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金門行政區劃分之芻議

文.圖:王宏男 博士(國立金門大學通識與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門位處海疆重鎮,舊名浯洲,又名仙洲,過去隸屬於同安。若以早期標準,同安之封城,分有十里,浯地尚未及一里,可以說是孤舟浮嶼。明初築城抵禦倭寇、清治反清復明、民國視為反共堡壘。自古以來即是閩台所要、漳泉之門戶,兵家必爭之重地。楊肅獻(2009)在《金門近代史》之金門歷史地位是這樣說的,金門地方雖小,在歷史上卻曾有過重要角色。十七世紀時,它曾先後是明朝防範倭寇的前哨,與明鄭對抗清朝的重鎮;二十世紀冷戰期間,它更長期成為軍事對抗的「反共堡壘」。在中國沿海眾多島嶼中,很少有一座小島經歷過像金門這般特殊的歷史命運。

宋怡明(2017)在《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更指出,「美國人和臺灣人總是問我,為何要研究這樣一個蕞爾小島?當他們跟我說金門太小,不值得研究時,我的回應是『金門雖小,卻無比重要』。它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象徵,曾被稱為『亞洲的西柏林』和『中國的奠邊府』。冷戰期間人們認為它是自由力量對抗共產主義的前哨站;或被喻為是關鍵的第一張骨牌,一旦倒下,就預示著自由世界的崩毀。」可見金門歷史上深具其重要性。

60年代金門與位在太武山上毋忘在莒(右),王宏男提供

位置上北有小嶝,西北有大嶝,西南有烈嶼諸島,縱橫錯列,面積不過179平方公里。於明初改今名。舊為附庸,今為縣邑,疆界以海為界,幅員以陸為區,名稱有沿革,形勢今昔有異,制度各殊,行政區變屢更。以下將從民國四年(1915)建縣後,參考《金門縣志・土地志》(2009)與黃清琦(2012)扼要簡述金門政區變遷。

一、民國四年(1915)至三十五年(1946)

民國四年至三十五年歷經「七個年代」,曾在民國二十六年(1937)受日本佔領。政治環境變遷,順應時勢需要,或裁併、或分割、或更變等。可以從《金門縣志・土地志》(2009)尋覓一絲線索及痕跡。

年代 行政區域 說明
1.民國四年

(1915)

第一都(舊十九都):後浦保、古賢保、古湖保

第二都(舊十七、十八都):瀏浦保、瓊山保

第三都(舊十七都):汶沙保、陽田保

第四都(舊十八都):倉湖保

第五都(舊二十都):烈嶼保

第六都(舊十五、十六都):大嶝保(含小嶝嶼)

1.全縣分六都166鄉

2.都次及鄉之數、名稱有更易

2.民國二十四年一月

(1935)

第一區:後浦、古賢、古湖保

第二區:瀏浦、瓊山、汶沙、陽田、倉湖五保

第三區:烈嶼保

第四區:大嶝保

1.試行地方自治,改都為區

2.劃全縣為四區十保

3.民國二十五年八月

(1936)

第一區:金西三聯保

第二區:金東五聯保

第三區:烈嶼、大、小嶝四聯保

1.裁撤第四區,將之併入第三區,全縣縮編成三區

2.整編保甲,共12聯保93保841甲

4.民國二十五年十月

(1936)

第一區:珠南、珠北、金水、珠山、盤山、古寧、湖峯、烈嶼八聯保

第二區:瓊林、浦邊、沙美、官澳、碧山、滄湖、料羅、大嶝八聯保

1. 將第三區撤銷,烈嶼併入第一區、大嶝併入第二區

2.全縣整編成二區,依區公所設區署,烈嶼、大嶝各設辦事處

3. 16聯保96保

5.日據時代

(1937.11 – 1945.8)

後浦地方維持會(前五保)、沙美地方維持會(後五保)、金門治安維持會、金門行政公署 1.1937.11設沙美、後浦地方維持會

2.1938.11合併為金門治安維持會

3.1937.9改稱金門行政公署隸屬廈門特別市

6.民國三十四年十月

(1945)

珠浦鎮、沙美鎮、古湖鎮、滄湖鎮、烈嶼鄉、大嶝鄉 1.縣府遷回,復歸縣治

2.全縣劃設二鎮四鄉

7.民國三十五年

(1946)

珠浦鎮、沙美鎮、烈嶼鄉、大嶝鄉 1.古湖鄉併入珠浦鎮、滄湖鄉併入沙美鎮,全縣整編成二鎮二鄉

資料來源:《金門縣志・土地志》(2009),頁211-212,金門縣金城鎮:金縣府。

二、民國三十八年(1949)、四十年(1951)與(1951年12月)

三十八年十一月於古寧頭戰役後,裁撤金門縣政府設三民政處及九區,分別是第一民政處:沙美、碧山、滄湖與瓊山等四區;第二民政處:城廂、金城、金盤與古寧等四區;第三民政區:烈嶼區。九區及左列各四區加上烈嶼合計九區稱之。除改為「三處九區」外,值得一提的是,此一時期已撤縣「改為軍管」區,鄉鎮改稱區;且大小嶝、角嶼、圭嶼、大泊、小泊淪陷,「轄區縮小」。

