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清中韓FTA對台灣的影響

獨家報導文:蔡宏明(全國工業總會副秘書長、前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

從七月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韓國朴槿惠總統發表「聯合聲明」,承諾進一步努力在年底前完成中韓FTA談判之後,中韓FTA對台灣的衝擊,引發各界關切與爭議。
馬英九以華爾街日報「台灣自甘落後」社論為例,強調中韓FTA對台灣的衝擊,台灣不應故步自封,呼籲在野停止惡鬥,盡速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及服貿協議;但是反對黨和民間團體則認為中韓間歧異大,FTA談判還可能延後,且包含石化、鋼鐵及機械等也是中國積極想保護的敏感產業,將爭取排除在降稅清單以外,政府所說的衝擊言過其實,而被認為是在操作「韓國威脅論」。
對此,國人應從產業供應鏈的角度觀察其可能的影響路徑。
基本上,目前中韓FTA討論的重點是納入降低關稅或移除關稅實行自由化的貨品項目,以及服務貿易市場開放問題。其中,韓國爭取保護的敏感產業主要是農林、能源、服裝和紡織等;中國的敏感產業是化工、汽車、電子資訊、機械設備、金融、零售、中高端製造以及運輸設備等。如何保護弱勢產業,將是影響未來能否在年底前完成中韓FTA談判的癥結所在。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韓FTA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台韓在鋼鐵、工具機、汽車、面板、石化、紡織、玻璃等產業之產品品質與性能相近,中韓FTA零關稅待遇將使台灣產品與南韓產品間存在百分之五至十的價格差異,而導致台灣產品在中國市場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
正因為如此,經濟部表示台韓出口貨品有七成以上重疊,一旦中韓FTA生效,預估約有百分之二十四‧七、即三百八十六億美元的工業產品受影響。其中,有百分之二至五‧四的工業產品、約三十一‧六億至八十四‧二億美元訂單,台灣輸銷大陸產品恐將受到嚴重衝擊。
另外,中韓戰略性產業合作架構的推動對台灣的影響更值得注意因應。特別是依據今年七月中韓領袖「聯合聲明」中「擴大面向未來的戰略性經貿和產業合作」的共識,中國工信部已經和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共同簽署「產業合作諒解備忘錄」,合作領域涉及工業政策、節能減排、汽車、鋼鐵、船舶和海洋工程設備、機械、新材料、石化、IT製造等多個方面。
同時,中韓「充實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行動計畫」更進一步提出建立中韓資訊通信合作部級戰略對話;推動兩國研究機構和企業之間就培育未來移動通信技術;加強新材料、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技術、生物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技術合作;以及加強環境友好型城市、智慧城市相關資訊共用及示範專案等可持續城市開發領域合作等。這些產業合作不但將使韓國企業增加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優勢,而中韓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合作勢必將提升其中韓產業在未來全球市場的競爭優勢,自然將影響台灣的產業發展。
對於這樣的競爭壓力,政府除了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之外,運用各項產業研發補助及法人科專資源,協助製造業增加系統整合能力、掌握關鍵材料零組件及塑造品牌形象,提高整體附加價值,進而提升台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將是台灣因應中韓FTA的根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