、林嘉茂、邱千鶴與林淑貞,都是這一班的學員。訓練班結束後,仍請范老師繼續指導。

民國六十八年六月,楊東興在中山區中山國小早操場開班教授楊派六十四式太極拳,一面教拳,一面自己練拳。為了提高大家對太極拳的興趣,又另外去新公園向張迎春老師學青龍劍、梅花扇、七星刀,在學會後,即回到中山國校盡力教給學員。如此多樣性的學習更能增加學員們的樂趣及充實多方面的知識與經驗。畢竟各種拳、劍、刀、扇、棍都有其類似的基本原理,可以相互融通。當然其間的差異性,更是在學習時,特別要注意的。

在中山國小開班四週年紀念時,在中山操場運動的朋友們一齊舉辦了一場相當規模的三小時餘的運動表演,除了太極拳、劍、刀、扇,另外也有瑜咖、土風舞、狄斯可,節目非常豐富。不久,河濱公園、五常國小、新生公園、行政院也相繼成立太極拳班。俗謂教學相長,在教拳的過程中,更能發現學習過程中所末注意到的細節,而使拳術更精緻,換言之,教拳事實上也是在精益求精的學拳。

民國七十年七月起至七十四年間楊東興夫婦又向傅淑雲老師學習太極刀、滿江紅拳、太極劍、三合劍、形意劍、昆吾劍等。 民國七十三年,楊氏夫婦開始學太極拳協會章文明老師主編的太極拳六十四式及楊門太極刀、太極劍、太極短棍、太極八卦連環腿、太極連環捶、楊門太極拳新架八十一式、十步散手⋯⋯等。都是跟章文明老師學的。受益非常良多。

楊東興回憶這四十多年來,每天早上幾乎風雨無阻,和楊林淑貞從圓山的山頂、松柏早操場、仁愛早操場、中山國校、河濱公園、五常國校、新生公園、行政院等太極拳訓練場,不斷的練拳、教拳及推展太極拳運動。

1988年雙十國慶,臺北市體育會太極拳委會,共一千多人於總統府廣場表演徐逢元、范枝全編的六十四式太極拳,節目名稱「我武維揚」。為了整齊,錄音帶都有一、二、三的口令。大多數人都先在臺北市中山國小預演。我當時身上掛了好多種工作牌子,方便行動。影片由新聞局傳送到世界許多地方,以彰顯臺灣的部分特色。掌旗三人:中間即游俊成、右一:胡大哥。

三十多年前,曾為了胃腸病及感冒每天打針吃藥,當時身體非常衰弱,如今已達八十歲年紀,卻很少吃藥,體力也比四十幾年前更健壯,這些都是學習太極拳所帶來的好處。

太極拳有楊派、陳派、郝派、吳派⋯⋯等,依招式的數目又可分二十四式、三十七式、六十四式、八十一式、一0八式與一三三式‥.等; 亦分高、中低架‥ 等。打法亦有不同之處。但是從不批評何種拳比較好,因為每一派都有它的優點與特性,而且對身體健康都有幫助。依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拳亦無所為,最重要的是要跟肯指導我們的資深老師學習,如此進步才會比較快。

太極拳注重意念,氣與姿勢(架式正確),其次太極拳是講求柔美的藝術,但柔並不等於軟。學習楊家太極拳的要訣就如章文明老師所說的:九個字(一)敬、(二)靜、(三)定、(四)慢、(五)勻、(六)柔、(七)圓、(八)鬆、(九)整;以及十個要領:(一)虛靈頂勁、(二)含胸拔背、(三)鬆腰坐跨、(四)虛實分明、(五)沉肩墜肘、(六)用意不用力、(七)上下相隨、(八)內外相合、(九)綿綿不斷、(十)動中求靜。

以上說起來很簡單,但是若要確實做到完全正確,則實在不容易。如果有良師的指導,每天定時定量的演練及抽出時間多靜坐並注意飲食起居,每天心神愉快,保持健康,養成有恆心且堅忍不拔的精神,相信拳技自然精進,萬一遇到緊急狀況,應當肯能夠自衛或形成反射動作自然保護自己。

