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斧一槌點石成金 王秀杞敲出千萬雕塑藝術

從親情寫實到抒情意象系列,王秀杞充分表現出自我風格,刻畫出層次豐富的新境界。 他的作品超越國界與時空,呈現不待言詮的雄辯,直接契入人的心靈,令人從內心深處產生共鳴。

獨家報導文:《獨家報導》社長張淯|攝影:柯信志

座價值超過百萬的八百公斤粉紅色硃砂石雕,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的妻子林淑如,抱著膝蓋若有所思靜靜地凝視著,令人看了不禁覺得鼻酸。

這是郭台銘為了紀念夫妻兩人三十多年的堅貞愛情,特地親自邀請王秀杞精心打造,卻只花了十八天就完成的一尊石雕人像,放置在林淑如的墓前,與她長眠三峽的家族墓園「愛物園」內。

獲名人青睞

王秀杞的巧手雕石,讓原本平凡的石頭身價百萬,透過石雕藝術的撮和,前副總統謝東閔、副總統呂秀蓮、前行政院長蕭萬長、前警政署長謝銀黨、新光集團董事長吳東進、奇美集團董事長許文龍、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法師等人都曾是陽明山上居所的座上賓。

石雕藝術作品深受許多政商名流青睞,王秀杞告訴記者,證嚴法師最喜歡親情間感情流入的作品,每次蒞臨都很用心地觀看他的作品,讓他備受尊重。

前總統資政謝東閔較偏好母子親情系列作品,因為謝東閔認為母親永遠愛小孩,尤其哺育時,臉上那滿足的笑容最美。

熱愛藝術的奇美大家長許文龍則喜愛王秀杞母與子系列的作品;吳東進對嬰兒及親情系列則愛不釋手。

全台最大座

王秀杞的石雕藝術,主題大多縈繞著親子之情和田園之樂,由於人物的雕琢細膩且深富感情,所以常被當成環境景觀四處陳列,作品廣為台灣手工業研究所、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全省美術館、國立編譯館等,以及愛好藝術的收藏家典藏。

他告訴記者,景觀雕塑屬於公共藝術品,擺放地點多為公共開放的場所,設置景觀雕塑的意義除了是讓群眾欣賞之外,還具備有地標或文化宣導的意義。

為了達到設定的目標,王秀杞在創作之前,他會深入探討當地的地緣環境、歷史背景文化淵源等問題,思考如何做一件能與此地人文環境緊密結合的景觀雕塑,以達到身心靈教化宣導的目的。

例如,1993年,他創作的一座價值超過千萬元的雕像「龍的傳人」,是目前全台最大一座巨型石雕,置於觀音山風景區管理所前的石雕公園,也是王秀杞以觀音山特產的觀音石雕塑而成。

該園區共有石雕四座,以這座高10公尺,直徑1.5公尺,重達上百頓的「龍的傳人」石柱為中心,並將此做為觀音山的精神象徵(精神地標)。石柱的底座以八卦造型相稱,其上五層雕塑各有其蘊涵。

第一層為孔子周遊列國圖,代表我國的觀光業始祖,象徵觀光事業淵源流長。第二層以女王頭、觀音像、梨山賓館、大佛像、山地圖騰、跨河橋海泳等代表省級之北海岸、觀音山、梨山、八卦山、茂林等五個風景區及福隆海水浴場。

第三、四層有舞龍、舞獅、宋江陣及八音等,代表發揚我國民俗技藝文化。第五層為著名的台灣八景,包括玉山積雪、阿里雲海、雙潭秋月、大屯春色、安平夕照、清水斷崖、魯谷幽峽、澎湖漁火等。

龍柱頂層為吉祥龍之造型,代表中華民族子孫為龍的傳人,刻有旅遊事業管理局標誌,象徵旅遊事業生生不息的精神。

白曉燕事件

但,他卻認為,個人的獨特性有時不能過於強烈,必須考量更多層次的關聯,思索如何把自己創作的特點融入環境之中,以呈現整體協調的感覺。

例如,1997年,臺北縣政府計劃在林口鄉社區的婦幼公園,放置一件藝術品,以紀念「白曉燕事件」。在王秀杞的巧思規劃下,他創作的雕塑品「大地之母」,傳達了「天下慈母心,放諸四海皆同」的理念,取代了行政官僚希望以「事件性」為主導的藝術設計,得以陳列在這座公園裡。

他告訴記者,這樣的主題,他思考的方向並不是要重現案件發生的殘忍過程、或是重塑白曉燕的容貌作為追悼哀緬,他是從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來做思考。

這項外圓內方的立體雕塑,代表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再雕鑿一位女性緊緊擁抱童稚的模樣,凸顯普天之下所有母親含莘茹苦哺育子女的心情,如同大地孕育滋養全宇宙的生命一樣,藉此傳達無盡的包容、慈愛與關懷,散播更多「愛」和「體諒」的訊息。

