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大顯神威 鄭銘坤行銷全球

獨家報導文:張淯 | 圖:彭級鋒、孟信心 攝影

偌大的正殿裡,儘管人潮摩肩接踵,所有祝禱聲卻都刻意壓低,此起彼落自成一種旋律,再伴隨著滿室的檀木香和裊裊香火,似乎來到這裡,所有的不安就能得到撫慰與救贖。

年前,一起綁票案震驚全台,除了兇嫌僅因細故就開槍打死三人,手段兇殘,也因為被綁票的,是供奉全台知名大甲媽的鎮瀾宮副董座鄭銘坤。兇嫌已是亡命之徒,加上擁槍自重,都讓警方偵辦更添難度,也讓家屬更加心焦。

信仰顯威,綁票獲釋

鄭銘坤說,九年前他被犯下台中耕讀園槍擊案的歹徒綁票時,他老婆每天都來鎮瀾宮的正殿報到,「我太太就一直求媽祖,一直求,發願只要我平安回來,她就吃素。從小到大沒吃過素的她,到現在已經吃了九年的素。」

歹徒之所以鎖定鄭銘坤,固然是相中鎮瀾宮龐大的財務實力,鄭銘坤解釋,歹徒不知道的是,要動鎮瀾宮的錢,總共要經過七個人蓋章。「更何況,這是來自各地信徒的香油錢,也不可能拿來用在我身上。」

對鄭銘坤來說,台灣綁票案超過七成被撕票的比例,讓他每天都度日如年,「不知道會讓你死,還是讓你活,不知道還能不能看到家人,那時候就是想到很多……」當時鄭銘坤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不斷向他年輕時就虔誠供奉的媽祖,誠心祈求,再祈求。

十一天後,鄭銘坤成功獲釋。鄭銘坤認為,他這條命,一半是兄弟顏清標救回來的,另一半是大甲媽保佑。

「我那時候就想,一定要為大甲媽做更多事!要讓大甲媽能被更多人看見,能走到全世界!」

台灣媽祖信仰的一大代表,台中大甲鎮瀾宮。

 

第一把金鑰:親民化

九年前,也是鎮瀾宮重要的轉捩點。

在那之前,已是全台最大宗教盛事的「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活動」,人數最多也只在二、三十萬,近幾年,這項盛事每年都吸引數百萬人參與。

從一個地方性的宗教活動,成為捲動全台的全民活動,並讓鎮瀾宮一躍成為全台影響力最大的信仰中心,原因之一在於,鄭銘坤把原來神祕的宗教儀式,變得更親民、更開放。

鄭銘坤說,以前的遶境都比較神祕,只要進到宮廟裡,神轎就不能再被觸摸。「現在進到宮廟後,神轎就在漂亮的祭台上,讓每個信徒可以親近,可以觸摸,感覺不再那麼神祕和遙遠。」

此外,考量便民性,過去遶境講求「全程參與」,現在卻鼓勵「隨喜」,好讓更多人可以參與。

「我們也結合旅行社跟遊覽車,辦一日遊的遶境體驗,主要是人這麼多,到每個地方的食宿交通和安全都要顧慮到,透過旅行社就能幫香客們安排。」鄭銘坤說。

第二把金鑰:年輕化

鄭銘坤坦承,之所以提倡「一日遊」,是因為發現參加遶境活動的人,年齡層都偏高,體力也不如以前。

「引進新血,就成為我們重要的任務。」

鄭銘坤指出,媽祖所代表的不只有台灣人的信仰,也包含台灣人的文化,為了讓更多年輕一代瞭解傳統宗教,並配合鄉土教學推廣,近幾年鎮瀾宮透過暑期育樂營、一日體驗遊、文化薪傳營等方式,就為了讓媽祖信仰更年輕化。

所以,每年年初從元宵節、大甲媽拉松、街舞比賽、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到遶境進香活動,都可看見有越來越多的「青年兵」參與,許多更結合技職學校的成果發表會,讓大甲的青年可以透過鎮瀾宮這個舞台,被更多人看見。

鄭銘坤認為,這個階段的年輕人本來就有無窮的精力要發洩,與其讓他們誤入歧途,不如打造一個對的舞台讓他們發揮,而鎮瀾宮的善款取之於社會,本來就該用之於社會,用在社福和青少年教育,正好是媽祖慈善精神的最好體現。

「今年,我們的網站一開,就有超過一萬七千個大學生要來報名遶境進香一日體驗。」鄭銘坤驕傲的說。

香火鼎盛。

第三把金鑰:國際化

這幾年,大甲媽不僅被更多台灣人看見,更已走向全世界。

從1999年台中縣政府結合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四個大縣、二十一個鄉鎮市區,將遶境活動擴大為「大甲媽祖文化節」,2003年再更名為「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

鄭銘坤說,台灣的媽祖文化在經過多年演變後,融合了台灣特有的文化和生活。「每年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都有很多國內外學者參與,我們也會配合舉辦像是媽祖文物展,或是介紹媽祖信仰特有的武藝文化和傳統藝術文化。」

