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文人壺的崛起

製作人:張淯 社長|文、圖:吳德亮|責任編輯:林玟玟|核稿編輯:陳曉玫

明代文人寄情山水以避禍,追求茶葉本色、真味與自然之性,強調茶席環境,以及幽雅氛圍的營造,將品茶、賞器、吟詩賞畫與聞香等,同時融入生活藝術,開啟明代「文士茶」的風起雲湧。

而始於18世紀清朝中葉的「文人壺」,則是宜興紫砂陶藝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由於文人的參與,將繪畫、書法、鐫銘、設計等各種藝術注入紫砂壺,讓壺器開始有了新的生命,茶壺製作也從單純的工藝提升至藝術創作的層次。

年台灣日漸興起的新文人壺,正是傳承明代文士茶「詩書茶畫」的真性情,與清代文人壺強調人文風貌的創作,而在21世紀的今天,在茶器美學、收藏價值、實用功能與茶質表現之間,求取現代文士茶與新文人壺的最大公約數。

詩人聚集為茶壺注入詩情,左下起羅智成、廖咸浩、管管、白靈、劉克襄、季野、吳德亮、須文蔚、陳義芝。

曼生十八式開啟文人壺創作風潮

文人壺的濫觴首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西泠八大家之一的陳曼生(1768~1822),特別的是他本身並不製壺,僅設計壺型、撰寫壺銘,注入詩、書、印於一體,所設計的「曼生十八式」,至今仍無人能超越,開創壺藝前所未有的風采與藝術成就。

清朝中葉文人壺開創者陳曼生大師的綠蔭壺。

曼生十八式中的三十幾種壺型,多以線條之美呈現,創作靈感都來自生活周邊,如柱礎、井欄、瓦當等源於建築構件;台笠、傳爐、石銚則源自生活用品,還有源於蔬果的葫蘆、半瓜、果圓等,都大膽呈現抽象之美,再透過楊彭年、楊鳳年兄妹的巧手製作,留給世人無限的想像。

文人壺繼之而起的是集書法大成的瞿子冶(1778~1849),之後更有道光、咸豐年間的梅調鼎(1839~1906)融會貫通,三位先賢將翰墨趣味與沉醉自然的文人趣味融入壺藝,將紫砂壺推向前所未有的最高峰。

學院出身的雨墨(柯志正)的新文人壺。

紫砂一度崩盤的宜興新文人壺反思

文人壺最大的意義,是脫離了匠人的純技術性製作,而加入文人創造性、創意性的創作型態。至於近年「新文人壺」的出現,一般認為應在1990年代末期、宜興紫砂壺一度從熱銷商品跌入谷底,所導致的反思。代表人物包括當代資深名家徐秀棠、鲍志強,或新一代的吳鳴、呂俊傑、吳光榮;被評為「大巧若工」的范澤鋒,以及近年提倡新文人壺不遺餘力的張利烽等。

台灣岩礦壺開創者鄧丁壽的「一榻風月」人文茶碗。

范澤鋒近年創作的聽香、般若、造像等系列充滿佛家的梵音禪語,卻能不受限於傳統而斷化古創新,為紫砂壺藝注入新活水。看他的器型力度以及動感美學的展現,渾厚的功力融入工藝與恰如其分的藝術表現手法,明顯可感覺由傳統技法脫穎而出的現代張力。

而擅長雕刻書畫的張利峰,喜歡在茶壺上表達詩情畫意的禪境,刻鐫或飛舞或沉著,拙趣或隱或顯,玄機妙趣盡在不言中,文人氣質尤其彰顯。

吳德亮注入詩書印的燒水壺。

台灣新文人壺與清代文人壺最大不同處,在於傳統文人壺名家泰半為或隱或仕的知識分子,深諳文學藝術,或以詩書茶畫抒發情懷,表現封建士大夫的閒情逸致。而台灣現代茶器作者,儘管洋溢更多的活力、生機與熱情,卻無法像古代文人一樣精通琴棋書畫,更無法將書法、繪畫、篆刻、雕塑等各種媒材徹底浸透,卻能以充分的人文思維出發,用各自不同的媒材傳達、彰顯個人的文士趣味。