筆者學習武術的心得

(一)太極拳「重意不重形」且「以意導氣」或「意到氣到」是其基本精神。我記得,有次,當父母親助教,有位學員問我:「起勢的動作,當雙手從平肩放下來到幾度,才可進入下一式?」他一問,我也答不出來幾度。其實最重要的是:你順乎自然的下垂到要圓熟的接下一式,此時的角度即是適合你自己的角度。同時意念、意志力又將氣導至雙手。 但雙手往上舉時,是用意志力或意念由雙肩帶動雙手往上緩緩上升,而不是用手腕與手肘去拉升,如此才會產生輕飃飃的感覺。更重要的是:若練法正確,你的雙手會感覺氣血循環通暢,而使你覺得似乎「麻麻的」。用生物物理解釋,「氣就是電子流」。「氣通」就是體內電子流不會短路,電子流流動,自然而然會「麻麻的」。專心化的意念專注於手指頭,氣或電子流就流到手指頭。此即「重意不重形」、「以意導氣」「意到氣到」的涵義之一。日常語言中,「意氣」的連用詞,即藴含「意即氣」「氣即意」,此「即」的意義,即佛學「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即」的哲學涵意義很多,「等同」是過於簡化的解釋。在太極拳中,以意導氣、意到氣到,即是「意即氣」「氣即意」的多重涵義之一部分。

(二)最好大略了解此「形」或此「動作」的意義與作用。如此比較容易記。尢其防禦或攻擊意義,例如:防守對手由何方來的攻擊,或進攻對方那一部分。這樣比較好記且「形」就隨對手身材高低而有變化,故不用像考試標準答案一様,一定是多高多低到那個角度或那個「形」。另外,進攻時,是吐氣;防禦時,是吸氣。

2020年,家母楊林淑貞96歲時,在新生公園,講解太極拳招式的用法與意義。這位早期編採科學生說:「了解用法,比較好記!」解釋意義需要具體化的行動示範。但需注意安全性。

(三)左轉、右轉的動作,例如「雲手」,都是「腰先轉,來帶動身體與手的轉變」。亦即「並不是手先轉到左邊、右邊。同様的,前進與後退的「倒攆喉」,也是腰先去轉,同時帶動手部,以便跟隨腰的轉動,而不是手在帶動身體的前近或後退。總之,「腰轉身或手才轉」。其次,有雙腳移動位置時,是身體重心在移動,繼而帶動腳的移動,而不是腳直接伸出去的移動。

(四)當腳成弓步或三七步時,切記:膝蓋彎曲絕不可超過腳部的腳趾。否則易傷膝蓋。筆者為了學低架式,常不注意就超過,累積十多年,在五十歲那年,膝蓋就產生退化性關節炎,在臺北長庚復健科治療了八個月。好在當時的復健科主任年輕時,在香港學習過詠春拳,他手掌還留有練拳的痕跡,加上,他在會院內會議堅持輪椅太極拳一定有效果,故家父在龜山分院教輪椅太極拳,故與家父熟識,他曾跟我説:「你爸爸真熱心,八十多歲,仍去龜山教身心障礙的人!」若年紀大,才學拳,其實打中、高架式比較不會運動傷害。

父親八十歲仍在長庚龜山分院教輪椅太極。長庚醫院送給父親的扁額。

(五)依我的感覺,若時間有限,就只練「起勢」、「掤」、「屨」、「擊」、「按」、「單鞭」、「雲手」、「倒攆喉」、「斜飛式」、「白鶴亮翅」、「合太極」等即可。其中的「雲手」與「按」是重中之重。

(六)范枝全老師兼臺北市體育會太極拳委員會主委時,可能由於其有練內功與氣功與修密教,其在中山國小教我們打拳時,頭頂常會冒黑煙。范老師後來決定歸銥華嚴宗,而剃度,目前在竹子湖興佛寺修行。作為輪椅太極拳基礎的體育會六十四式主要是他教楊東興夫婦。換言之,輪椅太極拳與他的教學活動當有因緣。
1982前後,筆者練不同門派太極拳及靜坐等,約二小時後,全身突然湧出白煙,包含頭部、肩膀⋯等,是一股、一股熱流及熱氣白煙湧出,不同於一般運動的鬆散的水蒸氣。且股股白煙會穿透衣服。可惜照片沒照出來。可能是體能、定力的顛峰狀態。以後就不再出現了。冒白煙,找人照相,離開停止丹田呼吸,又回來練功,就只照出流汗。一般打籃球在冬天頭上也會冒鬆鬆的白煙,但由內家拳是一股一股湧出,不一樣。

