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分辨金門高粱老酒真偽

文:王宏男 博士(國立金門大學通識與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圖:編輯部

門高粱酒近年來在國內外獲獎無數,非但傳承古代釀酒技術,更將古代建立的飲酒禮儀與文化綿延傳承迄今。生活中大街小巷都充斥高粱酒廣告,看完此篇高梁酒款調查研究,將教會您如何分辨幾款老酒真偽?以及有效區別老酒出廠酒款與年份?如此一來,將有效降低購買風險。

假設今天在網路上看到1981年價格實惠的春節配酒廣告,正好心血來潮買了幾瓶回家放,待年夜飯拿出來與家人普飲,看完以下內容將瞭解問題出在哪?會發現1981年並未出廠春節配酒,極有可能是假酒。在還沒教您區辨老酒前,先來聊聊金門酒廠對金門有多重要?

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王宏男2021年9月11日拍攝。

金酒公司在民國94年創造了新臺幣92.1億元的產值,提供金門一千多個就業機會,上繳中央四十億元的菸酒稅,更提供金門縣政府三十億元的收入。金酒公司對於金門縣民而言,不僅是一家企業,它是提供超過十分之一縣民工作及生活之大保護傘,具有穩定金門社會、經濟之重要性。

與此同時,金門酒廠也是維持金門經濟的基礎。金酒捐贈金門縣府金額約占金門縣庫財政收入約40%。

本文以吳秋穆所著《金門高粱酒鑑賞年鑑》有關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50年至2010年共六十年、歷經四大組織變遷的197種酒款,就酒款本身、酒款與不同年代、酒款與容量及酒款與酒精濃度進行比較。

金酒生活館(王宏男2021年9月11日拍攝)。

金門高粱酒廠的組織變遷,分別為草創期(1950至1962)、發展期(1963至1978)、興盛期(1979至1998)、轉型期(1998迄今)。研究發現:

一、酒款比較

1.特級高粱酒始於1962年

從1950年至2010年,特級高粱酒六個年份依容量不同,出了九款不一樣的特級高粱酒,酒精濃度以58%為主。特級高粱酒於1962年問世,酒標以白色鋪底,左右對稱各有一隻金龍,俗稱白金龍。容量為300毫升,酒精濃度為58%。是金酒最大宗酒款,每年銷售逾七十億。如何區別真偽?(1)早期瓶標上的雙龍線條較為粗獷,且雙龍的頂部相連;(2)在1962年前後,將瓶標上的「梁」字改為「粱」。
不同於1970年代以前生產的特級高粱酒,特選高粱酒瓶身貼有黃標五爪金龍,襯有綠色雲朵,相較於白金龍,龍身線條簡化許多,酒瓶採回收台啤玻璃瓶,瓶蓋則為鐵製的皇冠蓋;且容量為500毫升,酒精濃度為58%。

必須說明的是特級高粱酒款的十款高粱酒係吳秋穆所出的金門高粱酒鑑賞年鑑所提供的酒款,實際市面上可能會比十款還多很多。翁宗瑜的《老酒足跡》就指出,金門特級高粱酒始於1967年(民國56年),爾後每年固定都會生產,從1967至2010年每年生產就有43種酒款。

2.八二三砲戰紀念酒始於1978年

同前述六十年間八二三炮戰紀念酒分別在七個不同年份生產(1978、1983、1984、1988、1991、2008、2011),容量以600毫升、500毫升與1,000毫升三種為主,酒精濃度以50%、58%與68%三種。

翁宗瑜的老酒足跡調查指出,八二三砲戰五十週年紀念酒,代表兩岸從戰爭走向和平,希望突顯出「戰爭無情、和平無價」,讓當年參戰老兵、金門鄉親從紀念美酒當中,回想過去五十年走過烽火的奮鬥過程。因此金門酒廠為紀念八二三戰役五十週年,以特調金門陳年高粱佳釀,限量七萬瓶,限量供應金門縣民和參戰老兵。

