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美國陷入中東泥沼 最佳解方就是撤軍

在美國連續3天持續打擊葉門叛軍「青年運動」之際,美國務卿布林肯抵達沙烏地阿拉伯,斡旋以哈停火。圖為布林肯1月拜會沙國王儲。
在美國連續3天持續打擊葉門叛軍「青年運動」之際,美國務卿布林肯抵達沙烏地阿拉伯,斡旋以哈停火。圖為布林肯1月拜會沙國王儲。

羅慶生/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

以哈戰爭的外溢效應已經讓美國陷入中東泥沼。如果持續投入軍事力量,勢將影響美國應對中國崛起的競爭大局,然而退縮則有損美國威望。美國要如何擺脫這進退兩難的困局?

從表面上看,以色列攻擊迦薩造成的人道主義災難是讓美國陷入中東泥沼的主因,如果能擺平這件事,應該就能脫身。白宮正全力外交斡旋,在國務卿布林肯訪問中東各國後,2月12日拜登總統還以國是訪問的最高禮節歡迎約旦國王訪美,尋求一個至少6周的停火機會。

然而,白宮尋求的是短期停火而不是長期的和平解決方案,因為以色列以及反以色列的武裝民兵,都無意在和平方案上妥協,能夠有6周的停火已經算是成就。

問題的關鍵是,美國沒有籌碼施壓以色列可以理解,畢竟猶太金主有驚人的政治影響力,但無法像以往一樣壓制反以色列或者說親伊朗的武裝民兵,卻讓觀察者意外。因此更深層次的分析,或許是美國的軍事實力已無法勝任複雜的中東任務,才迫使美國只能以外交途徑解決。而要解決的可能不只是迦薩的人道主義災難,以色列在迦薩的攻擊行動,較之前已經和緩很多。

美軍實力相對退化

美軍已無法勝任中東任務可從兩個面向觀察。第一是親伊朗民兵的武力進化,有能力威脅美軍;第二則是美軍本身已經老化,實力相對退步。

之前美軍能夠在充滿敵意的地區建立前進基地,是因為美軍的軍事能力與當地武裝民兵有「代差」,能確保駐軍安全。而這「代差」正逐漸彌平。

作戰方式就是生活方式,軍事的發展從最早的漁獵到農業時代,再到工業時代,現在已進化到數位時代,每代軍事能力都大幅超越前一代,先進軍隊因此可以在落後地區橫行無阻。1990年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美國數位化軍隊以摧枯拉朽的姿態擊潰伊拉克工業化大軍,死於敵軍砲火的戰士,居然比友軍誤擊的意外死亡還要少。

這是因為先進的軍事科技能夠讓前代的武力失效。這就是「代差」。當武裝民兵的軍事能力普遍留在工業化甚至更早的農業化時代,任何對美軍的攻擊都無效,因此基地安全無虞。

然而第一次波斯灣戰爭距今已超過30年,30多年來隨著電腦與智慧手機的普及,武裝民兵的軍事能力也隨之進化,反艦飛彈能擊中英國商船、無人機能擊中美軍基地就是表徵。軍事能力的「代差」正在彌平,美軍在中東的軍事存在已不再是安全無虞。

雖然遭到攻擊後,美軍可以透過大規模報復作為嚇阻或削弱敵對勢力的手段,但2月2日美軍動用B1轟炸機大規模空襲敘利亞、伊拉克境內親伊朗民兵後,2月5日美軍駐敘利亞基地又遭到無人機攻擊,證明報復效果已經收斂。

事實上,不切斷武器裝備源頭,武力就可以重建。如此轟炸不僅不會削弱武裝民兵反而使他們愈打愈強。因為能累積軍事經驗,等同美軍以實戰訓練他們。

因此美國出現要將攻擊目標擴及伊朗境內的主張,以切斷武裝民兵武器裝備的來源。不過伊朗勢必反擊,將使中東危機快速升高。美國會冒著危機升高的風險打伊朗嗎?

