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口裡,一問便知嗎?且看「省訓團站」的困擾

圖/獨家報導製圖
圖/獨家報導製圖

文:楊正寬 中臺灣教授協會交通觀光組召集人|攝影:楊正寬

情前的2018年今天(七月五日)上午,自臺中干城搭乘總達客運回中興新村,我坐定後,發車前要關上車門的霎那,忽然聽到車外ㄧ位年輕乘客,應該是新科公務人員,很有禮貌地問司機:「司機先生,請問有到國家文官學院嗎?」司機回説:「沒有喔!」我聽到了趕緊應聲説:「有!有!就是『省訓團站』。」司機就馬上回説:「啊~啊,安捏你就問講省訓團站就好啦,我那耶災阿啥咪碗糕⋯⋯學院。」於是這位應該是高普考試及格要來受訓的年輕公務人員就上車、刷卡、提著大大的行李箱找位子坐定之後,看似心安了還不忘回頭跟我謝謝。

但是他心安,我卻仍然難以心安,因為心想如果不是今天剛好碰到我這個老中興人,尤其是曾經在80年代花了三年青春歲月,在臺灣省訓練團當主任秘書跑龍套過,才得以老馬識途幫忙解危,否則像這種情形,沒人提醒,不知道還會耽誤多少學員報到呢?其實他們兩個都對,因為都一樣不知道這個曲折、滄桑的「臺灣省訓練團」故事,不同的只是司機個性比較率性,本土得可愛,而年輕乘客對這裡既陌生,又很老實地按調訓通知,要在「國家文官學院」下車,所以似乎要怪的應該是調訓機構的作業不夠周延,叮嚀不清才對。

那到底又是錯在那裡了呢?直覺得錯的應該是要怪BUS站牌沒有配合機關改制而更改。可是好像也不能全怪BUS啊!因為機關改制也不會通知他啊!再説政府機關精簡的魔咒是「越精簡,變得越多機關」,精簡了「臺灣省訓練團」卻同一個訓練地方,進了大門分成了右邊的「人事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學院」和左邊的「國家文官學院中區中心」,由行政院和考試院所屬兩個訓練機構在分庭抗禮,而且之後又「換湯不換藥」地三天兩頭各自猛改機構名稱,讓BUS公司窮於應付也不是,你説叫BUS客運要改什麼站牌名字呢?要列那一個?兩個都得罪不起啊!

大門左邊是國家文官學院中區中心,右邊是人事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學院(圖楊正寬)
大門左邊是國家文官學院中區中心,右邊是人事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學院(圖楊正寬)

再説負責營運的BUS公司好了,面對超過一甲子的省訓練團,一直更迭,從原本民國34年10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為培養地方行政幹部,在臺北市水源路成立「臺灣省地方行政幹部訓練團」,辦理幹部職前訓練及在職訓練,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兼任團主任。到民國35年8月該團改名為「臺灣省訓練團」,由省主席兼任團主任,並於民國45年7月遷址大直,民國54年5月配合省府疏遷政策,遷至中興新村現址。當時就是由負責營運的臺灣省公路局,將原來臺中到省府前的路線延伸到此,並定站牌名為「省訓團站」迄今。

之後臺灣省公路局歷經改制為省營的臺灣汽車客運公司、民營化後的國光汽車客運公司,乃至目前營運臺中到水里的總達汽車客運公司。若以省訓團大門及圍牆為界,形成內外自顧自的現象,好不熱鬧,大門外行駛的巴士公司不斷翻騰覆雨,改來改去;而大門內的訓練機構也不斷風起雲湧,改來改去,可是最佩服的是大門口的這個站牌,卻像中流砥柱般,ㄧ直就堅守著「省訓團」站,迄今聞風不動,屹立不搖。