身為「媽祖最虔誠的信徒」,鄭銘坤不僅是媽祖精神的代言人,也經常站出來捍衛這個屬於「台灣人特有的宗教文化」。

鄭銘坤說,他有時候就是看不慣有些人總覺得「外來的和尚會唸經」,「所以難免會比較激動一點,只是希望,台灣人能多支持屬於台灣人的宗教」。

全球化,往往始於在地化,根植於台灣的大甲媽信仰,也在鎮瀾宮和台中縣政府、中央地方觀光局處的推動下,讓遶境活動在2010年順利申列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並被Discovery譽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成功讓媽祖信仰被世界看見。

兒童家園,社福標竿

不過,這九年間最讓鄭銘坤感到驕傲的,卻是鎮瀾宮在慈善公益上的帶動與影響力。
「過去,每年都有冬令救濟和獎助學金等辦法,但對於弱勢的照顧,尤其是弱勢家庭兒童的教育問題,我們一直都在找更完善的作法。」

其中,鎮瀾兒童家園從2001年開始動念興建,除了因為募款計畫推動不易,接著又遇到全球原物料短缺,一日三價,讓計畫一度停擺。

「願力是很強大的。」鄭銘坤說,當他被綁獲釋後,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一定要讓這個計畫成功落實。「大家一聽到大甲媽要蓋育幼院,像是鐵材、木料等廠商,都自動降價,後來只花了不到一半的經費。」

同年,延宕四年的「鎮瀾兒童家園」正式動工,以二到十二歲,無親可依或家境貧困的兒童為收容對象,除了有完善的生活設施,更設置佛堂、圖書室、電腦教室,讓這些弱勢的兒童可以在身心都得到妥善照顧。

加上師生比一比六等堅持,和訓練口才、台風用的兒童表演舞台等設施,也讓鎮瀾兒童家園成為國內外慈善社福團體爭相參訪的對象。

身為鎮瀾兒童家園院長的鄭銘坤表示,這個地方不但要讓失依兒童過正常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教育的部分。

雖然院童到了讀高中的年齡就必須離院,但只要奮發向學,院方仍將以獎學金幫助完成學業。對於不繼續升學者,院方也會竭其所能輔導就業,就是為了讓這些院童不因家庭變故而自暴自棄、誤入歧途。

品德教育,最大資產

領著記者走進「鎮瀾兒童家園」,鄭銘坤對園區內各個空間與細節,總能如數家珍。
「像這個幼稚園小班的房間,因為孩子還小,我們就讓他睡通舖,衣服也有媽咪幫他們摺,但上了大班以後,就要自己摺衣服啦,上了小學之後也要幫忙備餐、曬衣服,分擔一點家務。」

鎮瀾兒童家園。

鄭銘坤解釋,這是因為弱勢的孩子,以後到社會上要更自立,所以不能因為可憐他,就不去要求他。「生活教育是第一步。」鄭銘坤說。

看似嚴師,但在看到貼滿貼紙的布告欄時,鄭銘坤不自覺笑開,並解釋,「現在的孩子畢竟不比以前,還是要用鼓勵代替懲罰。」

鄭銘坤說,尤其這些孩子都是有過創傷的,平均每個人都要花一個月到一個半月才能慢慢適應,並融入這個家庭。「所以,我們也特別把洗手間做在房間外面,就是要讓孩子盡量走出來,不要一直悶在房間裡。」指著窗戶上的鐵窗,鄭銘坤解釋,這也是為了怕孩子心情不好,所以一定得加裝上去。

當記者好奇,大隊人馬在兒童家園巡禮好半天,卻沒有看見一位院童時,鄭銘坤笑著說道,這是因為現在小孩都還沒放學,「等一下媽咪就會去接小孩回來。」隨即解釋,平常參訪時也會針對時段和地點設有嚴格規定,「因為不能讓孩子們覺得隨時會被打擾。」

隨著鏡頭繼續拉到電腦教室、音樂教室等空間,鄭銘坤說明,這些電腦和舊鋼琴等,都是各界的愛心,除了物資上的捐助,鎮瀾兒童家園還有一百多個志工會輪流來幫這些院童做課業輔導。

「當然,只能在一樓的公共空間,不能到孩子的房間裡,畢竟有些志工是男老師,每個細節都要考量到。」鄭銘坤解釋,除了志工的課輔外,如果有些孩子需要補習,院方也會送到外面的補習班去,畢竟,這裡可以給他們的,除了一個安定的家,另一個最大的資產就是教育。

採訪接近尾聲時,也正值幼稚園放學時刻,就看到幾個孩子蹦蹦跳跳走進一樓客廳,衝著鄭銘坤就「爺爺」長、「爺爺」短的叫。

鄭銘坤說,當他九年前被綁架十天,回到家後,聽到自己的孫子叫爺爺,才有種重新活過來的感覺。

「現在,我有很多個孫子了。」看著圍繞在他腳邊的幾個小蘿蔔頭,鄭銘坤的一雙眼,笑意更深了。

被孩子們圍繞的鄭銘坤,笑得開懷。

 

鄭銘坤 小檔案

現任大甲鎮瀾宮副董事長、台灣媽祖聯誼會會長,任內將大甲鎮瀾宮推向國際化,並設立「大甲鎮瀾宮e世代青年會」,讓媽祖文化年輕化。2005年興建鎮瀾兒童家園,收留無親可依或家境貧困的兒童,為國內社福慈善機構標竿。

現任:
大甲鎮瀾宮副董事長
台灣媽祖聯誼會會長
鎮瀾兒童家園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