這就要談第二個觀察面向。美軍本身已經老化,不再像當年打波斯灣戰爭時的那麼兵強馬壯。30多年來美軍武裝並沒有全面性的更迭換代,現在活躍在紅海附近的武力,仍然是當年打波斯灣戰爭的那些,包括空襲的B1轟炸機。雖然這些武裝相較其他國家仍然先進,但畢竟老舊,執行短期任務可以,長時間作戰就有些承受不起。美國空軍近年墜機事故頻傳,就被歸咎於戰機老舊故障。

雖然好的保養可以延長武器系統壽命,但美軍內部管理似乎有問題。2018年開始,美國國防部邀請外部會計事務所對美軍各單位進行財務審計,到去年已經6次,沒有一次通過。去年負責審計的會計事務所提出「拒絕表示意見」的報告,指出帳目不符與價格虛增等問題。前者如2800億美元資產不知道哪裡去了,後者如2016年空軍以32.6萬美元購買391個咖啡杯。當然這不能直接推論美軍貪腐,但顯然有浪費與無效率現象。

這讓人質疑美軍已經沒有能力像2003年打伊拉克一樣,再打一場波斯灣戰爭。何況還有阿富汗戰爭陷入泥沼的經驗,即便打垮正規軍,人家不投降,就一點辦法也沒有,一點一點的游擊戰把美軍拖到乏力為止。美軍在阿富汗的慘痛經驗,就是美國戰略學者試圖在台灣防衛上複製的藍本。

美軍打伊朗境內目標問題不大,但要打到伊朗投降、無力反擊,那是絕無可能,除非動用核武。如果中國還支持伊朗反擊,豈不成為美國和中國代理人的戰爭?如此美國將被「美伊戰爭」拖垮而成就中國霸權。美國有識之士是無論如何不會讓它發生。

中東動亂將牽動台海安全

美國不會也不能打伊朗,因此也就無法削弱親伊朗民兵的武裝。隨著經驗累積,這些民兵組織的軍事能力將繼續提升。雖然無論如何提升也打不贏美軍,但在不對稱作戰概念下,卻可以造成美軍傷害。無人機、無人艇的偷擊將愈來愈熟練。警戒會疲乏,一疏忽就可能發生悲劇。在紅海的美軍艦隊可以離岸遠遠的避免遭無人艇或飛彈擊中,但陸上基地被無人機攻擊的可能性很高。如果再造成美軍傷亡,白宮處理起來很棘手。

美國如果掙脫不出中東泥沼,將牽動台海安全,不利於對抗中國崛起的挑戰。雖然美方曾強調烏克蘭戰爭和以哈衝突不影響美軍在印太地區的存在與資源分配,但這話只能安慰一般民眾,無法說服專業的戰略研究者。軍事資源有限,分配相互排擠,已陷入戰火的東歐與中東,對軍事資源需求有急迫性,分配必然優先印太,台海安全怎麼可能不受影響?

例如去年美國對台軍售19項價值220億美元的武器,即延遲交貨,已影響國軍建軍備戰規劃期程。今年雖宣稱將陸續交貨,但如中東動亂擴大,交貨期恐怕還要再延。

再如去年11月2日,美、加軍艦各一艘通過台海自由航行之後,迄今只在1月25日由一艘美艦執行台海自由航行任務。相較之前5年60次的紀錄,無論頻率與強度都大幅下降。這固然與美艦日趨老舊,需要保養維修的時間更長有關,但紅海護航行動的資源排擠,也是原因之一。

美國是超級強權,擁有全球利益,美軍駐紮因而遍布全球,但現在卻面對中國崛起的挑戰。相較美軍的日益老化,解放軍新軍艦、戰機大量服役,且數位化程度不輸美軍。美國如果還堅持以前的榮光,將兵力分散全球,並仰賴盟邦合作,嚇阻的可信度將會降低,非常危險。

因為盟邦的合作不可靠。平時一同演習是一回事,戰時聯合作戰是另外一回事。在國家利益優先下,各國未必會支持與本國利益關聯不大的軍事冒險。紅海危機發生時美國宣稱要成立10國聯盟護航,最後卻仍是美艦獨挑大樑。台海如果有事,美軍能期望日、韓、澳的軍艦,在第一島鏈幫美艦擋飛彈嗎?

美國要集中力量應對中國崛起的挑戰,需要脫離中東泥沼,以便將更多資源投入印太。目前在伊拉克、敘利亞等地還駐有數千美軍,這些已成為攻擊目標的美軍基地已經愈來愈不能保障自己安全,撤回是唯一解方。然而軍事的邏輯是進攻容易撤退難,如果2021年美軍倉皇撤離阿富汗的公關災難再度發生,拜登總統今年大概不用選了。

從這角度看,白宮在中東的外交斡旋,更像是撤退前的佯攻,以爭取更安全的撤退空間。如果美國與伊朗檯面下另有交易,正如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分析,美國2月2日的空襲報復所以延遲將近一周,是要讓伊朗撤除人員,以避免擴大成美國與伊朗的衝突;那麼美國要求伊朗抑制武裝民兵暫停對美軍基地的攻擊,期望美國撤軍的伊朗或許也會同意。果真如此,中東形勢將會和緩些。

(作者羅慶生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獨家報導同步刊登)


更多《獨家報導》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