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地方致力觀光產業復甦的正確做法

獨家報導【文/楊正寬 中台灣教授協會常務監事兼交通觀光組召集人】

本(12)月9日在臺大校友會館應中國地方自治學會發表一篇〈疫後觀光產業對地方經濟之積極作為與貢獻〉,與會專家學者都一致認為地方政府在疫後致力觀光產業復甦確實認真努力,但是經費、人力、動機與觀念卻有待商榷。因此特再增補一些復甦觀光產業,特別是講究「因地制宜」的地方政府,個人認為應有的正確作法之淺見,做為該論文的餘緒,並提供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參考。

其實在撰寫論文之前,本人就曾經上網蒐集盤點交通部觀光局及各縣市政府觀光機構網頁,自10月13日所謂「疫後」以來,近兩個月國境解封之觀光公告或訊息資料,並經本人逐筆閱讀研判,就每個登載訊息的主辦機關及活動類型加以列表,在短短不到兩個月的疫後,已經超過百則,後經再篩選對地方經濟確實具有積極作為與貢獻的留下百則,特別針對每一個活動或計畫去判斷究是屬於「活動(短效)型」或「建設(長效)型」,也因為剛好選取百則,因此也可以瞭解各自所占百分比。結果:

(一) 推動機關方面:交通部觀光局有29個,但其中含「中興大學進駐中興新村」一則,雖屬於中央,但是教育部負責,故中央「活動(短效)型」有17個,「建設(長效)型」12個;而地方政府有71個中「活動(短效)型」35個,「建設(長效)型」36個。

(二)推動類型方面:貢獻效益屬於「活動(短效)型」者有52個,其中中央推動17個,地方政府推動35個;「建設(長效)型」者有48個,其中中央推動12個,地方政府推動36個。

再依據主辦機關主要是交通部觀光局的「中央政府」,以及包括六都及各縣(市)政府的各「地方政府」;活動類型則分為「活動(短效)型」及「建設(長效)型」等四個象限顯示,疫後對地方經濟具有積極作為與貢獻的觀光產業計畫及數量(百分比)配置可會如下圖:

盤點分析之後發現,無論是交通部觀光局或地方政府的疫後觀光產業復甦作為,都有很多亟待改進地方,其中感覺最多的推動模式是機關編列為數可觀的預算,再委外由顧問或公關活動公司辦理,活動結束後撰寫成果報告,經費報銷後即算圓滿成功,委託機關及負責人鮮少用心投入思考或評估此次觀光產業活動作為對地方經濟的實質貢獻度如何,很多類似「燒錢」的活動如放煙火、展售會及記者會等,不但不符經濟效益而且浪費國家資源,因此建議可以適度減少辦理類似「活動(短效)型」活動,而多些「建設(長效)型」活動。

在瞭解全部疫後百則觀光產業作為對地方經濟的貢獻後,深深覺得無論是中央或地方政府,都必須把握如下五點正確作法,才算對觀光產業復甦有所助益:

一、追求唯一,不必追求第一

發現很多活動大都一窩蜂以「節」、「祭」或「嘉年華」形式,在相互比賽及較量盛況如何空前,甚至還標榜全國「最大」、歷年來「最多」等成績,而引以為傲。其實大可不必。臺灣地方雖小,但因為有閩南、有客家、有原住民,又有新住民的多元族群,呈現出豐富的多元文化,所以只要能創造出自己當地的特色,維護應有的傳統文化價值,也就是原汁原味的追求「唯一」性,讓別的地方無可取代或複製,大家非來貴寶地觀光旅遊體驗不可,如此的「唯一」性,比起盲目地追求最高、最多的「第一」,對地方觀光及經濟應該更有貢獻,而且如果跟其他縣市較量結果,沒能拔得頭籌,又覺得氣餒而很沒有成就感。

二、越在地,就越國際

無論中央或各地方政府很多觀光產業活動不一定針對疫後復甦觀光而來,而是年度例行性計畫,只是時間點落在最近兩個月辦理,也許有其他活動目的,但都忽略了「在地性」或「本土化」,其實這才是吸引國內遊客,甚至國際觀光客的市場指標,例如雲林縣大埤鄉稻草酸菜季、官田菱角季及雲林國際偶戲節,還有很多地方特色美食,都是具有非常在地鄉土的特色,因為這個疫後不是在三月,否則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的信仰活動也很能帶動人潮,對地方經濟貢獻一定很大。就像日本夏季四大祭典、德國啤酒節、泰國撥水節、西班牙奔牛節等國外案例,不就正是在啟示著我們發展觀光,如能做到「越在地」就「越國際」的典範嗎?千萬不要東施效顰!

