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和平協議四年完成 除非奇蹟出現

獨家報導文:張五岳(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

總統大選開始進入熱身賽之際,日前馬總統在「黃金十年,國家願景」最後一場記者會,提出在「三個前提下」(國家需要、民意支持、國會堅督),未來十年如果時機成熟兩岸可以考慮洽簽和平協議。針對在野黨的強烈批評,馬總統更進一步強調所謂民意支持就是未來要推動和平協議,一定會先交付人民公投,公投沒有過,就不會推動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對此外界莫不高度關注何以馬總統會提出此一重要敏感切不急迫的議題,其對選情利弊為何?有「三個前提」與「四個確保」做前提要件又有公投作後盾,北京究竟如何看待與因應?

馬拋和平協議 纏住民進黨 邊緣化宋楚瑜

筆者認為由於過去三年多以來,在馬政府各項施政滿意度調查中,兩岸關係議題始終高居民調支持度的第一位。因此,各界無不高度關注一個要追求連任的總統,如何在既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願景,打造台灣的黃金十年,以爭取選民的認可與支持。面對泛藍陣營有宋楚瑜的參選夾擊,而蔡英文對於ECFA不再採取反對立場,甚至也提出中國民國就是台灣的看法。就選戰主軸,考量馬總統提出和平協議最後須經公投通過後為之的說法,確實使得民進黨很在選戰中很難從兩岸議題脫身,也讓宋楚瑜主席有加速邊緣化的可能。

其實馬總統提出此一議題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因為:首先,既然馬總統所提的「未來十年」與「黃金十年」而不是連任後的「當務之急」與「未來四年」,因此對於兩岸的和平協議議題完全不觸及實在難以讓人想像,更何況2005年連胡五項願景即有此倡議,國民黨也將其列為黨的政綱,2006六年競選時也有此倡議,他在2008年520的就職演說中就曾經提出「未來我們也將與大陸就台灣國際空間與兩岸和平協議進行協商」,一個自許非常重承諾的總統自然對此曾經宣示過的議題難以迴避。

其次,馬總統並一再強調並無具體時間表,現階段兩岸互動與協商仍是循序漸進,也就是「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其實和平協議的議題並非『急』迫的議題,而是『棘』手的議題;也非容『易』的議題,而是高難度的議題;更非『經』濟的議題,而是政治的議題,因此,此一議題能否開展,既要取決兩岸的良性互動,更繫乎台灣內部對於此一議題的共識(須經公民投票)。

四年內要完成兩岸和平協議 除非奇蹟出現

當前兩岸關係雖然與一般分裂國家或國際上敵對雙方在主客觀情勢有所不同,但任何政治性議題的談判或是欲簽署和平協議,首先必然涉及到兩岸的定位議題,只有在政治定位上取得諒解、默契或是共識,方能進行政府間或是政府正式授權的談判與協議簽署。兩岸的定位對內涉及到各自的憲法法律規約與政治現實環境的雙重制約;對外涉及到國際法與國際政治現實的規範。在國際上不論和平協議的內容為何?其大都會涉及:雙方正式宣布放棄以武力解決一切爭端;雙方在平等的基礎上開展正常關係,且不得在國際上孤立對方;雙方互設辦事處互派代表並架設熱線;雙方軍事演習與軍事建置調動應事先告知對方,並不得採取任何威脅對方安全之行為(如封鎖)…等等。

由此觀之,此一協議未來四年能否觸及雖屬未定,但未來四年要經過協商並達成協議且經公投方式完成,除非有奇蹟出現否則幾乎可以斷言絕無可能。

最後,馬總統提和平協議最後須經公投通過為之,一方面確實會得到多數台灣民眾的支持。因為根據去年6月28日到7月1日也就是ECFA簽署時,當台灣朝野為ECFA是否應交付公投爭論不休之際,當時一項民調結果顯示,有62.7%的受訪者認為兩岸之間任何「政治議題」的談判協商結果,皆需要經過公投(包含非常需要42.9%,還算需要19.8%);不需要的則有28.3%(包含不太需要16.2%,完全不需要12.2%)。另外有8.9%的受訪者無明確意見(含不知道/無意見/很難說),筆者相信一年來民調應該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另一方面和平協議公投說,也讓一向主張公投民進黨的批判火力大減,只能寄望北京公開反對打馬總統巴掌。雖然北京對於公投說並不樂見,但北京也深知在八字都沒有一撇之際,在台灣選戰最後關頭,北京又豈會公開反對來幫民進黨助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