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遠東軍力Part 2 中俄加強夥伴關係 遠東戰略牽制美日

獨家報導作者:弘武|圖:袁靖宇、U.S.DoD

為了加強遠東地區日益重要的戰略地位,2007年6月1日,俄羅斯國防部開始編成「東方司令部」,這個新的指揮層級總部設置在貝加爾湖旁邊的布里亞特共和國(Rep. of Buryatia)的烏蘭烏德市(Ulan-Ude),管轄了遠東軍區、西伯利亞軍區和太平洋艦隊。俄羅斯軍方將對這項編制進行深入分析後,可能再視情況編成另外兩個同一層級的地區司令部。

俄羅斯當局將在2015年之前,再編成「西方司令部」和「南方司令部」,前者管轄列寧格勒軍區、莫斯科軍區、特種指揮部、波羅的海艦隊和北方艦隊;後者管轄北高加索軍區、伏爾加河沿岸至烏拉爾軍區、黑海艦隊和裏海艦隊。

戰期間,當時的蘇聯軍隊曾編制過四個「戰區司令部」,等到蘇聯解體後,有三個戰區司令部因設置在俄羅斯境外而被解散了。1990年代中期,俄羅斯將遠東戰區司令部也解散了,但其指揮系統和基礎設施都還保留了下來。從地緣政治環境看,遠東地區是俄羅斯目前安全形勢最好的地區。

近年來,俄國防部曾多次組織遠東軍區、西伯利亞軍區和太平洋艦隊進行聯合演習,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因此,利用原遠東戰區司令部的原編裝編成地區司令部,不僅可以遵循原先的經驗,原有的設施也能再重啟使用,大幅節省國防開支。反過來看,就算這種改良編制試行不成,也不會對俄軍的指揮系統造成負面的影響。

中俄戰略 加強遠東

冷戰後,隨著中俄戰略夥伴關係的加強,中俄兩國邊境裁軍協定生效,俄羅斯大幅裁減了遠東地區的駐軍數量。目前,遠東軍區和西伯利亞軍區只有15個陸軍師,其中絕大多數部隊都為不滿編制,美其名為「師」,但多數還不足4,000人,除陸軍和海軍外,俄軍在遠東地區也部署了兩個空防集團軍,一座空降兵訓練基地、一個飛彈集團軍和一座太空發射基地,配屬的兵力約為俄軍總兵力110萬人的1/3。

俄羅斯的SA-11機動防空飛彈系統。
俄羅斯的SA-11機動防空飛彈系統。
俄羅斯海軍驅逐艦Severomorsk (619)2010年7月19日與美軍第6艦隊聯演,但雙方試探實力的性質較高。

從武器裝備性能觀察,遠東地區俄軍的主戰裝備基本為1970~80年代舊蘇聯時代生產的軍火,為讓這個地區俄軍能以舊裝備保持一定的戰力水準,2000年以降,俄軍在遠東陸續舉行了「東方2003」、「機動2004」等大規模軍演。2006年,俄羅斯遠東地區動員了5,000多名軍人和20多艘艦船參加代號「東方2007」、「東方2008」大規模聯合軍演。為突出「東方大國」的地位,全方位開展軍事外交,俄羅斯軍方每年都在遠東地區舉行一次軍事演習。

雖然俄軍曾公開表示,這些演習是針對非傳統安全的想定所安排,假想敵是恐怖組織和恐怖分子,但從參加演習的兵力、演習地區和俄羅斯新聞報導加以分析,遠東周邊國家仍然是俄軍的假想敵,不可諱言的,其在遠東地區面臨的主要威脅仍為美國和日本。

美國早在倫斯斐(Donald Rumsfeld)擔任國防部長時就開始調整海外兵力部署,也曾專門委託國防部淨評估辦公室就俄羅斯遠東部隊的威脅作出評估,其結論是:鑒於亞太地區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地位逐漸上升,相對於歐洲地區,美軍應加強對俄遠東武裝力量的防範。儘管俄遠東部隊可對美國及其盟國所構成的現實戰爭威脅已有所減弱,但俄遠東部隊仍然是俄在亞太地區謀求更多戰略利益、擴大戰略影響的重要威懾力量。為此,美國在調整海外駐軍方面,與減少歐洲駐軍作法不同的是,不僅沒有減少在亞太地區的駐軍,還藉由更新部署結構,使之更具進攻性。

整個俄羅斯遠東地區都在MiG-29戰鬥機的防護涵蓋範圍內。
駐防在海參威的現代級驅逐艦。
俄羅斯仍有大批的T-72主力戰車部署在遠東。

東亞崛起 規劃軍力

遠東在俄羅斯的戰略規劃中地位是不斷變化的。它受到俄羅斯國力、軍力以及美俄關係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現在,隨著美國戰略重心東移,俄羅斯也重新認識到了遠東的重要地位。可以預期,俄會逐步加強在遠東的軍事存在。至於這種軍事存在對亞洲安全格局會產生多大的影響,還有待觀察。冷戰後東北亞安全局勢緩和,東亞一躍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最富活力的中心,而俄遠東地區則明顯落後,由此,俄國領導人新確立了遠東戰略目標,發展遠東經濟,規劃遠東軍力建設,保障俄在亞太地區發揮大國影響力。

冷戰時期的遠東地區是美蘇激烈對抗的東方前線。冷戰結束後,東北亞安全格局出現緩和,中、日、韓競逐的東亞一躍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最富活力的中心,而俄羅斯遠東地區相對明顯落後。由此,俄領導人新確立了遠東戰略的三個目標:

