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孩當道 萌經濟商機超乎想像

製作人:張淯 社長|文:黃家音|圖:編輯部|責任編輯:涂開司|核稿編輯:劉孟儒

隨著現代人生活型態轉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生孩子,全球生育率亦愈來愈低,轉而飼養毛小孩,毛小孩行情看俏,人和寵物的關係也隨之改變。自民國90年起,根據臺灣農委會每兩年的全臺家犬家貓數量統計調查結果顯示,毛小孩數量不斷攀升,在108年已達230餘萬隻,近30萬數量之差早已超過0至4歲嬰幼兒總數!而根據財政部統計處108年的統計,寵物照顧服務產業 107年銷售額達18.1億元,近十年間成長近五倍,這亦顯示「毛」經濟正在蓬勃發展!

根據農委會100年全臺飼養寵物類別分佈情形顯示,養犬戶數占總調查戶數的9.83%、養貓戶數1.36%,其他種類8.95%(以鳥、魚為大宗),顯示國人整體飼養寵物數量增加且種類多元。不僅臺灣如此,全球寵物數量也年年成長。第一金投信整理美國、歐洲與中國寵物行業調查報告指出,目前全球寵物數已超過5億隻,預估2024年將達6.7億隻。

時勢股份公司的研究追蹤推測與預估,依2011至2017年的犬貓數及孩童人口平均年增減率進行推估,2020年下半年會出現黃金交叉,全臺犬貓數會首度超過十五歲以下孩童數,並於2021年達295萬隻,首次超過283萬名孩童,寵物經濟乃時勢所趨。

毛孩當道

二十一世紀世界人口變遷已來臨,全球邁向少子高齡化的社會結構,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將明顯增加,特別是一人獨居或只有夫婦的高齡者家庭,增加的速度非常快;另方面,由於生育率持續降低,使得未來工作人口將逐漸減少,甚至無法負擔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的需求。

臺灣因低薪效應,普遍存在著養不起孩子的焦慮,造成少子化的趨勢。根據「世界人口綜述」網站推估,2019 年的各國生育率排名中,臺灣平均每位婦女僅會生下 1.218 個孩子,在全球敬陪末座。同時,根據 1111 人力銀行調查顯示,不想擁有孩子的主要原因在於「經濟狀況不允許」(67.7%)、「對未來環境沒信心」(50.5%)、「想保有生活品質」(48.5%)。顯見,「經濟狀況」已是生育因素的首要考量!

國人越來越偏向不婚不生,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的統計,不生孩子的意願趨勢顯示,竟然高達總調查人數的62.4%!而認為養孩子不如養寵物者也佔37.1%,顯見如今年輕人對於生孩子並無意願。

根據衛報報導,日本京都大學一項研究指出,對狗主人不友善的人,就算向狗示好餵東西吃,狗也不會領情。

可愛夥伴

人類從一萬多年前起為了各種需求,陸續馴化一種又一種動物,像是貓、馬、駱駝、牛等等,其目的是為了便於進行農耕與遊牧的生產與生活方式。狗與人類一起生活以來,對人類變化萬千的生活方式適應良好,演化出工作犬與寵物陪伴犬(companion animal,亦稱『伴侶動物』)的角色,在臺灣最常見的工作犬分為三種:導盲犬、搜救犬、緝毒犬。

日前在一場「寵物星球頻道」與「台灣導盲犬協會」舉辦的一場「毛孩領航員正向溝通講座」中,寵物星球頻道創辦人王鼎琪說,寵物星球頻道是整合國內與國外的教育與知識平臺:食衣住行娛樂的資訊與資料和知識的一個整合平臺。希望讓飼主和毛孩在生活和工作當中,因為知識教育的增長,帶給牠們在生活與工作上更好的助益。她希望每個寵物就像每隻導盲犬都有自己的任務,在人寵時代的來臨,在生活與工作上扮演一個友善的角色。

