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變名嘴 通告接不完

記者轉型當名嘴,媒體生涯新出路。

獨家報導文:陳忠賢 | 圖:取自網路

嘴是解除焦慮的良藥,還是因愛作秀造成社會亂源?國際知名的TALK SHOW不在台灣,比起西方世界歐普拉及賴瑞金的名利雙收,台灣名嘴小巫見大巫,但就談話性節目的需求來看,台灣名嘴量卻爆衝到最高點,堪稱世界第一。

自1999年有線電視興起,名嘴成為職場新軍,成為影視製作成本低迷的命運共同體。大陸知名作家韓寒來台深度旅遊,一方面讚嘆,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一方面也提到韓媽媽的感想,「媽媽說,台灣電視實在太好看,有那麼多形形色色的人爆料,說得天花爛醉,正是民主國家展現的民主作風。」

熬了多年 走上正殿

名嘴風一掃過來,最受惠的,是原來爬格子的記者。十年前,媒體受港資與電子雙面夾殺而大震盪,掀起拿筆的記者一波出走潮而轉戰四方,作夢都沒想到事業的第二春從轉執麥克風開始。最近電視台陸續開新節目,以前客串當來賓的名嘴還逐一被扶正,繼王丰在中天電視開闢「誰與爭鋒」成績不俗而轉戰年代電視,董智森在TVBS也有專屬頻道後,股市憲哥賴憲政也入主財經節目「現在才知道」,盧燕俐則到中視主持股票財經節目,這現象足已顯示,正牌主播及主持人已不符現今需求而缺貨,平面媒體人熬了多年當配角,終於輪到他們走上正殿。

論開風氣之先的,首推「新聞哇哇哇」的鄭弘儀,他原是中時晚報記者,離職後失業很長一段日子,時來運轉的,因綠色旗幟鮮明而受三立電視台重用主持「大話新聞」,一個人手握兩條線,進帳十分可觀。奇摩曾在三年前舉辦《全台灣最有影響力的政論名嘴?》票選,結果主持人部分由鄭弘儀以過半數的54%拿下第一,而來賓部分則是由吳國棟以28.3%奪冠。

破天荒 露臉機運

鄭弘儀從平面進軍電子的同時,蘋果日報端著重口味新聞菜單捲進台灣,造成平面媒體空前大虧損,大成報及民生報相繼應聲倒閉,鬧出資深記者一片出走潮,沉寂之時只能吃老本,也極欲找尋出路的無冕王,萬萬沒想到,有線電視興起,給予自己如此破天荒的劃時代露臉機運。

1999年,有線電視問世時,基於成本,一棚一機一主持人,再加幾位來賓,構成節目基本型態,談政治,論社會之餘,影劇八卦由紙本躍上了螢光幕,馬妞主持的節目找上呂文婉暢談藝人祕辛,她當時還在《獨家報導》任職,無畏人言而高談闊論,算是娛樂記者轉藝人的第一人,而後才由許聖梅跟進。

從不避諱是狗仔記者的許聖梅五年的密集曝光,卸掉妝,還得趕回自由時報報到,她本有明星夢,提筆之時,常主動推薦自己主持活動,等談話節目大量來襲,與她的興向接軌,終和呂文婉勢均力敵,目前與粘嫦鈺、陳玲玲並稱「四大金釵」。談興大開,無所忌諱,終究擦槍走火,三不五時要對藝人公開道歉,在法律邊緣徘徊。

供需關係 通告跑不完

在這一波記者變名嘴的風潮中,跑政治社會的記者更因供需關係而通告跑不完。時報周刊出身的政治記者黃光芹就曾說,「十年大運來了,」她口中的運就是通告運,雖然媒體人跑政論財經節目通告,一律3,000元台幣,酬勞有限,數年未漲,唯有綜藝節目才稍有議價空間,但比起領月薪的過往爬格子歲月,事前惡補,動動嘴皮就獲利數倍,很難不接受這誘惑。

中國大陸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日前比較兩岸政論節目後也感嘆,台灣民眾關注自己的生活,有些非常小的議題也爭論不休,相對的,大陸民眾對國際議題的熱情較高。他認為,大陸政論節目的國際取向,與中國大陸國際地位日漸提高、影響力越來越大有關。

雖然具有國際視野,但大陸名嘴不能暢所欲言也是事實。不同於台灣名嘴常以辛辣風格搏收視率,中國大陸中央電視台評論員必須注意遣詞用字、議題敏感性。

評論家 保持中立立場

「全球中央」雜誌也說明,日本綜藝性高的談話節目則以藝人為主,政論節目則非常專業,連主持人都很權威,評論家也儘量保持中立立場,並注意到平衡。不同於台灣這類節目「低成本」的印象,日本最有名的「徹夜現場暢談」節目開播25年,每次邀集十幾位專家參與,製作團隊陣容龐大、成本也高。台灣談話性節目講求爆料和戲劇效果,卻難免在專業上受到質疑。相較之下,日本、德國、中國大陸談話性節目的名嘴要嚴謹得多。

嘴不缺貨 濫竽充數

名嘴自己怎麼看自己呢?前聯合報記者王鴻薇認為,來賓不應為上通告而上,「名為評論,實為表演」的現象會重挫形象。前中時晚報記者唐湘龍則說,上節目時用淺顯易懂的說詞為觀眾帶來資訊,在吐槽與質疑的過程中取個平衡,名嘴已不是正面的字眼,名嘴不缺貨,目前成現濫竽充數現象。文化大學副教授鈕則勳表示,任何人都不可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名嘴照著分配的資料敘述,而資料又從網路下載,執行單位功力備受考驗之下,容易出錯。

也因此,他認為,不熟的不討論,不影響本位工作,不要變成政黨傳聲筒,更要警惕的是,不要帶有政治情緒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