民國83年12月,配合「省縣自治法」的通過,省長改由民選,臺灣省訓練團遂更名為「臺灣省政府訓練團」,成為臺灣省政府一級機關,團主任依然是由省長兼任;民國86年5月26日,配合臺灣省政府組織調整,臺灣省政府訓練團改制為「臺灣省政府公務人力培訓處」,設專任處長,不再由省主席兼任。直到民國88年7月1日「地方制度法」公布,於是又為配合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簡稱精省)臺灣省政府公務人力培訓處改隸行政院人事行政局,並更名為「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行政研習中心」。

熱鬧吧?不!更熱鬧的是民國93年5月3日,考試院所屬國家文官培訓所成立中部園區,硬是擠進來與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行政研習中心,不知道是「物以類聚」來取暖,或是來互別苗頭,湊熱鬧。民國101年2月6日,為配合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行政研習中心更名為「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地方行政研習中心」。民國106年7月7日,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地方行政研習中心與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中心整併成立「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學院」,地方行政研習中心為南投院區,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為臺北院區。

話說「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分合合,往好處想是當年省訓練團枝盛葉茂;不好呢?就是各立山頭,分庭抗禮,有違精簡政府組織的精神。相信很多人都去過這個地方講課或受訓,也可能ㄧ直都在「省訓團站」上、下車,可是應該一直不很明白這故事始末。我離開省訓練團之後,不管在省府參議兼第一組組長、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甚至提前退休到靜宜大學專任,兩個機構不管改什麼名稱,ㄧ直都會常有公務人員訓練的相關課程,邀我回去上課,難得也會借這機會跟老同仁們敘舊,只是啊⋯⋯時不我與,老同仁們逐漸老成凋謝,加上經不起政府磨刀霍霍,毫不留情地往公教人員退休金揮刀ㄧ砍,立即湧現了大批退休潮的影響。現在回去啊,不但徒增「近鄉情更怯」而已,而且還要無耐地「只見新人笑」囉!

兩年後的今天,我又從人力學院上完課出來,要去省訓練團站候車時,竟然發現原來的「省訓練團」站牌已經正名為「人力學院」,而且在人力學院及「中科中興園區」站之間又增加了「公訓所中訓中心」站(如後附照片),這樣一來也就正式宣告臺灣省訓練團已經走入歷史,消聲匿跡了!

站牌名稱已改為人力學院,但卻沒有國家文官學院中區中心(圖楊正寬)

這是很務實的做法,都不用大費周章的辦理公投就可以正名;但是又不是很務實,怎麼說呢?因為省訓練團的整個園區在精省之後一分為二,瓜分為「國家文官學院中區中心」(簡稱文官學院)及「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地方人力發展學院」(簡稱人力學院)。高普考試及格人員職前訓練大都在國家文官學院,金榜題名的才俊之士要從臺中或高鐵站搭車來受訓,還得需要一番爭扎與琢磨。特別是一開始引起我撰寫此文的那位新科公務人員的問題,司機先生還是沒辦法回答呀!糟糕的是如下照片站牌序列的中行右起第三站已改為「人力學院」,但是車廂內卻仍播報「省訓團站到了」提醒乘客的中英站名。再下一站是「公訓所中訓中心」,卻沒見到「國家文官學院」,來受訓的新科公務人員必然無所適從。下一站的站名又很巧地稱做「公訓所中訓中心」,真的是令人看得霧煞煞,那裡會知道這個原來全名「公路駕駛人員訓練所中部汽車訓練中心」的簡稱,你說「公路駕駛人員訓練所」對第一次到此陌生地方,用「公訓所中訓中心」不會很容易誤為「公務人員訓練所中訓中心」才怪。

中行右起第三站是「人力學院」,再下一站是「公訓所中訓中心」,沒見到「國家文官學院」,來受訓的新科公務人員必然無所適從。(圖楊正寬)

老子《道德經》說「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是沒錯,但可不能應用到乘客精準的上下車啊,因為要用什麼站名對道路使用者最有利,應該是路權及路線規劃的交通部公路總局權責,見微知著,相信國內其他地方類此情事應該比比皆是,主政者如果多用一點心,小老百姓就再也不會遇到由「路在口裡,一問便知」,變成了「路在口裡,一問三不知」的窘境了吧!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