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電影《辛亥革命》重現中國創建共和 趙文瑄五扮孫中山 成龍領銜任總導演

《辛亥革命》電影開鏡記者會。

獨家報導文:朱小飛

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緬懷孫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輩致力於振興中華的光輝業績,第一部全景式地表現「辛亥革命」波瀾壯闊歷程的大型史詩電影《辛亥革命》,拍攝作業終於完成。

了解,電影《辛亥革命》透過「血染黃花崗」、「武昌城首義」、「陽夏保衛戰」、「創建共和制」等一幕幕歷史場景,再現100年前辛亥年間那場改變中國命運的偉大革命,熱情謳歌了以孫中山、黃興為代表的革命黨人為推翻君主、創建共和,「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眾星雲集擔綱演出 十大人物造型曝光

由王興東、陳寶光擔任編劇、知名港星成龍擔任總導演、以及執導過多部重大歷史題材影視劇的張黎擔任導演的電影《辛亥革命》,已經拍攝完成,片方公布了影片中十大主要人物的造型,分別是趙文瑄第五次飾演的孫中山,成龍飾演的黃興,姜武飾演的黎元洪,孫淳飾演的袁世凱,李冰冰飾演的徐宗漢(黃興之妻),陳沖飾演的隆裕太后,寧靜飾演的革命女俠秋瑾,余少群飾演的青年汪精衛,房祖名飾演的張振武,胡歌飾演的林覺民。

趙文瑄飾孫中山(右);成龍飾黃興(左)
餘少群飾汪清衛(右);孫淳飾袁世凱(左)

《辛亥革命》9月26日上映,與《辛亥革命》「十大人物」劇照同時曝光的還有影片的上映檔期——大陸國慶黃金檔。這一檔期裡,屆時將同台競爭的大片,包括李連杰主演的《白蛇傳說》、張柏芝主演的《楊門女將》和甄子丹主演的《武俠》等。談到票房,發行方認為強大的明星陣容和恢宏壯烈的戰爭場面,將告訴中國人「辛亥革命」是怎樣改變了中國人的命運。

不過《辛亥革命》的發行方表示,敢於公布檔期,正說明了對該片的市場信心,「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全球華人的各種紀念活動必然會引發一股熱潮,該片也將在北京、上海、武漢、廣州、南京五大城市舉辦一系列大型的首映活動,屆時還將邀請兩岸四地藝人及來自全球的華人代表參與在南京「中山陵」舉辦的紀念活動,對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深情緬懷。」

趙文瑄五扮孫中山 賣力增肥符合形象

孫中山是貫穿全片的主角,而趙文瑄已經演過四次孫中山,對於他來說,飾演孫中山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了。

不過,為了演好孫中山,趙文瑄還是非常賣力。為了讓趙文瑄在形象上更加接近孫中山,導演要求他必須增肥10公斤。因為趙文瑄的臉不夠豐滿,在拍攝的時候,他還要戴上牙托。

而同樣需要增肥的,還有飾演袁世凱的孫淳。因為袁世凱的身材較胖,這對標準身材的孫淳是一個難題。所以,孫淳和趙文瑄一樣,首要任務就是增肥。不過對於造型,孫淳非常自信,「當我看過化妝師給我做好的造型,我自己都嚇一跳。」

章子怡無緣飾秋瑾 寧靜演出形神兼備

參演《辛亥革命》的明星眾多,之前就曝光了趙文瑄、成龍、孫淳、姜武、李冰冰等演員名單。可「秋瑾」一角的演員是誰,一直沒有得到證實。早先盛傳將由章子怡客串演出的「鑑湖女俠」秋瑾一角,製片人王浙濱表示,因為《一代宗師》久久未能拍完,導致章子怡的檔期無法敲定,最終只能換成寧靜。

胡歌飾林覺民(右);寧靜飾秋瑾(左)

而寧靜扮演的秋瑾,堪稱形神兼備,近似油畫的影像處理也暗藏百年前那個混亂年代獨有的風雲激盪與鼓角爭鳴。

成龍演黃興蓄鬍鬚 配對李冰冰譜戀曲

成龍在片中出演黃興,戲分僅次於孫中山。

其實,成龍的外形和黃興並不像,黃興身形較胖,臉部比較豐滿,而且片中黃興不到40歲,而成龍今年已經57歲了,略顯老態。不過,為了讓自己的外形更加接近黃興,成龍把頭髮剪得很短,還蓄起了鬍鬚。

