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創業「淘汰郎」

創業無法一步登天。(圖/獨家報導資料庫)

獨家報導文:王健銘

年就業環境問題日益惡化,薪資倒退,許多年輕人傾向自己創業。根據《全球創業觀察》所做的《2013年度全球報告》調查,台灣參與創業人口全球排名僅次於美國。經濟部統計,2015年全台新增企業逾9.8萬間,年增率高達4.43%。

事實上,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統計,有5成左右的新創企業能夠存活超過5年,要怎樣成為其中的一家新創企業?關鍵在於經營者自己。成功的創業者有什麼特質?理查・尼爾森・波利斯在其著作《你可以不遷就》中提到,當今成功的創業者不需要大量資金,不花大量時間評估研究創業是否可行,而是運用網路了解商品、服務和專長,同時創新思考。

隨著科技高度發展,相關的新創產業是一線基金關注的寵兒,然而,投資方關注的潛力產業並非只有科技。不少全球一線基金看中「非科技業」的前景,例如以投資科技和醫療生技為主的Google Ventures等機構,投資精緻咖啡品牌「藍瓶咖啡」,還有心元資本在台灣投資優格品牌馬修嚴選等。

有的人只是一頭熱想要開拓自己的事業,但是對於從哪個領域切入?如何經營?一無所知。

波利斯進一步建議有志創業的人,在沒有明確概念之前,可透過寫下想法或履歷、閱讀相關資料、與同業商談、自我評估取得回饋等4個步驟進行。透過這些方式,讓創業者產生概念,才能有機會獲得有效益的創業入門門票,而非像個無頭蒼蠅亂衝亂撞。

日本創業顧問伊關淳則認為,如果不想成為被淘汰的創業者,首先,任何時刻都不能鬆懈;並且預先培養客戶,再靠客戶口耳相傳;不要吝於花錢投資以及製作行銷企劃,若不做任何嘗試,便無法知道錯誤在哪,然後做進一步修正。

創業無法速成,做好準備功課及全力以赴,才是最佳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