翻拍自翁宗瑜《老酒足跡》,左圖為三節配售酒,右上為總統就職紀念酒,右下為八二三紀念酒。(王宏男2021年9月11日拍攝)

3.三節配酒始於1982年春節

據翁宗瑜的老酒足跡調查研究指出,家戶配酒在2016年春節之前皆為58%酒精濃度;2016年之後皆為53%濃度。

(1)春節配酒

春節配酒是三節當中配銷最多的配酒,分別在14個不同年份生產(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7、1998),容量以750毫升、600毫升與500毫升三種為主,酒精濃度以58%為主。僅在1987年生產過750毫升大容量春節酒,其餘年份皆以600毫升與500毫升為主流。

(2)秋節配酒

秋節配酒分別在12個不同年份生產(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6),容量以1,000毫升、600毫升、500毫升、200毫升四種為主,酒精濃度以58%為主。僅在1983年以1,000毫升大容量生產、1985年600毫升編鐘瓶設計生產、1996年一組三瓶的禮盒200毫升小容量生產。其餘年份皆以500毫升為主流。

(3)端午節配酒

端節配酒分別在11個不同年份生產(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容量以600毫升、500毫升二種為主,酒款相較於春節與秋節酒較一致,酒精濃度以58%為主。

三節配酒根據陳奇中《金門學概論》指出,金門縣政府為回饋金門鄉親,以及因應三節期間金門縣民對高粱酒需求,於是訂定「家戶配酒實施計畫」,「年節家戶配酒」於1993端午節起,至2005年以前配售係採「戶」為單位,家家戶戶為爭取更多配酒,將一家拆成多戶。為遏止拆戶風,於2005年以後改採以「人」為單位配售,凡滿二十歲以上,且在配售作業戶籍基準日前,設籍滿一年以上的公民,及具有配售資格,每人可配售0.75公升58度的金門高粱酒一打,亦即每人配售一打12瓶,整打購買不能拆售,每瓶二百五十元,美打總計價格為三千元整。為防止幽靈人口,2007年1月1日以後設籍本縣者須滿三年始符合申購資格。2010年秋節又將配售資格放寬,只需滿二十歲以上,設籍滿一年以上的公民即符合購買資格。2015年春節起改為設籍金門四年才可配酒,特例為就讀金門大學學生設籍一年後,符合公民身份者即有資格申購。家戶配酒所販售的金門高粱酒約佔金酒營業額的10%,增加金門縣政府的財政收入及縣民額外收入,金門酒廠儼然成為金門的金雞母,為金門創造永續的福利,並造就臺灣公認的幸福城市。

4.總統就職紀念酒始於第六任蔣總統經國先生

從1950年至2010年,在六十年間發行五任總統紀念酒,分別是蔣經國先生(第六任)、李登輝先生(為第七至九任)、陳水扁先生(第十任)、馬英九先生(第十二任)等四位總統。容量以500毫升、600毫升、750毫升三種為主,且酒精濃度一致為58%。在第十任出了二款總統紀念酒,分別在2000年與2002年生產。

第十一任總統就職酒為窖藏十年之陳年高粱,酒質醇厚帶勁,限量4,000瓶,瓶身為噴砂綠琉璃,瓶口為特殊設計,只能倒出不能飽倒進。此款酒設計政黨色彩濃厚,以酒質及容量而論,算是物超所值。至於第十二任總統就職酒為窖藏十二年之陳年高粱。其瓶身皆有專屬發行編碼,首批限量10,000瓶。此款盒上有馬英九競選時在酒廠釀高粱酒之照片及馬英九親題「金門高粱、中華佳釀」字樣。

5.國慶酒始於1975年

國慶酒分別在12個不同年份生產(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6、1988),容量以600毫升與500毫升為主,酒精濃度有58%、68%、56%三種。值得一提是1979與1980此二款國慶酒最特別,酒精濃度分別是68%與56%,其餘年份皆為58%酒精濃度。

