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理應求真求實 為何不報導真相?

文:莊伯仲 教授|圖:編輯部

日媒體熱烈報導「世界醫師會」(The 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簡稱WMA)在英國倫敦舉行的視訊會議中通過支持我國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的決議文。一方面代表國際醫界對我國處境的同情與支持,另一方面也意味中共政權在此遭到外交挫敗,不過這樣的正面消息卻讓人開心不起來,因為新聞底下竟有不少留言以為獲得重大突破,我國就快加入WHO了。可新聞裡沒說的是,世界醫師會終究只是一個非營利組織,而且對WHO會員國並無實質影響力。

筆者必須指出,有些新聞確有其事,並非錯假訊息,但在報導裡,該說的真相也沒有一併揭露,這樣的危害反而可能比假新聞大。因為假新聞終會受到批判與澄清,但資訊不全的新聞被閱聽人接收後,卻可能混洧視聽、誤判情勢。

新聞理應求真求實,為何會存在沒說的真相?一來是先天因素,報導的篇幅、時間本來就有限,自然無法面面俱到。二來是後天因素,因為記者、編輯的學養不足,沒有能力解析前因後果。三來則是蓄意為之,媒體分屬各家集團,政治立場亦有不同,當然沒必要刊播打臉自己或牴觸利益的新聞。

舉例來說,WHO幹事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因政治立場對我國不太友善,過去常被臺媒視為「全民公敵」,因此能黑則黑,傾向放大批評他「無能」、「舔共」、「CHO(Chinese Health Organization)幹事長」之類的負面新聞,也相對壓縮和他相關的正面新聞。因此我們可看到歐洲議會議員致函譚德塞,表示力挺臺灣參與WHA的大幅報導,卻很難發現法國總統馬克宏親自致電譚德塞,表達對WHO的完全信任與強力支持的新聞。而且臺媒沒說的是,歐洲議會絕對管不了WHO,但法國總統卻可訓令出席WHO的該國代表。

至於譚德塞後來被全世界最有威望的學術期刊《自然》(Nature)評選為「2020年科學界十大影響力人物」之首的新聞也是能不提就不提,反而樂於刊登自詡為西洋占星專家的唐姓藝人指稱「面對冥王星、木星、土星、金星全部逆行,這位一直在亂噴口水的雙魚座的譚德塞,快要不是東西了……,我們就忍忍吧!」的八卦。不過唐某占星術顯然失準,因為譚德塞不僅沒有下臺,歐盟20國更於日前決議支持他2022年起續任下一任WHO幹事長(當然這則新聞也是少到不行,因為媒體總不好自己打臉)。

還有更多例子,東京奧運開幕典禮進場順序採日本五十音,我國係依片假名「タ(Taiwan的Ta)」排序,而不是「チ(Chinese Taipei的Chi)」,再加上負責現場轉播的日本放送協會(NHK)主播一句「台湾です」,在若干媒體的炒作下,部分國人也跟著嗨翻天,認為我國終獲「正名」。不過真相多少是讓人尷尬的,隔日東京奧運組織委員會發言人高谷正哲即在記者會說明,我國代表隊係遵照國際奧會規定,中華奧會依 Chinese Taipei 在「奧林匹克通訊錄」(Olympic Directory)中的排序,以英文代碼TPE而歸於「T」組出場。或許是空歡喜一場,國內媒體對此並未著墨,直到筆者於《獨家報導》發表專文「提醒」後,才有華視新聞臺跟進,對此做出澄清。

而喧騰多時的「共機擾臺」也是如此,各家媒體均表關切,報導甚多,底下留言卻不乏網友質疑為何未發布防空警報?甚至空軍為何示弱,不將來犯共機擊落?問題就出在新聞裡多半只交代共機入侵我國西南空域,卻說不清楚這個空域到底在哪裡。由於近年兩岸關係緊繃,共機三不五時就靠近壓迫,當然來者不善,但依其航跡判斷,只是進入我國依防空需求而單方劃設的防空識別區(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簡稱ADIZ),此區只是便於空軍定位管制,並無國際法上的任何約束力,亦非我國享有絕對主權的領空。

因此若干媒體以「侵犯領空」形容,那就顯得荒唐無知了。有些媒體雖註明共機進入我國防空識別區,但也沒進一步解釋這是什麼區,於是弄得閱聽人滿頭霧水,自行腦補。須知我國防空識別區的範圍甚至包含中國大陸管轄的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等四省的領空。嚴格來講,駐防這四省的共機只要一起飛,就可能進入我國宣稱的防空識別區,而這裡我國軍機也不敢飛過去,因為會進入中國大陸領空。然而多數國人在同仇敵慨之餘,哪會知道這些詳情?

東海上方的防空識別區(出處:亞洲海事透明倡議-AMIT,https://amti.csis.org/zt-adiz/)

揭露真相是新聞媒體的責任,或許會讓人難堪,但事實比什麼都重要,沒有含糊的空間,否則「愛臺適足以害臺」。新聞學教科書開宗明義就敘明媒體有監視、決策、教育、娛樂等四大功能。去街頭隨便找幾個路人來問問,支不支持中華民國重返聯合國(或是以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絕大多數人都會回答支持。但進一步追問聯合國總部在哪裡?重返聯合國要經由什麼程序?我國目前又面對什麼困難?估計就沒什麼人答得出來了。說穿了,這正是新聞媒體忽略了教育功能,不論是不知道,還是不想說,都是有愧社會責任。不過在還沒看到改善契機之前,身為閱聽人的我們,看來只能自求多福,期許耳聰目明了。

 

guest

1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Anonymous
Anonymous
2 years ago

As always, very insight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