三、要創新,也要維護傳統

無論是「活動(短效)型」活動或「建設(長效)型」活動,很多地方都很追求創新,當然這是無可厚非的事,只是追求創新的前提,千萬不要「忘本」,否則會流於畫虎不成反類犬,得不償失,遭致物議。例如本來在傳統聚落中,突兀地規劃一座希臘藍白相間或巴洛克式的建築;將萬聖節的外來元素滲透到傳統戲曲表演等現象,都是讓人覺得不倫不類。所以任何觀光產業想對地方經濟能有貢獻,或是如要「創新」,也要確保「維護傳統」,才不致於讓人有時空錯置,頓覺今夕何夕的感覺。

四、重視數量,更要講究品質

無論是「建設(長效)型」硬體建設後的使用率,或「活動(短效)型」節慶、祭典或展售活動,各地方政府在事後評估成果時,大都常偏好以「數量」來衡量成敗,例如遊客量、銷售額或點讚率等。好像覺得「量多就是好、數大就是美」一樣,殊不知除了重視「數量」之外,也要講究「品質」才有「品味」,那怕曲高和寡,能保住應有的品質,呈現特有的品味才是對地方經濟重要的貢獻,那怕大家覺得非常「俗又有力」的臺灣味,如計畫中有吃滷肉飯,看大戲,巡田水,擲筊、抽簽,以及乩童作法的項目,這些本土在地的臺灣味,所有復甦計畫的作為,也都要想盡辦法維護,確保品質與品味。

五、其他:善盡ESG、 CSR,甚至SDGs的企業責任

觀光產業也是一種地方經濟發展重要的企業之一,要跟其他企業一樣,留意在致力發展疫後復甦或重建的各項計畫中,同時善盡永續經營與企業責任。這包括:

(一) ESG:所謂ESG就是任何觀光產業都要重視環境保護(E,Environment)、社會責任(S,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governance),這也是一種新型態評估企業的數據與指標,它代表的是企業社會責任,許多企業或投資人會將ESG評分,視為評估一間企業是否永續經營重要的指標及投資決策。 代表企業需重視環境永續議題,涵蓋溫室氣體排放、減少碳排放、氣候變遷、環境永續、碳排放量、汙染處理等。

(二) CSR:所謂CSR就是企業社會責任,是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簡稱,相當於中國傳統的「儒商」或西方的「企業慈善家」,可見這種企業回饋社會的做法,在中西方早已經存在。時下CSR再度被重新定義為企業不光只是要替股東創造更大的利益,還要兼顧所有相關的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的權益,包括跟企業運作從內到外有關的員工、客戶、供應商、消費者、社區、國家、與自然環境等。

(三) SDGs:至於什麼又是SDGs呢?其實這是指聯合國在2015 年針對人類面臨共同的挑戰,提出了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作為2030年之前世界各國努力推動永續發展的指導方針。這17項SDGs包括消除貧窮、消除飢餓、性別平等、乾淨水資源、氣候變遷、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等,下面又分成169項追蹤指標,涵蓋了經濟成長、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等3大面向。

總之,地方觀光產業的「政策」、「行政」與「法規」三者是互動調適的,其中的「政策」具有強烈的方向性及指導性,影響著地方致力觀光產業復甦成敗最為重要,而政策成敗又取決於價值觀與正確的做法。

試想在歷經三年新冠肺炎(COVID-19)無情的荼毒凌虐之後,我們的觀光產業未來到底會是「浴火鳳凰」,亦或是被燒殺擄掠之後的「落湯雞」?以上所贅五項做法,就在大家即將全面戮力展開復甦的當下,提供各地方政府在推動觀光產業復甦的思考與參考了!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