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媒介真實看兩岸疫情的羅生門

文:陳建安 副教授|圖:編輯部

們說這件事情是個羅生門,其實就是指事件當事人各執一詞,分別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式進行表述證明或編織謊言,最終使得事實真相撲朔迷離,難以水落石出。大陸疫情的發展,對我,以及對我在臺灣的家人們來說,根本就是羅生門的現實案例。

早些日子可以居家隔離時,當我從廈門返抵臺北松山機場,搭上指定的防疫計程車後,便與計程車司機閒聊,得知他們較喜歡搭載來自大陸回國的臺灣人,因為他們知道,大陸防疫似乎做得不錯,計程車司機們被感染的機率較低。但是,每當我又因工作回到大陸,我的父母就會告訴我,從媒體報導得知,大陸疫情似乎嚴峻,囑咐自己隻身一人在大陸,要特別注意疫情,口罩必須時常戴著,不可到處亂跑。聽到這些話語,初期還想跟他們解釋說明,並非大陸各地都有嚴峻疫情,以我所在的福建地區而言,除非必要出遠門需搭乘大眾運輸系統時要戴口罩,否則生活一如往常,該吃吃,該玩玩,並沒有像臺灣媒體般報導的嚴重。

一開始,我有點迷糊,為何我的家人寧可相信臺灣媒體所報導的內容,而不願意聽在當地過生活的我,即便舉了許多事實證明福建是相對其他省分更加安全時,我的家人們似乎聽懂了,但是隔了幾天,還是持續警告我,並且強調大陸的疫情肯定是比臺灣更加危險、嚴峻。我回想自己所學的新聞或傳播學領域中的相關論述,媒體應負起讓所在社會穩定的責任,不能導致民眾恐慌。這點,臺灣媒體相當盡責,甚至主動負起因疫情受傷的臺灣社會進行療傷、治癒。不過,在善盡報導臺灣防疫的好之外,為何在我家人眼中,大陸疫情還是一樣地不堪呢?

因緣際會緣故,從今年6月起,截至目前為止,我大量瀏覽閱讀臺灣平面媒體報導大陸疫情消息相關的新聞,在超過四千多篇的新聞報導中,終於找到了我的家人與我對大陸疫情認知差異的原因。因為,這四千多篇刻意報導大陸疫情的種種荒謬與不堪,進而所建構出的主流「媒介真實」,已經形成臺灣民眾對大陸疫情的刻板印象,進而形塑成「腦中的圖畫」。這種圖畫在長時間醞釀中,已經形成臺灣民眾對大陸疫情看法的主流意見,這也是為何造成我與我家人間認知差距的最大原因。

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的確影響全世界的日常發展與生活,加上疫情延宕時間長,變異病毒株種類多,新冠肺炎已經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公眾議題。媒體本來就是種社會皮膚,時刻掌握著社會大眾所關注議題的偏好。新冠肺炎議題,因參雜著中美關係角力、臺灣與WHO的微妙關係,以及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John Trump)的個人喜好,讓新冠肺炎從單純只是影響全世界公共衛生與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外,衍生出東、西(美、中)兩方對抗,由美國復仇者聯盟帶領西方國家,對抗著由中國一帶一路大國崛起的非洲勢力。WHO秘書長譚德賽(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曾表示,要對抗新冠肺炎,必須鼓吹統一戰線,全世界要一起來。但實際上,目前各國都各懷鬼胎,把新冠肺炎議題的功能發揮到極致,雙方彼此抹黑、帶帽子,導致目前比較低度開發地區的醫療能量與肺炎疫苗不足與全世界的疫苗護照仍未能統一等問題出現。

臺灣防疫工作做得挺好,加上陳時中部長每天帶領團隊辛苦的在媒體面前公佈疫情訊息;同樣地,正因為陳時中部長的盡責與過度曝光,媒體的造神功能,也平添陳時中部長是否要競選臺北市長的煩惱。新聞標題的影響,讓許多不看新聞內容的民眾,就會隨著媒體瘋狂起舞。新冠肺炎對一般百姓而言,要的很簡單,只要生活恢復正常,沒有疫情騷擾,人人都有疫苗可打,就會心滿意足,根本不想去關心川普那些歇斯底里的反覆行為。每個國家對抗疫情都會有自己的小心思與想法,但對臺灣來說,疫情防控其實很簡單,在衛福部的帶領下,如何防止境外入侵、本土疫情歸零、疫苗施打率破七成,疫情透明且即時,其實對臺灣民眾就足夠了。根本無需在媒體版面上刊登大量來自國外的新聞報導,然後跟著其他國家在疫情上的態度與傾向起舞。加上這些新聞內容,是否已經經過調查清楚,而報導時,是否符合平衡報導原則呢?

兩岸問題,是歷史問題。臺灣之於中國大陸,完全可用泛政治角度去思考下一步兩岸關係走向。但若以新冠肺炎此議題來論,本質上與兩岸問題無關。但美國、英國與日本等地區,卻硬把此公衛議題牽扯兩岸關係發展,再加上臺灣部分媒體大量引用這些國家對中國大陸疫情新聞的負面報導,造成臺灣一般百姓對大陸疫情的誤解與扭曲。這樣的誤解與扭曲,不僅讓大陸的臺灣人返臺後,百口莫辯、進退維谷,甚至還被臺灣親人與朋友們懷疑是否有其他政治動機?更進一步說,這樣的誤解與扭曲,更容易讓臺灣在面對兩岸問題談判籌碼上,已無法單純地只為臺灣人民謀福祉,反倒是已經被美、英、日等國家,架上他們刻意打造的賊船,而根本忽略臺灣百姓真正的福祉與聲音。這點值得大家細細品味。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