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胎掐絲琺瑯彩 景泰藍在古董藝術市場上異軍突起

清乾隆 掐絲琺瑯勾蓮紋瑞獸一對《乾隆年製》楷書銘款。

獨家報導文、圖:林嘉瑞

泰藍,學術上正式名稱是銅胎掐絲琺瑯,是一種將各種顏色的琺瑯附在銅胎或是青銅胎上,燒製而成的瑰麗多彩的工藝美術品,最早的文字記載出現在元朝。因其是在中國明朝景泰年間興盛起來,因此命名為景泰琺瑯或是景泰琅。後來又因多用寶石藍、孔雀藍色釉作為底襯色,而且「琅」的發音近似「藍」,最後演變成「景泰藍」這個名字。後來這個名字廣泛的包括所有的銅胎掐絲琺瑯。

清乾隆掐絲琺太平有象尊一對

精美的景泰藍製品必須是色彩潤澤鮮明,胎骨厚重堅實,掐絲整齊勻稱以及鍍金燦爛光亮。景泰藍的釉料非常多種,不過最常用的還是天藍(淡藍色)、寶藍(青金石色)、紅(雞血色)、淺綠(草綠色)、深綠(菜玉色,有半透明感)、白(車渠色)、葡萄紫(有玻璃質感的紫晶色)、紫紅(玫瑰色)、翠藍(介於天藍和寶藍之間,色澤亮麗)這幾種顏色。

 

將一種玻璃質的釉附著在金屬器表面所成的工藝品稱為琺瑯,這種製作的技法,最初是從國外傳入,其製造的原理及釉藥的調配與瓷器近似;也就是說,調製這些釉藥,主要都是以石英、長石等原料,燒結成矽酸鹽類等物質,只因胎體材質的不同,需要調整溶媒的種類與劑量,使釉藥的膨脹係數比胎質的小,同時熔點要比胎質的低,如此才可完整地附著在器表,以增添器皿的美觀。

清乾隆掐絲琺瑯孔雀蓋爐一對。

琺瑯在明清時期有種種不同的名稱,現代則以製作技法分為掐絲、內填(鏨胎)與畫琺瑯三類。掐絲琺瑯為三種技法中最早發明者。製法是先將銅絲盤出花紋,黏固在胎上,而後填施各色琺瑯釉料在花紋框格內、外,入窯烘燒,如此重複數次,待器表覆蓋的釉層至適當厚度,再經打磨、鍍金等手續始成。內填琺瑯器的製法與掐絲琺瑯相似,唯器表的紋飾是採鏨刻、敲壓或腐蝕等技法造成,由於填燒的釉層有厚薄的不同而呈多種形態;另一類則在胎上精雕細琢出美麗的錦地及紋飾,再填燒各色透明釉,除了能使釉藥更堅固地附著在胎面外,透明的釉色與花紋、錦地、胎色相映,倍增美觀。畫琺瑯是先將金屬胎內外燒上一層不透明釉作底,再依設計圖樣在底釉上塗飾面釉及繪畫紋飾,然後入窯烘燒即成。

掐絲琺瑯於元代晚期傳入中國,西元1387年《格古要論》中已略述及其製法;西元1456年《增補格古要論》則對景泰時期內府所作的掐絲琺瑯,已給予「細潤可愛」的評價;但遲至晚明,景泰年製的掐絲琺瑯才真正引起文人重視與仕宦商賈的喜愛而爭購珍藏,此或為真正的景泰款文物不多的主因。展品中的景泰款掐絲琺瑯番蓮盒,花瓣豐滿、胎體重而釉層厚,以藍色地,最為溫潤雅致;故自19世紀以來,「景泰藍」便成為掐絲琺瑯的代名詞。

清康熙 掐絲琺瑯胡人燭臺一對

清康熙前期大致在延續晚明琺瑯的製作,後期因專注於畫琺瑯的研製而忽略了掐絲琺瑯,以致傳世的文物不多;雍正朝更是除了一件精美無比的豆型器外,連同內填琺瑯都交了白卷;乾隆朝掐絲琺瑯的製作,大約於中、後期達到巔峰,至晚期衰落;其技法精進,器型眾夥,色釉品類多而純淨,掐絲細緻而流暢,但由於釉層淺薄,減弱了早期文物那種溫潤的質感。內填與畫琺瑯於清初經海舶傳入廣州,並就地仿效燒製,宮內作坊至遲於康熙30年已試燒成功,至晚期技術方臻完美,釉色亮麗,紋飾以寫生或圖案花卉為主,奠定18世紀畫琺瑯工藝輝煌成就的基礎。

黑釉啟用於康熙時期,至雍正朝燒製技術成熟並盛行,花卉與鳥鵲搭配是當時常見的紋飾。乾隆朝器物的紋飾出現我國傳統與西洋的仕女和課子圖、及西洋建築等畫面是一時代特徵。清宮琺瑯器的應用,除了陳列於宮殿廟堂外,於正式膳宴中,也唯獨皇帝才可使用,其地位之尊,在各色瓷器之上;在製作方面,這項來自外國的工藝,融入國人陶瓷工藝的技巧,大有青出於藍勝於藍的成就。

香港佳士得拍賣公司在今年春拍舉行的「華彩熠然—文德爾伉儷珍藏掐絲琺瑯器」專場拍賣取得6,527萬港元(841萬美元)的總成交額,超過拍前估價,成交率達91%,76%的成交拍品價格高於其最高估價,是國際拍賣行在亞洲舉行的首次單一藏家掐絲琺瑯專場拍賣。

清十七十八世紀 掐絲琺瑯英雄合巹盃

拍賣佳績亦鞏固了佳士得在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類別及單一藏家專場拍賣的市場領導地位。其中最令人矚目的當屬一對清乾隆時期的掐絲琺瑯太平有象尊,傳曾為英國前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舊藏,後相繼至希臘船王奧納西斯(Aristotle Onasis)及美籍希臘歌劇女高音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is)手中。該單一私人收藏鮮見於市場,為藏家們提供了難得的收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