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格局化解自由經濟示範區爭議

獨家報導文:蔡宏明(全國工業總會副秘書長、前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

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下令要「嚴審自由經濟示範區」,讓包含自由經濟示範區、服貿、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在立法院臨時會審議充滿變數。平心而論,示範區的推動攸關台灣經濟發展動能,也將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朝野實在應該從國家發展的大格局,務實化解立法爭議。
首先,藉由自由經濟示範區以「先試先行」的方式,推動法規框架的突破及管理機制的創新,若能產生正面效益,則將推廣至全國適用,最終目標是發展臺灣成為「自由經貿島」。其實,「先試先行」策略,是延續二○○三年民進黨執政時期所推動的「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積極推動貿易自由化及國際化的作法,甚至當年為了發揮台灣高附加價值產品製造與運籌優勢,也開放大陸貨品進儲或加工後運往國外,以發展全球運籌管理經營模式。
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進一步進行法規鬆綁及改善營運環境,可以說是當年「自貿港區的升級版」,民進黨在批判該法案時,不能忽略此一背景。尤其,當前台灣經濟發展的關鍵是民間投資意願不振,讓台灣經濟喪失成長動能,也無法創造就業機會,增加人民的薪資水準。
對此困境,自由經濟示範區以智慧物流、國際醫療、農業加值、金融服務及教育創新為優先推動產業,主要就是希望整合台灣現有的產業優勢,包括人力、技術、ICT、區位與兩岸優勢利基等,提高與國外企業的合作層次,發展高附加價值的製造業與高端服務業等創新經濟活動,進而帶動台灣產業進行創新投資。
根據「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是中央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據。正因為如此,目前包括民進黨執政的縣市都已經提出發展示範區的構想,例如台南市將推動台南安平港納入示範區並升級為雲嘉南貨物進出港;嘉義縣正規劃把「馬稠後產業園區」以既有園區方式申請納入示範區,並期待將布袋港納入示範區,由六港變成七港,以利地方發展。雲林縣也規劃包括農業在內的高附加價值深層加工示範區,並提出綠能產業與科技海洋農業的發展規劃,這些構想無疑凸顯出地方政府對於推動示範區、繁榮地方經濟的期待,這種利益是民進黨中央不能忽略的。
馬政府必須務實面對在野黨和民間團體對於推動示範區的三項質疑;第一是延續反服貿訴求,反對開放任何大陸人士來台工作,及開放管制性大陸農產品來台;第二是擔心示範性重點產業開放,衝擊現有產業與公共服務的提供,如開放國際醫療排擠國人看病權益,顧慮國內外大學合作辦學,造成「教育商品化」;第三則是擔心租稅優惠政策,產生稅收損失及形成屯地炒作,進而擴大貧富差距。
對於這些疑慮,馬政府應該清楚說明台灣參與TPP與RCEP應有的調整政策措施,以及終極開放的目標,才能釐清目前所規畫的法規鬆綁與對外資開放項目,對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從國家經濟與產業發展藍圖規畫的角度,說明「智慧物流」、「國際健康」、「農業加值」、「金融服務」和「教育創新」產業或公共服務相關的發展規畫和國際化目標,才能讓民眾了解現有規畫的必要性與未來的方向及影響,進而爭取在野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