台灣導盲犬協會執行長陳長青表示,因寵物動物星球頻道創辦人王鼎琪的牽線,而與雍立貿易的鄒嵩棣董事長認識,該協會的導盲犬Ugo因長期血便,求醫罔效自從食用雍立代理進口的澳洲品牌阿拉卡特飼料(A La Carte),很明顯地,隔天血便的症狀就明顯趨於好轉,鄒先生因此也很樂意贊助該協會整年度的飼料,以改善其餘犬隻普遍的消化道症狀,至今全場犬隻的整體健康狀況已獲顯著成效。
中華民國寵物食品及用品商業同業公會創會理事長鄒嵩棣所創立的雍立貿易公司於1977年成立,初期代理實驗動物飼料、成為動物園營養補充品供應商,接著跨足大眾寵物飼料市場。鄒嵩棣董事長表示,他本身非常喜歡狗貓和烏龜,在他心裡總想把最好的東西讓寵物享用,所以一開始最早的時候就找最好、最健康的食物給犬貓。

伴侶動物

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大約是在15,000到30,000年前被人類馴化的,是人類馴化的第一種動物。根據目前考古資訊推估,東方最早確定被馴化的狗超過12,500年,西方則是15,000年以上。如今的西方狗在遺傳上頂多只能追溯到14,000年前,但在此之前數千年,歐洲已經出現形態上像狗的化石。

狗狗跟著人類生活了十萬餘年,進化發展成人類的好幫手和好朋友,在現代社會中,人與寵物的社會關係越見重要,可由西方社會中約有50%的家庭至少飼養一隻同伴動物中看出。

近三十年,歐美在人類與動物關係(Human-Animal Interactions, HAI)研究發展同伴動物與人類互動,透過詮釋「關係」的意義突顯「同伴動物與人類的關係」為重要的議題,並主張「人類與同伴動物關係」甚至與「父母與子女的親子關係」類屬列為並列的可能性。在臺灣近年也有越來越多學者以自身的專業投入這個領域。

我們可從對動物名詞的定義上的演化看出,從「以人類為中心」的思維進化為對「動物權」的尊重,重新詮釋同伴動物在家庭中角色的轉變:如「寵物」(Pets)演化為「同伴動物」;「飼主」(Owner)演化為「同伴動物的父母親」、「同伴動物的家人」,或是「同伴動物的守護者」。這些都是人類反思物種歧視的象徵,透過提出新理論與觀念,提供人們意識上的進化,揚棄以「人類為中心」的老舊落伍思維。許多城市已經在條文中做修正,藉由修改一個字,狗貓就不再像是沙發,是物品,不再被當成垃圾丟棄或處理,而是家庭的一份子。

為了讓貓和狗和睦相處,主人應為牠們準備各自的睡覺地方、食盆和玩樂場所。

貓還是貓

但貓咪呢?貓咪不會像狗狗那樣成為「工作貓」,雖然全球已出現幾隻領有「執照」的「治療貓」,但除此之外,貓咪為何還會比狗狗吸引人們的眼光呢?根據美國網路新聞媒體公司BuzzFeed的調查,貓的文章平均點閱率,幾乎是狗的兩倍!

根據《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有一項廣泛調查貓基因的研究發現,在貓兒閒逛進人類生活之後,即使過了好幾千年,牠們的基因依舊大致維持原樣。科學家針對家貓的擴散做了一項大範圍的新研究,分析貓咪DNA的結果指出,貓在馴化之前,早已在人類身邊生活了好幾千年。在那段時間裡,牠們的基因與野貓並沒有什麼不同,除了近代的一個小變化:虎斑貓獨特的條紋與斑點花紋。

幾千年來貓在人類社會中,鮮少提供什麼實質上的服務,非但無法吠叫示警人類於危難,也無法讓鼠疫消失於地球──雖然大家都說貓抓老鼠,甚至殺死老鼠!或許我們還可以見到某處街角的垃圾堆或路邊停車的輪胎旁,看到貓鼠捉迷藏的畫面,甚至還可窺見貓鼠相互無事地共同分享垃圾堆裡的「資源」!
貓咪大約是在10,000 年前開始出現在人類生活中,科學家認為牠們一開始是在農作物旁抓老鼠吃,後來發現只要牠們跟人們打好關係,人們一開心可能就會把一些吃剩的食渣丟給牠們享用——換句話說,貓咪應該是發現接受人類的友善關懷是可以優化自己的生活環境的,所以久而久之,便馴化了自我的生態了。

