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木:洛夫漂泊而出的天涯美學

獨家報導文:楊樹清 (金門燕南書院院長,報導文學作家)

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SFU)林思齊國際傳播中心,傳播、藝術與技術學院,以及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聯合舉辦的「漂木跨文化論壇」於8月6日在溫哥華SFU傳媒學院登場。
1996-2016,有「一代詩魔」之譽的洛夫旅居加拿大二十載,即將回流台灣前夕,特別召開「漂木跨文化論壇」,旨在秉承詩人洛夫「天涯美學」的理念,以及對人類自身漂泊命運的關懷,搭建起一個促進跨文化交流、互動、爭鳴的國際平台。
第一屆論壇在探討洛夫詩歌書藝和美學思想所表達的普世性關懷的基礎上,力圖揭示華人文學藝術乃至其他少數族裔文學藝術,在當代加拿大多元文化語境下的生存狀態,及其跨文化傳播過程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和挑戰,而摸索出一條能夠讓少數族裔的文學藝術走進加拿大主流文化視野的道路。

漂木跨文化論壇

「漂木跨文化論壇」開幕式,由加拿大國家特聘教授趙月枝主持,在凱瑟琳‧瑪瑞(SFU藝術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陳榮華(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常務副主席)等貴賓致歡迎辭後,上午的議程隨即由加拿大亞伯達大學東亞系教授梁麗芳主持「漂木:洛夫與他的美學思想」的專題演講、討論,內容包括詩人洛夫「漂木:我的跨文化詩歌」,台灣元智大學中語系副教授李翠瑛「向廢墟致敬:洛夫從《石室》到《漂木》中的生命哲學」,金門燕南書院院長楊樹清「《無岸之河》:洛夫長詩《石室》、《漂木》的創作現場與時空聯結」,溫哥華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常務副主席周岳平「洛夫詩書的美學意義」。
接續的圓桌討論,由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亞太研究系教授理查‧金主持,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文學教授愛麗森.貝利引言,以「加拿大亞裔文學與藝術的世界關懷」為題,邀請洛夫、痖弦、梁麗芳、李翠瑛、楊樹清、愛麗森‧貝利、理查‧金、丁果、章繼光等學者、作家與談。

下午的議程專題討論「多元性的社會,跨文化的體驗」,由布朗溫‧諄尼教授主持,漢學者、SFU教授王健講評,邀請多位東、西方跨文化學者與談,包括張玉姬「資本、市場與人才:跨文化媒介實踐中的明波與暗流」,西塔拉‧托巴尼「印度傳統舞蹈中『殖民性』的跨文化呈現」。圓桌會議聚談「從『多元文化』到『文化互構』」,由佐伊‧德魯克教授主持,與談的學者、教授有布朗溫‧諄尼、王健、梁學思、凱瑟琳‧瑪瑞、丹尼爾‧阿哈迪、桑內拉‧托巴尼、西塔拉‧托巴尼、趙月枝等。
「漂木跨文化論壇」閉幕典禮中,華裔國會議員關慧貞也代表加拿大政府頒獎表彰洛夫詩歌、藝術對跨文化的貢獻,以及東星傳媒全球傳播獎學金設立儀式,並邀請加拿大東星傳媒副總裁游園貴賓致辭。

漂流出天涯美學

我在「漂木跨文化論壇」上的專題演講<無岸之河:洛夫長詩《石室之死亡》、《漂木》的創作現場與時空聯結>,主要藉由洛夫的詩集及紀錄片《無岸之河》,以詩段落引出洛夫的詩與人生,詩的出發點是《石室之死亡》所創造的「超現實主義」,詩的落點是《漂木》漂流而出的「天涯美學」。
而環繞其中的兩部長詩的創作現場:金門、加拿大,透過軍旅、移民與詩,領大家進入一條長長的、無邊無際「無岸之河」,看見洛夫以創作所對峙的,關於戰火、失鄉、漂流、死亡、存在、美學的洞察、觀照。「無岸」之河,又因著創作橫隔了四十載時光長河的兩部長詩,《石室之死亡》與《漂木》,產生了創作現場與時空聯結。

精神之鄉的追尋

1928年出生於湖南衡陽,1949年,二十二歲的洛夫從故土「流放」到台灣,流放者的土地,又經歷兩岸冷戰、越戰,隔斷與孤絕之感,讓洛夫在金門、越南,分別創作出600行長詩《石室之死亡》及《西貢詩鈔》;失鄉、失親的飄零之境,也讓他寫出<邊界望鄉>、<血的再版>;個人土地情感的「小鄉愁詩」又化作「大鄉愁詩」或「文化鄉愁詩」,諸如<湖南大雪>、<再回衡陽>。

自我選擇「二度流放」到加拿大的洛夫,2001年,以七十之齡完成震驚華語詩壇的3200行《漂木》長詩出版,並且與《石室之死亡》都在美國出版英譯版,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詩成就亦獲首屆李白詩歌獎。
《漂木》長詩中,透過「漂木」、「鮭」、「浮瓶」、「廢墟」等多層意象的組合書寫,此時的洛夫,已是「宇宙遊子」、「天涯的漂泊者」,詩中詮釋的是人生、形上思維、生命關照、美學觀念以及宗教情懷,而他整體要傳達的是「生命的無常和宿命的無奈」,要創造的是他獨有的「漂泊的天涯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