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隱形殺手 糖尿病

獨家報導文:社長 張淯 | 圖:本刊資料庫 | 獨家報導1150期(4+5+6月份)

自去年底,同受糖尿病之苦的資深藝人趙舜、吳孟達相繼驚傳病危,兩度心臟衰竭的吳孟達不得不息影,趙舜則在多重併發症下,最後因心肌梗塞不幸過世。
為提醒人們重視這項21世紀罹患率增加最快的慢性病,「抗糖」30年的前總統李登輝,更在去年挑戰金氏世界紀錄,和320位糖尿病患者以一同施打胰島素的行動,呼籲應積極面對這個持續失控中的疾病。

然糖尿病在20幾年來,始終「穩居」十大死因第五位,去年更上升為第四,每小時平均有1人死於糖尿病。
但因為比起癌症、中風,糖尿病一開始來得無聲無息,發現時立即致死率又不高,往往延誤治療時機,導致罹病後期深受多重併發症之苦。
趙舜曾分享,因為仗著自己是海軍陸戰隊出身,即使30幾歲發現罹患糖尿病,也沒有改掉大魚大肉、日夜顛倒的生活習慣。導致趙舜在最後十餘年,不僅經歷3次大中風,小中風不下20次,更深受高血壓、痛風、洗腎及睡眠呼吸中止症所苦,嚴重時一晚會斷氣上千次。
吳孟達則說,15年前曾因糖尿病差點要截肢,但病好後不以為意,還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直到去年兩度因心臟衰竭住進加護病房,才下定決心戒煙戒酒。

多重併發症 比死還痛苦

「如果你繼續忽視糖尿病,10年後的命運,就和我一樣。」本身是醫生,曾出書分享20年抗糖心路歷程的常野國保大岡診療中心所長內場廉坦承,即使30幾歲就發現自己罹患糖尿病,但因為初期沒有任何症狀,所以照樣熬夜加班、飲食不忌。
最先爆發在他身上的併發症是腎病變,隨後是鼻竇炎、牙根囊腫、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神經麻痺、呼吸中止症等併發症,前後經歷十幾次手術,就算他終於悔悟,積極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改變不了10年來輕忽的代價,走上洗腎一途。
依據統計,洗腎病人中,有40%肇因於糖尿病。
此外,糖尿病患導致壞疽或截肢者,比一般人多上20倍,平均有20%的糖尿病患曾因糖尿病性足壞疽住院,其中有3%最後被截肢。
更讓人遺憾的是,被截肢者有15%,是截肢前才被診斷為糖尿病,截肢手術後在30天內死亡的機率高達10%,平均生存期間則為22個月。
難怪內場廉在書中血淚告白,糖尿病如果控制得不好,「比死還痛苦!」

*以上資料來自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及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以上資料來自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及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三多一少 控糖7步驟

事實上,糖尿病並非完全無跡可循。
中醫名為「消渴症」的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狀就是「三多一少」,亦即吃多、喝多、尿多,體重卻減少。吃多是因為缺乏胰島素作用,糖分無法進入細胞運用,喝多是身體為了稀釋濃度過高的血糖,也因為尿多、身體無法利用糖分,導致體重急速減輕。
但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提醒,出現三多一少症狀時,血糖值通常已經很高了。何況,有些人根本沒有這些症狀,卻是從視網膜病變這些併發症才發現。115011401其實,當血糖值升高時,身體就會開始發出警訊,包含,因糖分無法吸收,容易感到疲倦,因抵抗力降低、血液循環變差,導致手腳痠麻、刺痛,四肢無力等,此外,當出現視力模糊、泌尿道重複感染、傷口不易癒合等情形時,都需提高警覺。
目前,全台糖尿病患約有180萬人,其中每2名糖尿病患中,就有1人不知道自己罹病。而在眾多併發症中,有46.6%患者會病發慢性腎臟病,視網膜病變的盛行率則高達26.5%。
因此,國民健康署去年結合糖尿病各相關學協會,聯手呼籲全民應透過「控糖A到G,你7了沒!」以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控制病情。

全球危機 亞太為重災區

自古以來,糖尿病因為和高脂、過度營養的飲食有關,常被視為「富貴病」。
但以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的數據,全球目前3.82億患病人口中,有80%處於中低收入國家,其中,患病率前十名國家,集中在北非、中東與西太平洋區,而東南亞與非洲因未診斷的黑數高達49%與62%,更被預估在未來25年內,罹患增長率將高達71%與109%,種種數據都顯示,糖尿病的蔓延,已是全球性危機。
為此,IDF也呼籲:所有國家,無論貧窮或富有,都正在經受糖尿病流行的影響!
尤其是,因為高人口密度,罹病人口分別為9840萬與6510萬,高居第一、二名的中國大陸與印度,因為患病增長率快,加上醫療支出比例相對低,也讓亞太地區被視為糖尿病未來的重災區。
依據IDF推估,2035年時,光是中國與印度的罹病人數,就將分別有1.42億與1.09億人。

米飯、節約基因是元兇?