1982前後,此次練不同門派太極拳及靜坐等,約二小時後,全身突然湧出白煙,包含頭部、肩膀⋯等,是一股、一股熱流及熱氣白煙湧出,不同於一般運動的鬆散的水蒸氣。且股股白煙會穿透衣服。可惜照片沒照出來。可能是體能、定力的顛峰狀態。以後就不再出現了。冒白煙,找人照相,離開停止丹田呼吸,又回來練功,就只照出流汗。一般打籃球在冬天頭上也會冒鬆鬆的白煙,但由內家拳是一股一股湧出,不一樣。

(七)不要打完內家拳(如太極拳),就立即練外丹功或外家拳,這兩者極可能氣的流動方式不太相同。或許休息或調息一陣子,再練較佳。

(八)為了人生的樂趣,可學相關的刀、劍、長短棍、扇舞等或其他拳。但可選擇喜歡的一套持續性練圓熟些。

(九)若追求藝術美感與個人表演,則舞台劍是很有趣的,而且招式名稱也很美,例如:「蜻蜓點水」、「燕子翻身」等。雖然有些非常內行的劍術專家,認為舞台劍,有時會「傷自己」。不過,好玩、有趣就好了。

(十)八極拳配「藍藍的天,白白的雲、藍天白雲……走向大自然」的音樂,搭配的很適切且很有精神。

曹連舫老師的劈拳(形意拳)、太極拳

上述流派中,比較特別的是:曹連舫老師在立法院長期教133式且低架式的功夫太極拳。底下是筆者與父母親聊天時,所瞭解的情況。曹先生的門生,大多是相當年輕時,即非常紥實的學習形意拳,然後才學133式低架式功夫太極拳。我與弟弟也曾想學,但低架式太吃力了,後來就放棄了。

父母親與武術前輩合照,左二,曹老師,教形意拳劈拳、及133式楊派太極拳。右二是黃師爺,教八極拳。

曹老師要求在正式學太極拳,必須先學劈拳(形意拳)五招式。每個人的進度,依個人狀況,由曹先生決定,有時第一招式就練好幾個月,才進入第二招式。等練完五招式,曹先生也認可,才續打低架式太極拳,這樣的學習過程比較有效,也真的是「因材施教」。

家父由於年紀已大,故曹先生希望與父母親成為朋友關係,而不希望是傳統的拜師學藝的師生關係,因為如此的言談交往,就比較率性自由、不拘形式。

筆者也透過父母親及其門弟子的講解,練了二招劈拳與幾招133式中的少數幾招,這些招式相當不同於徐逢元、鄭曼青先生的招式。
底下,是我碰到或知道的故事。

(一)有一位楊東興夫婦認識的日本年輕人,他在醫院工作。他常將假期累積到兩週,然後來台灣學武術。而且常去臺北市中山國小交流,因為這裏的成員都會日文。

由於他在日本有好的基礎訓練,後來去與曹老師學太極拳,由於非常的用功,很快就學成。曹老師的師徒制的師父在日所出版的太極拳源流考的相關著作中曾被列入,因此上述日本年輕人來台向他拜師學習且非常非常認真,也是很正常的。

(二)三十多歲時,有一次,在新生公園隨便比畫形意拳,突然有位完全不認識的高手看到了,就迎面跟我說:「少年仔,練武功呵!」然後,他將他的手放在我的額頭,我驚覺到他的手竟然好像鐵板一樣剛硬,當時心想,若他再用力按一下,我大概就受傷了。在他離開時,特別提醒我:「同一個動作不要停太久。」我突然悟了,沒想到,他一眼即看出我多年的「壞習慣」,而我以前還以為是「苦練」。其實是錯誤的。依今日復健科醫師的建議:「年紀大了,要變化姿勢,同一姿勢不要持續太久。」太極拳的精神是連綿不斷,隨時在動態平衡的運作中,由於身體重心持續在變,故由體重、重力產生向下壓腳與膝蓋的壓力點,一直在變動中,故正常狀態,是不會黏著於同一姿勢,故可能出問題的,仍是前面所提到的膝蓋超過腳尖所造成的運動傷害。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