另外,《辛亥革命》中身兼出品人、總導演和主演三個身分的成龍,再次拉來兒子房祖名一同上陣,這也是父子倆繼《千機變2》後的第二次合作。不過,此番父子二人在片中並無對手戲。

李冰冰飾演的徐宗漢,是黃興的妻子,也是片中所有女性角色中戲分最重的,她將和成龍上演一段動人的「革命浪漫戀曲」。


 

「辛亥革命」一詞的誕生

辛亥革命博物館。

「辛亥革命」如今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個詞,一般理解為「1911年爆發的中國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圍繞「辛亥革命」,中國現當代還出現了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辛亥革命」紀念,從民國始迄於今,未嘗稍斬。

「辛亥革命」一詞從誕生之日起,其含義就不斷演變。而辛亥革命紀念之中該詞的運用最為密集,各方對其表達尤為充分,遂為研究者提供了絕佳的視角來探討其詞義的流變及其背後的深層原因。

較早見諸記載的「辛亥革命」一詞,出自署名為渤海壽臣者的《辛亥革命始末記》。此書出版於1912年6月,收錄了1911年10月11日至1912年2月12日間的各報章事關革命的報導。同年,以「辛亥革命」為書名的,還有署名「草莽餘生」編輯出版的《辛亥革命大事錄》,張紹曾為該書作序,指出草莽餘生為廖少遊。廖少遊又名廖宇春,在「辛亥革命」期間奔走南北議和,閱歷廣泛,「特就昔日所歷之境,所與之役,與夫見聞……抄集成冊。始八月十八壬子迄十二月二十六日庚子,凡百有八日」。其起止時間換算成公歷為1911年10月9日至1912年2月13日,所述辛亥革命時限與《辛亥革命始末記》基本相合。上述兩書所載事實,都發生於農曆辛亥年,稱之為「辛亥革命」,十分相宜。

但在民國初年,「辛亥革命」一詞使用並不廣泛,稱呼辛亥年「武昌起義」至清帝退位這段史事的詞彙,名目繁多。民初的報章,如《申報》、《大公報》以及政府公報中,「武昌首義」、「共和成立」、「民國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詞連篇累牘,而「辛亥革命」極為罕見。即便是孫中山先生,在民初言及「辛亥革命」時所用名詞也沒有一定之規。就任臨時大總統期間,以孫中山名義發布的公文中,有「武漢首義」、「民國締造」、「民國光復」、「革命」等說法。1917年孫中山在汕頭各界歡迎會上,追述革命歷程,稱「一次革命,起于武昌,為推翻滿清之專制。二次革命,則在南京,為袁世凱暗殺宋教仁而起。」不見直書「辛亥革命」,而「二次革命」之說至今仍然沿用。

在20年代前後,「辛亥革命」的使用開始升溫且影響日廣。1919年8月,毛澤東在《湘江評論》中連載《民眾的大聯合》政論長文,使用了「辛亥革命」一詞,並就其內涵有過精煉的闡述。1921年10月梁啟超以《辛亥革命之意義與十年雙十節之樂觀》為題,發表演講,詮釋了辛亥革命內涵。第一次國共合作初始,陳獨秀撰寫《辛亥革命與國民黨》,專門探討革命失敗的原因,「辛亥革命」漸成專有名詞。

隨著北伐的節節勝利,在有關紀念中,「辛亥革命」字樣出現得特別頻繁。1927年雙十前夕,中國國民黨中央制定了宣傳大綱,第一條就是「繼續辛亥革命的精神,矯正辛亥革命的缺陷」。1930年7月10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第100次常務會議通過了《革命紀念日簡明表》和《革命紀念日史略及宣傳要點》,以制度的形式明確規定了對「辛亥革命」的紀念,此後「辛亥革命」人所共知,遂成流行詞彙,以迄於今。(摘錄自《北京日報》)

作者:何廣(單位: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