「大地之母」 銅 360×83×360cm(紀念白曉燕事件)。

透過作品,王秀杞達到藝術潛移默化、教化人心的目標,這也是他從事公共藝術創作時,內心最為關注的議題。

經過王秀杞一刀一斧雕鑿後的石雕作品,被賦予了新的生命,他靠的是鍥而不捨的堅持、努力、耕耘和永遠保有的赤子之心。

雕塑的記憶

在王秀杞執著石雕藝術的創作中,歷經的艱辛不是你我所能想像,但,他卻以無怨無悔的信念、全力以赴的意志、孜孜不懈的努力,刻鏤出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石雕作品。

已經在石雕藝術這條路上矢志不懈地工作了38年的王秀杞,不但中途不停歇,而且不斷地充實自己,進一步從寫實的巔峰,撲入曼妙的造形藝術殿堂,讓他的雕刻作品透過寫實與造形的結合,具體表現深刻的生命力。

無論是寫實系列,或是抒情意象的系列,王秀杞的石雕作品,無不緊緊與孕育他的土壤、陽光、大自然的一景一物和文化的特質息息相關。他的作品源自自己生活的土地、親情文化,散發出一股濃郁的鄉土、田園和大地之愛,令記者深深感動。

同時,王秀杞的石雕藝術擅於表達大地、親情、鄉土、母愛等情懷,這是他對斯土斯民投注關愛所發揮出來的無形情操。他的作品無不洋溢著豐沛的生命力,線條流動自然,造型質樸優美兼而有之。

他常藉由童稚的肢體百態,傳達人類原始的無邪本性;以母性女體的圓滿柔韌,傳達人間情愛的真諦。記者感受到藝術確實是創作者的一種愛的永恆對話,它超越國界與時空,呈現不待言詮的雄辯,直接契入人的心靈。

最令人激賞的是,王秀杞不同階段展現的作品,都充分表現創作者要傳達的訊息,令人從內心深處產生共鳴。

刀下石頭情

王秀杞每天一刀一斧地與石頭對話,再一分一秒地醞釀成形,過程備嘗艱辛且極耗心力。至於為何獨獨鍾愛又冷又硬的石頭當作素材?王秀杞在記憶的溪流中蒐尋,童稚時期的他,早已懂得蹲坐在山坡、小溪旁,用石頭、泥巴和水築夢。

王秀杞說,每當放學餘暇,他便跟著父兄扛鋤頭犁田地,插秧播種、施肥除草、放牛……一年四季在春耕播種、秋收冬藏的天時循環下,有著做不完的農事,只為掙得一家溫飽。

尤其令他難忘的是,在春寒料峭的佳節前後,頂著寒風細雨、披星戴月挑著陽明山特產的桶柑,到市場換錢買年貨的辛勞;由於童年的艱苦磨練,也造就出他往後的堅毅性格和強壯體力。

初中、高中就讀士林中學,長得身高腿長的王秀杞,站在隊伍中鶴立雞群,經常是被校長點名出來背誦《論語》的頭號目標,拜此關愛榮寵,也打穩了他對儒家文化良好的根基。

從小體力超凡、能跑善跳的他,不僅是田徑隊裡少不了的一員,也是班上美勞課的佼佼者、替同學美勞作業熱心捉刀的人,加上難以言喻的愛畫畫,這項特長為他贏得無數友誼和仰慕者,以致於身邊常有一大群跟班,儼然成了同學中的老大,當時的他,好不威風!

長達十多年的農家生活,不但讓他的作品很自然地融合了濃郁樸實的鄉情,更可貴的也鍛鍊出王秀杞日後從事石雕藝術的體力及靈感。

「龍骨車」 銅、石 400×160×240cm。
「逗陣」銅,2004。

高中畢業,目不識丁的父母開明地讓他自己選擇未來之路,他再三斟酌,依照自己興趣順利考上國立藝專雕塑科,從此他的世界和雕塑結下了不解之緣。

此外,由於他曾隨名畫家李梅樹雕刻清水祖師廟,所以在馬祖服役期間,還被選派整修馬祖各廟宇的神像,於是他展現農夫耕田的勤勞精神,一個村落、一個村落的巡視廟宇和修復神像。

身為農家子弟的他,在成長的歷程裡,每天看到的是農人從插秧到收成的整個辛勤全貌。農人的生活百態、個性、使用工具等,對他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其中的甘苦,王秀杞體會得最為深切。

王秀杞 小檔案

1950年3月25日出生於陽明山。「生命永續獎」獎座創作者,曾獲全國美展雕塑第一名、全省美展雕塑第一名及永久免審查作家、中山文藝獎、台彎省手工業研究所石雕徵選連續七年首獎等獎項。作品《老人與月琴》被臺北市立美術館收為典藏品,《慈愛》、《展望未來》獲選慈濟災區認養學校公共藝術品,在雙園國中以及士林福林公園等地皆可見到他的公共藝術作品。他的諸多作品也都立在私人的石雕庭園裡,那是他的工作園地,也是綠地上開闢的展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