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輝建立人神溝通橋梁 三代祖傳地下錢莊

獨家報導文:劉至冠|圖:林衍億

竹南的金色中港,曾經孕育出全台最大的金銀紙產業。其中,三代祖傳的陳協和金紙行為當中最大的生產工廠。老闆陳坤輝經歷金紙業的興起與消退,看盡地方的繁華與沒落,如今堅持以手工製造金銀紙,並與在地藝術文化結合,使這個人與神的溝通橋樑,可以長久的延續下去。

天地、畏鬼神是中華民族流傳已久的信仰,我們從小跟著長輩燒香拜拜並且焚燒金銀紙,早已行之有年,卻很少探究與金銀紙相關的傳說與故事。發展金紙產業將近百年歷史的苗栗縣竹南鎮,堪稱仙界的中央銀行。過去風光歲月時,每天一卡車一卡車的運出仙界鈔票,使得當時的竹南鎮中港里博得了「金色中港」美稱。家傳三代的陳協和金紙行掌門人陳坤輝笑著說:「我開地下錢莊啦,從早到晚都在印鈔票。」

金紙圖章,也是陳坤輝親手製作的古董。

循著不太好找的竹南市區小徑,在詢問了多位居民之後,最後在不起眼的角落找到我們的目的地-陳協和金紙行。三合院中就著冬陽曬金紙,陳坤輝感激的說:「完全是老天爺給竹南穩定的好天氣,使我們能靠陽光曬金紙,才讓這個村莊靠金紙產業得以謀生將近百年。」陳協和金紙店的紙來自嘉義,為了讓金紙燒出嫋嫋白煙而非黑煙,陳坤輝對紙質相當講究,他指出,我們用兩年內生產的新紙,紙燒起來的煙就真的比較漂亮。

手工金紙如今已成為台灣文化的一部分。

兩次的興盛 金紙業成就陳坤輝家族

今年七十二歲的陳坤輝回憶道,民國二十八年日本殖民期間,由於要落實皇民化,禁止竹南金紙產業發展。陳坤輝說:「當時日本警察挨家挨戶的用日本天皇像換繳每個台灣人家中的祖先牌位,為的就是要讓當時的台灣人變成日本人。」只是,後來二次大戰爆發,許多人家的男丁都被徵往南洋去擔任軍伕。因此,家家戶戶一來為了祈求外出的家人平安、也希望戰火不要延燒到自家家園,所以就又開始偷偷的燒起金紙,被打壓的金紙業順勢默默的印著仙界鈔票,讓信徒能捧著金紙跟神明許願。由於產業被禁,又要冒著風險印金紙,當時金紙價格非常好,金紙業莫名的賺了一大筆。

陳坤輝的祖父,在當時也跟著中港地區的鄉民一起偷偷的投入金銀紙的生產行列,開啟陳協和金紙行三代經營的開始。「後來,大伯、二伯接續著祖父的工作卻都不賺錢,直到父親接手才興盛了起來。這就是所謂財富天註定吧!」陳坤輝笑著說。只是,年輕時傷了眼睛的父親,雖然有做金紙的頭腦,卻沒有做金紙的體力。這時,孝順的陳坤輝就從本來做鑄造模型的工作,回家接手「家族企業」。

陳坤輝指著當前工廠隔壁的三合院表示,金銀紙業最好的時候,讓陳坤輝累積財富,買了祖產。只是隨著時光流逝,金銀紙業沒落了好一陣子。直到民國七十六年間,全台瘋大家樂的年代,金銀紙業又興盛了一段短暫的時間。陳坤輝說:「當時每天都有人跑來說神明托夢,要燒五萬、十萬的金紙,甚至有人一次拿出三十萬的現金要購買金銀紙。」當時又讓竹南中港重現繁華的街景。

不捨手工製紙 保留傳統文化

隨著環保議題與產業的外移,大家樂風潮停止後的竹南中港又回歸寂靜。現在僅剩下十來家的家庭工廠仍堅持經營。陳坤輝說,「環保鼓勵人要少燒金紙,那就燒好的金紙。」陳坤輝指出,自家金紙從運來的紙裁切、貼金、貼銀、貼錫、印福祿壽的圖騰或商號,這些步驟都需要大量手工,所以每個金紙店就是一個家庭手工廠,從早到晚每一戶聚集了將近十個婆婆媽媽專注的黏金紙、蓋印章。黏貼好的金紙需要經過一星期天的日曬,這樣糨糊才會完全牢靠,出去的紙也不會變潮濕。

現在,金紙行一年當中最忙的時候有兩次,就是農曆春節和中元節。以手工製作的金銀紙,不但要塗金油、曝曬,還要蓋紅印、再曝曬、裁切與捆綁,製作上比較費工。幸虧,現在金銀紙有了機器裁剪,省了不少力氣,不像以前都靠師傅手工裁切,裁切前師傅還要先摺線,然後用大的柴摃槌來敲打,搭配沒有柄的大斧片(被稱為「斬刀」或「紙刀」),這動作就叫做「開紙」或「斬紙」。

陳協和金紙行曾經風光一時。

事實上,製作金銀紙的過程,看似簡單,其實手續繁瑣,大致可以分為以下步驟:第一階段先裁切紙,再送到外面加工(貼錫箔),再拿回來曬乾。第二階段是蓋金銀,第三階段拿到機台去印紅墨。還沒有蓋印機器之前,蓋印的方法是將模子放在木板工作台上,原料攪在印章上,看距離將紙放上去用菜瓜布刷一刷,拿起來就一張了。印一次就要塗一次原料,蓋印的速度比較慢。現在改用機器後,一分鐘可以蓋印四十五張,看庫存情形,不一定每天都用機器蓋印。用機器蓋印,只用於大小福祿壽金紙,不用來製作其他種類的金銀紙。

環保減碳議題風潮 金紙業尋找轉型

陳坤輝示範當年手工裁紙的情況。

成就金紙業興盛發展的是人性,讓金紙業走向沒落的也是人性,由於臺灣勞工的工資較高,金紙業紛紛出走臺灣,多半跑到印尼去發展。陳坤輝無奈地拿一疊外國做的金紙給大家瞧瞧,其觸感和貼工都沒有陳坤輝的細膩,用機器印刷的壽金更顯得粗糙。陳坤輝歎了一口氣說:「燒給祖先、神明的錢,還是要講究一點比較好吧!」

從爺爺傳承至今,陳協和金銀紙行已經走過七十多個年頭,好奇地問現任老闆陳坤輝:「做那麼多年,會不會想要休息?」他語氣透出些許無奈:「沒辦法,第四代不要接呀!」陳師傅接著說出自己的期望:「希望自己做到不能做為止。這種一家大小都可以製作的行業,如果沒有繼續傳承,就十分可惜。」或許,這個曾經燦爛輝煌的金色中港,已經逐漸褪色,不若昔日的風光,但這裡依舊是金銀紙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