第一,利用東北亞的經濟活力,發展遠東經濟。提升東北亞在俄羅斯整體外交中的地位,積極發展與東亞地區國家的關係,把遠東的發展融入亞太經濟圈的發展進程,縮小遠東與東北亞的經濟差距。

第二,規劃遠東軍力建設,實現遠東的內外安全穩定。1990年代中期,受車臣分離主義的影響,俄國政壇曾有人提出建立「遠東共和國」的主張,這成為俄羅斯人的心病;此外,俄國人也擔心日本在北方四島問題上可能會在美國的撐腰下以武力挑釁,況且在亞太地區,日本海軍力量比俄羅斯明顯較強。

第三,保障俄羅斯在亞太地區發揮大國影響力。從歷史和現實看,俄羅斯都是亞太地區的重要國家,亞太事務不能沒有俄羅斯的參與,所以,俄羅斯雖然也裁減駐遠東地區軍備,但前提是必須保證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安全穩定以及對東亞甚至亞太地區發揮足夠的影響力。

美俄兩國防長於2010年9月15日簽署備忘錄,象徵遠東已然成為新世紀戰略要地,右為俄國防長Anatoly Serdykov。

濱海地區 重點部署

冷戰中後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為爭奪世界霸權而開展針鋒相對的對抗,蘇聯軍隊在遠東軍區共部署了26個作戰師。等到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上台實施新思維後,蘇聯在其東部地區的軍事部署開始縮小,還銷毀了436枚中短程SRBM飛彈,撤離了駐蒙古的軍隊和駐越南的空軍和海軍。

1987年,中國和蘇聯就邊境地區裁軍問題開始談判。1988年12月,戈巴契夫在聯大發言時單方面宣佈蘇聯裁軍50萬,包括部署在中蘇邊境的12萬軍隊。儘管如此,俄羅斯在遠東的軍事部署依然威力強大,尤其是其核力量,除美國之外無人能及。

1995年,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規模縮小了22%。2005年,由於燃料短缺、維修資金只有所需要的30~35%等問題,大約只有1/3的多用途潛艦、40%的水面艦隻和50%陸基飛機可以擔負戰備值勤遂行戰鬥任務,另有60%的戰艦接近退役期,迫使俄太平洋艦隊遂行任務的能力大幅降低。海軍處於戰備狀態的戰略核潛艦只有四艘,而且其服役期限都超過了25年。「奧斯卡II級」(即為曾生事故的「庫斯科號」的同級艦)和「鯊魚級」攻擊核潛艦能擔任戰備狀態的只有2~3艘,柴電潛艦可擔戰備的只有5~6艘。可見太平洋艦隊的戰鬥能力呈下降趨勢。

俄羅斯邊防軍的冬季裝束和警勤。

集團演習 保障軍備

隨著遠東地區戰略地位的上升和俄羅斯經濟狀況的不斷好轉,俄羅斯國力也逐漸恢復,俄軍開始改變「重西輕東」的部署,擴大了遠東軍區建設的幅度,為遠東軍區提供更多的軍備作為保障,其武器裝備更新速度加快,目的就在於為了防範日本頻頻就北方四島問題突向俄發起攻勢,也為防範通往太平洋的戰略航道被美日堵住,俄軍遂大力加強太平洋艦隊的力量,絕對保證俄進出太平洋的戰略通道不受美日封鎖。

俄為遠東軍區的太平洋艦隊於2006六年時配備了新型核潛艦「尤里.多爾戈魯基號」。這艘新一代「圓錘級」多用途飛彈核潛艦可攜帶十個分導核彈頭,主要基地設在堪察加半島上的維路欽斯克市,在冷戰結束後,俄羅斯在太平洋艦隊部署飛彈核潛艦還是首次。2007年,「亞歷山大.涅夫斯基」飛彈核潛艦下水服役。此後,俄還陸續建造了其他的飛彈核潛艦。

可以說俄羅斯遠東軍區從2006年起不僅開始裝備現代化,也分批更新其他武器裝備。例如,「伊斯坎德爾」戰術飛彈系統的射程為50~280公里,據俄軍宣稱可突破美國的任何反飛彈系統。2007年9月,俄羅斯宣布撥款179億盧布,大幅建設與日本存在領土爭端的北方四島在內的遠東地區基礎設施,加大裝備保障的可靠性。此外也補充太平洋艦隊新任幹部的人數,2006年規模竟達到了700人左右,並用更加先進的系統武裝島上的俄羅斯駐軍。

演習在於演練俄遠東地區部隊集團的指揮能力。在演習過程中,俄遠東軍區作戰指揮部門與其他情報部門共同研究如何在整個遠東地區指揮軍隊的問題,其中包括防止國內分離份子的武裝衝突蔓延、消滅非法武裝部隊和恐怖分子等。

俄羅斯兵役制度改革也初見成效。為提高軍人從軍報國的積極性,俄軍大力推動兵役制度改革。2007年遠東軍區的常備部隊全部由志願役軍人組成,士兵、士官和軍官的待遇提高到1.2~1.7萬盧布之間,以期更妥善地留住人才;此外,也調整志願役士兵中已婚人員的比例,占至總數的10~20%,以能吸引更多的專業官兵安心本職工作,穩定軍心,徹底解決兵源不足的問題。

以AKM自動步槍訓練的俄軍特戰部隊。
俄羅斯經常舉行小型部隊演習,以便保持高水準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