吳德亮與陶藝名家曾冠錄聯合創作的新文人壺。

多元風貌的台灣新文人壺

2006年在台北小巨蛋舉行的「台北茶文化博覽會」,由我策劃主持的「詩情壺藝」活動,包括我自己以及羅智成、廖咸浩、管管、白靈、劉克襄、季野、須文蔚、陳義芝等九位詩人,在和成窯提供、陶藝名家曾冠錄拉胚的陶壺上以釉料寫詩,燒製完成後並於台北紫藤盧展出,受到藝文界與茶藝界的普遍關注,算是我倡導並投入新文人壺創作的開端。

吳德亮與陶藝名家葉樺洋合作的新文人壺。

此後我就不斷以詩書茶畫主題,與曾冠錄、李永生或葉樺洋等陶藝名家合作製壺,或授權廠家製作,並連續四年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策辦《台灣新文人茶器名家大展》,主題從多元面向、金銀璀璨至陶色春舞等,成績斐然。其中有學院出身的陶藝名家李永生,不僅從煉土、拉坯、燒窯都獨力完成,且往往會在坯體完成後以釉下彩或釉中彩繪製青花或粉彩,饒富人文趣味。或雨墨(柯志正)委由師傅製作後揮灑青花水墨行草於上,還有兩岸金銀茶器第一人的無垢大師陳念舟、岩礦壺開創者鄧丁壽、不斷燒出新陶色的吳晟誌、隱居深山的江玗等,也都具有相應的文化精神與審美情趣,表現方式且更繽紛精彩。

學院出身的李永生的新文人壺飽滿的書卷氣。

茶香在舌尖漫舞禪境

陳曼生大師以詩書畫印「創作」壺而不「製」壺,正如現代文人設計壺形後委由資深師傅製作,或直接與陶藝家合作,躍然壺上的詩書茶畫均可以稱得上文人壺的境界,氣韻生動地將語言魔幻的現代詩意象、或飄逸或蒼勁的書法,以及金石的質樸等,巧妙融入現代創作壺上,使得作品自然散發文人旨趣與內蘊精神,讓人在品茗時悠悠而忘情,正是我十多年來倡導「新文人壺」創作,自己也身體力行的努力方向吧!
因此近年來,我不斷受邀赴兩岸各地演講台灣人文壺,包括各大學或文創機構、藝術中心等,甚至還在以紫砂獨領風騷數百年的宜興市,受邀於「陽羨茶博物館」做專題演講。在在都說明了,台灣人文茶器近年在兩岸掀起的風潮。

宜興紫砂名家張利烽(上),范澤鋒(下)的新文人壺。

2019年適逢921大地震20週年,當時讓陶藝家從大地反撲的省思、思考重塑新生命而衍生的「台灣岩礦壺」同樣屆滿20週年,我除了受〈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之邀,趕在年底前於台北市定古蹟「新芳春茶行」策辦《九二一大地震20周年–台灣岩礦壺名家大展》外,也接受台灣最大茶器企業「陶作坊」之邀設計壺型,採台灣岩礦製作「台灣新文人壺岩礦燒」,運用台灣岩礦的深邃厚韻,將茶氣與韻味作最高境界的結合演出,並題詩「茶香在舌尖漫舞禪境,銘刻後描金共襄盛舉。希望藉由形神、古意與詩境三者兼具的意象,表現出文人雅趣、生活溫度與印記,讓文化的厚度得以層層累積。

經過陶作坊多次高溫燒造試煉,不儘可以堅緻如金,貼切泡出各種不同茶湯,醞釀出不同風味的質感,且無論出水或斷水均暢快俐落,可說藝術美感與實用功能都顧及了。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