翁宗瑜的研究,國慶酒分別還在1985、1987、1989、1990、1991、2007等六年生產過,惟酒精濃度與酒瓶容量記載不詳。1989年國慶酒與2007年瓶裝設計相同,白瓷瓶以紅色中國節慶雕花圖繪,惟1989年為金色瓶口包裝,2007年改採紅色象徵喜慶。

翻拍自翁宗瑜《老酒足跡》,左圖為70年代圓大麯,右上為80年代瓷瓶陳年大麯,右下為國慶酒。(王宏男2021年9月11日拍攝)

6.大麯酒始於1960年

在六十年期間生產過的大麯酒款有11種(1960藍瓷瓶大麯酒、1970藍瓷瓶大麯酒、1970精選大麯酒、1970罈裝金字大麯酒、1979精選大麯酒、1980陳年大麯酒、1980陳年大麯酒、1980福祿壽喜字大麯、1990罈裝大麯、1997精選大麯酒、2009陳年大麯酒),酒精濃度最高為68%、最低56%,容量最重有五公升、最輕100毫升,早期甚至有提供給協防美軍專用藍瓷大麯,手工刻畫屬鋁蓋外銷版,出了二款分別是1960年與1970年僅100毫升非常特別瓶裝設計。

除前述研究酒款,翁宗瑜的老酒足跡將大麯酒分類為陳年大麯與精選大麯。前者陳年大麯僅在這十年有生產,分別是1978、1979、1980、1981、1982、1986、1987、1989、2009,1980年以前防偽標籤為橢圓形狀出產日期,1985年為圓形狀出產日期,1986年後改採長方形出產日期延用迄今;精選大麯則從1967年開始生產一直到2004年共計38年,每年皆有生產,按其生產年份不同,防偽標籤也不同。

1980年以前為橢圓形狀出產日期,1982年為扁平菱形出產日期,1984年為正菱形出產日期,一直到1994年後改採長方形出產日期迄今。

二、酒款與年代比較

從1950年至2010年,金門酒廠共生產出197款酒,分別是1950(1)、1960(9)、1970(34)、1980(76)、1990(34)、2000(43)。其中1980年代生產76款酒最高,1950僅生產一款酒最低。金酒公司在草創期(1950至1962)僅生產一酒款,興盛期(1979至1998)生產76款酒。

1980年雖出的酒款最多,但1990年34種酒款,三節配酒十年共生產13款,占1990年39%,比例最高;此外,1980年十年的老酒累計76款酒,其中三節配酒出了24款,占1980年32%,發現三節配酒在1980年比例相較1990年低。

三、酒款與容量比較

如前述在197款酒中產生11種不同容量,研究發現600毫升有73款酒最高,500毫升有65款次之、750毫升則有19款酒位於第三。基於此,酒廠製作高粱酒相較於其他容器則傾向採「600毫升」容器裝飾。
除此之外,三節配酒在2003年民國92年以前,都以瓷瓶容器設計,大多以600毫升為主,也曾生產過500毫升(1988春節與秋節酒)與200毫升(1996秋節酒)並不一致,一直到2004年以後,瓶裝設計較為一致改為非瓷瓶,採酒精濃度53%或58%,瓶裝1,000毫升與750毫升沿用迄今。

四、酒款與酒精濃度比較

在11種不同酒精濃度(10%、30%、38%、48%、50%、53%、56%、58%、60%、66%、68%)與酒款比較當中,各類酒款對照酒精濃度明顯不同,葡萄酒濃度最低僅10%、僅生產兩款,濃度最高為大麯酒68%、生產22款。

此外,58%濃度生產最多類酒計115款,濃度60%(龍躍60禮盒)與66%(陳年大麯)最少僅生產過一款,濃度10%(葡萄酒)與48%(金剛藥酒與益壽酒)亦同,款式生產為數不多。

綜上,本文係從金門高粱老酒著手,老酒蒐集不易且困難度非常高,不僅是年代久遠、保存困難,市場上酒款研究書籍亦寥寥無幾,更別說是蒐集近六十年老酒款,其研究價值有目共睹。建議後續的研究可以將時間往後推進,年輕的酒款相對資料取得容易,以此增進對酒款的認識。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