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扶輪社創社社長劉智慈以身行愛 讓每個人都活在有愛世界

獨家報導文:鄭光乾|攝影:彭級鋒

圓桌扶輪社創社長劉智慈推動社會公益,要將愛的訊息傳遞出去,並與社會大眾分享,讓每個人都能存活在有愛的世界裡。

生際遇雖有高低起伏,圓桌扶輪社創社社長劉智慈認為,過錯是暫時的遺憾,而錯過則是永遠的遺憾!不要害怕過錯而錯過;人生歷練中難免會遇到挫折,但遇到挫折要有勇氣去接受挑戰,更要有智慧去處理,尤其失敗是下一次經驗的累積,一次次的累積失敗經驗,路才會走得更好、更平坦。

劉智慈從扶輪社的課程中學到改變自身的力量,也領悟到分享就是付出的開始,助人最終到達的是愛;有了愛與分享,因人際關係而產生磨擦,自然煙消雲散,什麼事都沒有了。

劉智慈說,在職場生涯中經歷過羽毛球教練,也從事過行銷工作,更跟隨過影視大亨楊登魁過著全省跑帶生活,這些工作不是短暫就是沒有未來,也不在原來的生涯規劃中。工作雖然是短暫了,可是卻能從企業老闆的奮鬥史中學到經營理念,以及待人處事的經驗;退休後她除投入扶輪社務外,也推動肯愛花藝設計空間作為公益場所,主要是要將愛的訊息傳遞出去,並與社會大眾分享,將愛傳至各地,讓每個人都能存活在有愛的世界裡。

 

營造以人為主的美感環境

肯愛花藝設計空間,原本是劉智慈另一半的起家厝,每個月租金可收到十五至二十萬,但基於將愛傳出去的理念,毅然地將這塊場所收回來作為傳愛的慈善用地;當時看到一些社區小孩一到晚上到處閒愰,常常會做出一些不好的行為,基於愛的分享理念,決心改正這些錯誤行為,於是將空間移出作為導正社區學生行為與讀書學習的去處。

同時,她也看到擅長舞蹈,尤其是非洲舞的TINA,從北京嫁到台灣的正港台灣媳婦,並已在台灣生根落戶,可是在台灣跳非洲舞根本無法當飯吃,因而燃起給一份工作的念頭,邀請她來主持咖啡店務;再加上作品曾得花藝設計第一名的陽明社友蔡先生義助,這塊上百坪的起家厝空間就在他的巧思設設計下,成為花卉藝術空間。

這裡有上百種的各式植栽、花草、盆栽等,也有台灣珍貴的原生樹種,更有列為國家保護的台灣稀有種苗;由於懂得放手授權,員工相信未來會更好,做得也就更好,原本心中存有一些問題,也就有了解決方式,進而營造出能與人發生互動並產生共鳴的美感環境。

劉智慈強調,其實做事不需要發什麼大願,從小事做起就可以,能以公益作為出發點的行為,內心中就會回想到多久沒有感謝自己的父母、伴侶、老師或是兒時一起成長的兄弟姊妹、朋友、同事,如果能敞開心胸,如何去對待人,人就會怎麼對待你,如此心存感恩,人生就會覺得更快樂、更開心;因此到肯愛園地買一束鮮花、盆栽送給家人,送給好朋友,人生也就會變的更開心、更快樂。

扶輪社是學習成長的地方

有人說扶輪社是吃喝玩樂的社團,但劉智慈卻不這樣認為。劉智慈說,扶輪社的聚會是一種學習,學習待人處事的態度,學習智慧的累積與經驗的傳承,何況扶輪社友樂於做功益、替社會服務;也就是說扶輪之所以可貴,因為存在友誼,扶輪之所以可敬,因為無私付出,只是圓桌扶輪社第一階段的分享,助人才是最後的到達目標。

誠如曼都創辦人賴孝義在圓桌社友的一場分享會中所說,參加扶輪社讓自己有很大收穫,正所謂的相交滿天下,貴人滿天下,理髮業在過去一直被認為是下九流的行業,又有誰知道一個貧困出身、沒有什麼學歷的下九流人物,卻能在扶輪社學習後,到各大學去講演,所以扶輪社可以學到人際關係也是學習成長的地方。

願有多大 力量就有多大

也因為加入扶輪社,讓劉智慈參加了圓桌教育其金會的課程,了解到人最大的障礙是自己僵固的觀念,「其實願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而分享就是付出的開始,助人最終到達的是愛、關懷、原諒,能體會到愛與分享,因人際關係而產生磨擦,自然煙消雲散,什麼事都沒有了。」所以近年來,劉智慈積極的將這樣的觀念傳播出去。

尤其最近看到齊柏林空拍台灣的紀錄片,讓她感到震撼與難過,劉智慈指出,沒有辦法做大事、大愛,也可以從小事做起,如從家庭環保做起,當初亂七八糟的環境,就能變成美好的環境,平庸生活也會變得優異卓越,活出不同的韻味。

在一次的圓桌授證會上,有人提到男人、女人再優秀,一個人也無法生出孩子;劉智慈闡釋其內含說,這說明合作的重要,一個人再有能力也拚不過一群人,這也凸顯團隊的重要。劉智慈也引用她先生Brian的話說:「最快的腳步不是跨越,是堅持,最慢的步伐,不是緩慢,是徘徊,最好的道路不是大道而是耐心」,台灣雖然在艱困的外交下,我們的國旗卻可以因為台灣二萬四千位扶輪人的努力,飄揚在二百多個國家,台灣扶輪的軟實力做到了政府做不到的事,這也證明了「願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

最大的幸福 不是得到是感謝

將大部份時間放在社會功益上,當然要得到家人認同,劉智慈認為,只要家人認同就不會抱怨,有了認同還要帶著家人一起做,所以劉智慈很重視全家人的共同參與,每每都會帶著家人一起服務,一起做公益、一起出席授證大會,如同兒子研究所畢業後的第一份薪水約三萬元,捐出來做慈善功益,表示兒子與家人認同自己所投入的社團,並且以具體行動來支持她的這項志業。

劉智慈最後感性地說,我們無法在這世界上做些什麼偉大的事情,但可以帶著偉大的愛做些小事,把愛帶給身邊每一個人,共同為台灣而努力,締造紀錄,讓我們日常使用的中文可以成為扶輪官方語言,不要徘徊,不要錯失,往四萬人的目標邁進,創造不同的生命品質,為我們的下一代樹立一個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