囿於四十年(1950)三月,仍分成九區,只是區名有異,分別是金城區(後改金山區)、城廂區、金瓊區、金盤區、烈嶼區、古寧區、金湖區、金沙區與金碧區。將前述三個民政處合併為「金門行政公署」,即撤民政處改為軍管行政公署。

四十年(1950)七月。將前述的九區調整為「五區」,分別是金城區、金寧區、金湖區、金沙區與金碧區。即將九區縮編成五區。值得說明的是,金城、城廂併成金城區,金瓊、金湖併成金湖區,金沙、金碧併成金沙區,金盤、古寧併成金寧區。

四十年(1951)十二月,將金城區析置金山區成「六區」,變成金城區、金山區、金寧區、金湖區、金沙區與烈嶼區;原屬金湖區之河斗里、浦邊等村劃歸金沙區。

資料來源:金門政區變遷圖,地圖繪製:黃清琦(2012)

三、民國四十二年(1953)與四十三年(1954)

四十二年「恢復金門縣建置」,即裁撤軍管區行政公署恢復縣制,各區改為原本鄉鎮(六鄉鎮),分別為金城鎮、金山鄉、金寧鄉、金湖鄉、金沙鎮與烈嶼鄉。全縣分成二鎮四鄉。

四十三年「烏坵鄉」來屬(七鄉鎮),將原屬福建省莆田縣的烏坵鄉劃歸金門縣託管,從原本六鄉鎮,增加為七鄉鎮(二鎮五鄉)。分別為金城鎮、金山鄉、金寧鄉、金湖鄉、金沙鎮、烈嶼鄉與烏坵鄉。

值得一提的是,四十五年七月,基於軍政一元,軍民一體,成立金門防衛司令部政務委員會,行政權歸屬其管轄。惟「行政區仍依舊」。

資料來源:金門政區變遷圖,地圖繪製:黃清琦(2012)

四、民國四十八年(1959)與五十四年(1965)

四十八年八二三砲戰後,於金門蜂腰處增設金瓊鄉(八鄉鎮)。析出金湖鄉的後沙、瓊林、徑蘭、陳坑及金寧鄉的後盤,並增設金瓊鄉;同時將原本的金湖鄉升格為金湖鎮;全縣調整為三鎮四鄉,另託管烏坵鄉。

資料來源:金門政區變遷圖,地圖繪製:黃清琦(2012)

五十四年裁撤金山鄉、金瓊鄉(六鄉鎮至今)。換句話說,金山鄉併入金城鎮;撤銷金瓊鄉,將所屬的後沙、後盤併入金寧鄉,且瓊林、徑蘭、陳坑併入金湖鎮;全縣調整為三鎮二鄉,同時託管烏坵鄉。

五、民國六十四年(1975)與一O一年(2012)

六十四年(1975)年金城鎮、金寧鄉邊界調整。將金城鎮垵湖村裁撤原屬的頂下後垵、後湖併入金寧鄉榜林村、泗湖併入珠沙村,仍歸金城鎮;金寧鄉的南山、北山兩村合併成古寧村;全縣仍維持三鎮(金城鎮、金沙鎮、金湖鎮)二鄉(金寧鄉與烈嶼鄉),另託管烏坵鄉,但村里數由原本37簡併成35。

務必說明的是,此段時間(民國六十四年),黃清琦(2012)資料顯示為:民國六十四年(1975)。惟《金門縣志・土地志》(2009),頁213,時間為:民國六十四年(1974)一月。換句話說,二造說法至少差距一年。雖說時間上有差距,但不影響行政區劃分與調整,內容大致上一致。

七十三年(1984)金寧鄉遷治,金寧區公所從頂堡村(四十九年遷至下堡)與下堡村搬遷至仁愛新村(於七十四年動土、七十五年落成啟用)。合併為古寧、安美、湖埔、榜林、盤山、后盤等六個行政區;八十一年(1992)十一月七日宣布解除戒嚴,終止戰地政務,行政區維持不變;九十五年(2006)鄉鎮村里界重勘後,現在的金門縣。

一O一年(2012)後的金門縣行政區為三鎮二鄉,並託管烏坵鄉,分別是金城鎮、金寧鄉、金湖鎮、金沙鎮、烈嶼鄉與烏坵鄉。

資料來源:金門政區變遷圖,地圖繪製:黃清琦(2012)

揆諸上述,超過半個世紀區劃變遷,從民國三十八年(1949)的九個區(相當於九個鄉鎮,不含烏坵鄉)、四十年(1950)七月整併成五個區(不含烏坵鄉)、四十年(1950)十二月又更改為六個區(不含烏坵鄉)、四十二年(1953)同樣為二鎮四鄉(即六個區,不含烏坵鄉)、四十三年(1954)託管烏坵鄉(從原本的二鎮四鄉,變成二鎮五鄉)、六十四年(1975)三鎮二鄉並託管烏坵迄今。經過劃分及整併後得知,行政區也就是鄉鎮範圍或區域將變得更大,且託管烏坵後疆域更廣(增長南北縱深)。將可減少冗員產生、不必要開支與公文履行,增進辦事效率,提升工作效能。更重要的是,瞭解過去超過百年金門行政區劃變遷歷史與軌跡。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