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世界遺產.人類智慧寶藏 尼泊爾大佛塔將矗立台灣

當今全世界最大的圓形佛塔建在一層層階梯上,仰之彌高。

獨家報導文:李碧華|攝影提供:陳鴻瑋

對於佛教徒來說,一生至少朝聖祈福一次的地方,就是尼泊爾博拿大佛塔(Boudhanath Stupa)。義大利大導演貝托魯奇拍的好萊塢電影「小活佛」(Little Buddha),以尼泊爾博拿大佛塔為主要場景而名揚全球,朝聖者雙手合十,沿著佛塔順時鐘慢慢繞行,祈求世界和平、闔家安康,每年為尼泊爾賺進豐實的觀光財。

界文化遺產的意義在於遺址對人類集體利益,得到全人類的力量協助來保存原跡。196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尼泊爾藍毗尼為佛典記載的佛陀誕生地,是地球上思想史的證據。「不只是榮譽或旅遊金字招牌,更是對遺產保護的鄭重承諾。」台灣大佛塔建造委員會李福添上師說,由全人類協助來保存原跡,大佛塔智慧巨眼,參透世情,台灣也要蓋起這樣的世界遺產,提高國際能見度,心靈的依歸將帶來社會的祥和。

繞博拿大佛塔達圓滿禪行

博拿大佛塔地處尼泊爾加德滿都東北方8公里,意思是智慧之王(Lord of Wisdom),供奉智慧之神(God of Wisdom)。塔高43米、周長314米,由阿育王於5世紀創建,11世紀重建,是當今全世界最大的圓形佛塔,建在一層層的階梯上,仰之彌高,塔前有兩樽騎著大象的雕像,以藏傳佛教徒冥想圖案曼陀羅(Mandala)向上爬升擴展的方式建築而成,這兒的13層經輪,一為圓形,另一為四方體,與其他寺廟截然不同,朝聖的佛弟子都知道,繞塔113 圈才能達到圓滿禪行的目的。

前往尼泊爾朝聖的人都會到此瞻仰,巨大浩瀚又如夢似幻的博拿大佛塔,五彩幡旗輝映著十方來集、十方散去的徒眾,信念千年不移,信眾絡繹不絕。但見蔚藍天空下,金色主塔四方上繪有紅、白、藍三種顏色的巨型佛眼(Buddha eyes),神秘而美麗,正無所不在地注視著世人,眉心中是第三隻眼睛,象徵無上的智慧,參透世情,凝視著遠方,放出普及十方的關懷和愛心,觀望著十方來去眾生,而佛塔「千年不移」而立。佛眼中間那問號形狀的勾鼻,其實是尼泊爾的數目字「1」(ek)的意思,象徵和諧一體。白色覆缽的塔基代表地、火、氣及水元素,塔身的方形鍍金輪則是通往涅槃的十三種層次,傘蓋象徵無上至高境界涅槃。

博拿大佛塔有殊勝之滿願能力,供奉智慧之神。

佛陀誕生地—藍毗尼

藍毗尼位於尼泊爾蒂萊(Terai)小村落附近,是佛陀誕生地,佛教八大聖地之一。公元635年,玄奘取經時,也曾專程拜訪藍毗尼,在其所著的《大唐西域記》中將此地稱為「臘伐尼林」,紀錄他在此地親見了阿育王石柱、釋迦牟尼佛生母摩耶夫人沐浴過的水池的景象。
而後,藍毗尼在歷史上曾經消失數百年,直到1899年,印度考古學家P. C. Mukherji考古挖掘,發現孔雀王朝、貴霜王朝、笈多王朝的遺物,以及摩耶夫人廟,無憂樹已不復存,卻生長著一棵菩提樹,相傳公元前623年,世尊釋迦牟尼佛的母親摩耶夫人夫在此生下佛陀太子悉達多。

五彩幡旗輝映著白色的塔座,以紅白藍三色漆成永恆佛眼,神秘而美麗。

 

 

 

 

 

 

 

大佛塔蓋塔傳說

一千五百年前,尼泊爾王國摩古達地區的一名養雞致富的婦人森弗那(蓮花生大士來世應化的母親)發宏願要蓋一座大佛塔。
蓮花生大士位尊第二佛陀,從印度帶入西藏的密典經過傳譯拓展成寧瑪派,尊稱蓮花生大士具有彌陀之身、觀世音之口、釋迦牟尼之心,蓮花生大士之降生合諸佛身、口、意三密金剛應化為入世弘法傳道的人。

博拿大佛塔有殊勝滿願能力…

白色的塔基外緣鑲嵌著108個佛龕,各刻著一尊阿彌陀佛(Buddhan Amitabha)小浮雕。朝聖者順時針方向各以手繞三匝,邊繞邊專心禮佛持咒,若繞時有心願浮現,即是許願的最好時刻。西藏人認為博拿大佛塔有殊勝之滿願能力,沿著佛塔施以五體投地大禮朝聖、念著經文轉動經輪,氣氛平和寧靜,得以修得正果。

大佛塔周邊多為西藏居民,又有「小西藏」的暱稱。蒼穹下,大佛塔引導眾生心靈依歸,是信仰的象徵與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