115011402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亞洲人罹患率的增高,許多人歸咎於米食文化的影響。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教授孫崎,就曾在《英國醫學期刊》(BMJ),發表一份針對中國大陸、日本、美國和澳洲,受測人數高達35萬2千人,追蹤期間由4到22年不等,最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者有1萬3千人。
此研究得出前兩個地區在每天攝取3到4份白米飯下,食用量最多的人比最少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比例,較白飯吃得最少的多出55%,美國與澳洲兩地受測者因平均每週只食用1到2份白米飯,罹病風險差距縮短至12%。
但孫崎也強調,此研究因為沒有細究這些受測者,除了白米飯以外的飲食內容,所以並無法百分之百肯定糖尿病與白米飯有絕對的關係。
醫界也提醒,亞洲人因習慣以米、麵等澱粉為主食,如果短時間內要戒掉,因缺乏主食給予的飽足感,反而容易造成其他食物的額外攝取,反而不利於飲食控制。
而另一個嫌疑犯,則是亞洲人與生俱來的「節約基因」。
此種論點認為,幾千年來,以畜牧為生的歐洲人,因為高脂肪、高蛋白質的飲食,讓歐洲人的胰島素分泌能力,高於以農耕、植物性食物為主的亞洲人,也讓亞洲人體內,讓機體代謝機制處於節約狀態的節約基因較西方人高,以便適應糧食歉收的飢荒時期。
無論是米食致病論,或是節約基因導致,因為缺乏大規模的、權威性的研究,也讓這些說法始終沒有定論。
但可以肯定的是,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和醫療支出的比例,將是未來是否能控制糖尿病致死率,不讓財政負擔繼續擴大的關鍵。

外食+宵夜=慢性自殺

雖然比起老祖宗,許多人已經遠離飢荒,但身為現代人,我們對飲食的選擇,還是遠比你想像的侷限。
證據一,是即使去年食安爭議頻傳,台灣人外食的比例仍持續增加。
依據主計總數統計,2014年家庭花在外食的支出,就漲了3.61%,如果綜合去年平均支出漲幅1.2%,與前年外食支出漲幅1.55%兩項數據來看,或許可以得出,食安的衝擊,只讓消費者願意多花一點錢在食物上,卻沒辦法改變對外食的依賴。
如果能透過衛星空拍,統計地表最大瞬間移動潮,沒有意外的,將會集中在每個城市正午時分,傾巢而出覓食的上班族。
因為身為上班族,即使你可以起早趕晚,避開通勤的尖峰時間,多數還是得在中午一到一個半小時內,完成排隊、移動、進食,甚至打個小盹的行程。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午餐選項,恐怕只剩下:快速、便宜、飽食。
雖然俗話說:早餐要吃得像個國王,午餐要像王子,晚餐要吃得像個乞丐。」現代人卻恰好相反,白天吃得像個乞丐,沒被滿足的口腹之欲只好移轉到夜晚,再帶著一肚子食物上床睡覺,卻不知,這正是慢性自殺的第一步。
根據美國「國際肥胖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研究,醒來第一餐如果含有較多脂肪,會有助於新陳代謝,反之,如果晚上吃高脂肪食物,身體對葡萄糖的耐受性也會出現異常,新陳代謝症候群也會一一浮現。
具體的顯現,就是糖尿病用藥,已佔十大用藥排行榜第一名的事實,去年台灣人為了控制糖尿病,就吃掉4.5億顆藥。
在糖尿病盛行率9.78%的比例下,健保醫療支出卻佔據12.5%,其中有四分之三是用在支付糖尿病併發症(2013年數據)。115011501

食安+空污 從體內環保做起

悲哀的是,就算你對吃進去的食物再謹慎,透過最嚴苛的標準,篩掉地溝油、鎘米、瘦肉精牛、抗生素雞蛋、塑化劑,及一長串可能被污染的食物,你還是逃不了工業化帶來的嚴重空污。
國內外許多臨床醫學已證實,包含汞、鎘與砷等重金屬污染,會提高糖尿病罹患率,不管你是透過魚類的殘留、水源污染的農作物,或是空氣中的粉塵。
因此現代人面對糖尿病,幾乎只剩亡羊補牢一途。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就曾悲觀預估,以美國目前的第二型糖尿病的攀升速度,如果不改變現有的生活和飲食習慣,40年後每3個美國人中,就會有1人罹患糖尿病。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以美國過去20年,糖尿病患者激增為3倍,但也因為在政府的努力下,患者本身對藥物控制與自我護理的意識大幅提升,也讓糖尿病患者在急性心肌梗塞與高血糖死亡率減少了60%,中風和下肢截肢率的發病率降了50%,腎功能衰竭末期的發病率也減少30%。
顯見,醫療資源的投入,是防止糖尿病併發症惡化、造成更大醫療支出赤字的必要手段。而以此標準,全球用於糖尿病醫療保健的費用為5480億美元,佔全球總醫療支出10.8%,美國2013年共投入2390美元,可謂全球之冠,但其餘分散在各中低收入國家的8成糖尿病患,卻只付出不到1100億美元的醫療支出。
反觀臺灣,雖然用於糖尿病治療保健的比例達12.5%,但卻有3/4是用於併發症的治療,有關糖尿病前期症狀的宣導,以及罹病後血糖監測、用藥須知與胰島素施打必要性的衛教也不足,導致多數人不知自己罹患糖尿病,直到視網膜病變、白內障、腎病變、下肢壞疽等併發症,甚至被醫師告知可能失明、需要洗腎,才知道自己成了「糖友」。
因此,如果家族本身就有糖尿病史,檢視生活習慣又是高危險群,就應提高警覺,檢視自己是否有「三多一少」的症狀,並定期檢查,罹病後更應積極面對,尋求正確的醫療方式,才不致造成個人的遺憾,家庭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