淯知產業/機器人革新:金嗓蛻變成甲電的故事(張淯)

圖/tensor圖片生成
圖/tensor圖片生成

文/獨家報導 社長 張淯

如果討論現今產業界面臨的困境,「缺工」必然是其中的大項。尤其近幾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缺工問題顯得更加嚴峻,餐飲業更是首當其衝。

餐飲業一向都有人員流動率偏高的問題,近日看到相關媒體報導指出,美國全國餐廳協會(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調查,2023年全美79%的餐廳在人員招募上遇到困難;62%的餐廳則為人力不足所苦,相信台灣的情況也相去不遠。

不過產業的發展有一個慣性法則,危機與轉機總是同時發生,因為產業必須解決生存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就會有新的商業機會產生,餐飲業的缺工潮,就讓「機器人服務生」因應而起。

現在許多消費者上館子吃飯時,常會見到一些造型討喜,動作俐落,而且不會喊累,也極少出錯的機器人服務生穿梭其間。它們不但可以協助進行點餐、送餐、收盤子等例行工作,還可以幫餐廳推動各種促銷活動,甚至幫當月的壽星唱出各種不同語言版本的生日快樂歌!

而目前國內最大的服務型機器人製造商,是總部位於台中的甲電國際公司,這家公司聽過的人或許不多,但它轉型成服務型機器人製造之前的產品——金嗓KTV點唱機,卻是喜愛唱歌的消費者耳熟能詳的熱門產品!

從伴唱機轉型到機器人製造僅僅四年多,甲電國際卻迅速席捲台灣的服務型機器人市場,目前市占率約八成,包括王品、豆府等餐飲集團外,大型連鎖超市如全聯、家樂福等也開始採用,讓該公司的營業額年成長率高達近三成,可說是缺工潮之下的大贏家!

餐飲業原本就有覓才、留才的問題,導入機器人取代人力執行一些重覆、例行性的工作,不啻一個有效的解決之道,機器人一致化的服務品質,也可以提升顧客的滿意度。

但問題又來了,採購服務型機器人對企業來說,亦是一筆不小的投資。再者,機器人雖然不會生病、不會抱怨,也不會因為當天心情不好擺臭臉給客人看,但也跟所有的機器一樣,會有保養、維修、零件更換等費用,這對企業又是一項負擔。

或許對上述導入的企業來說,這些支出都在可負擔的範圍內,但許多中小型餐飲業資金有限,不太可能立刻購入機器人,解決缺工問題,那他們又該怎麼辦?

事實上,現在國際上已經出現了另一種相關的服務產業,就是採用租賃模式的「機器人即服務」(Robot-as-a-Service, RaaS)。這是一種類似於軟體即服務(SaaS)的概念,只是把軟體變成機器人,成為一項提供給客戶的服務。在這種模式下,企業不需直接購買機器人,而是向相關業者租賃機器人服務,通常包括機器人的使用權、維護、升級和技術支援等。

這種模式允許企業以較低的初始成本和靈活的方式,來部署和利用機器人,特別適合像是餐飲業現下需要快速適應市場變化和技術進步的行業。

這就是危機和轉機同時發生的絕佳範例。「缺工」看起來對餐飲業是一大威脅,卻造就了服務型機器人的製造,以及「機器人即服務」RaaS的新契機,促進了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彈性和競爭優勢。

在困難或危險的情況下,其實也蘊藏著機遇和可能性;當我們在看似不利的情況下,若能保持積極的態度,就一定能找到成長、改進或解決問題的機會。

獨家報導集團董事長 張淯。圖/獨家報導製圖
獨家報導集團董事長 張淯。圖/獨家報導製圖

更多《獨家報導》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