療癒人心

貓狗長時間接受人類馴化的結果,似乎因此發展出驚人的認知能力。狗狗很習慣我們對牠們使來喚去,會順著人類的手指頭望過去;這聽起來很簡單,但是黑猩猩跟狼卻怎樣都學不會。換句話說,狗狗知道我們在試著告訴牠們什麼重要的事,這已經算是某種讀心術了。貓咪在實驗中也有出現類似的情況,也就是說這兩種動物跟人類在一起生活太久,早就習慣人類在想些什麼了,這是其他動物望塵莫及的能力。

不過,也有科學家認為,貓咪與狗狗的智商是一樣的──相當於三歲人類小孩,區別在於性格,尤其顯現在服從性上。貓咪和狗狗個性完全不同,牠們的服從性與學習能力其實與智商並沒有多大的關係,像是貓咪不太聽從人類的命令,叫牠過來可能要看牠的心情,未必叫得動牠;但狗狗就不一樣,只要爸爸媽媽一喊就湊過來。貓咪會狗狗怎麼學也學不來的事情,像是開門、開窗,這不能說狗狗比較「笨」學不會。

隨著現代人對寵物(特別是毛小孩──犬貓)的需要與寵愛,毛孩的地位也在社會與家庭中提高很多!養育毛孩的人已不再被視為「飼主」,而是以毛孩的「父母/家長」自居,很有趣的是,透過動物溝通師的溝通瞭解毛孩們的想法,知道毛孩竟然也視自己的主要照顧者為媽媽或爸爸,也知道自己與所居住家庭裡每個人與自己的關係!這也就是說為什麼養寵物的人都視寵物為自己的家人!

榮獲兩屆經濟部資策會舉辦的「部落客百傑獎」得主,知名寵物部落客Fufuma表示,福福和樂樂是她十多年前在住家巷口附近遇到的流浪狗──被人棄養的迷你雪納瑞和馬爾濟斯,後來帶回家收養成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她深深體會狗寶貝是懂得感恩的小動物,牠們對主要照顧者全然地信任,給予無條件的愛,狗寶貝的特質也有很多值得我們人類學習的,像是忠誠、耐心、勇敢、關懷、熱情與友善;狗寶貝都很聰明,擁有人類小孩五歲的智慧。Fufuma強調,無論是狗寶貝或是貓星人,牠們待在家裡時間比所有人都長,我們需要外出工作或社交,我們的世界不會只有毛孩,但毛孩的世界只有我們!毛孩給我們無條件的愛與慰藉,我們給毛孩的呢?遠不及牠的十分之一吧!所以,毛孩值得我們給予家人般的對待,甚至貴賓般的禮遇,包括飲食、居住空間與環境、醫療、美容、住宿、收托、行為訓練、寵物溝通,以及殯葬服務等等。

萌經濟夯

英國市場研究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公佈的數據表明,過去十年,寵物照料市場成長超過66%,全球經濟的同期成長只有43%。狗食市場成長了25%,未來包括具備療效、專門為不同毛小孩健康狀況訂製的食物,都將快速成長。《經濟學人》曾報導,從全球經驗來看,家戶年所得超過5,000美元關鍵後,養寵物的比例就會大增,但並非所有動物都雨露均霑地受寵。民眾變得更加富有之後,看待寵物的態度通常也會改變。95%的美國寵物擁有者,將寵物視為家庭的一份子,也難怪主人們會在毛孩身上花錢。

現代人與寵物的關係早已跳脫過去的工具性及主從關係,寵物被視為家庭成員、伴侶,甚至被飼主視如己出;又隨著寵物與飼主的關係愈顯密切,對提供寵物各式商品及服務的寵物產業需求也日益擴大,而寵物產業範疇涵蓋廣闊,包含寵物活體、食品、用品、醫療、保健及服務業等,所有由寵物日常生活所延伸出之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需求,甚至死後處理皆屬於寵物產業,相當於人類產業之縮影,寵物產業市場需求逐年成長,初估臺灣每年約有新臺幣200億元以上產值。

面對全球快速成長的寵物市場,寵物產業除了傳統的寵物活體繁殖、買賣業以外,其周邊產業分為寵物食品、寵物用品及寵物服務等次產業,其中寵物食品包含寵物飼料、零食及點心等,寵物用品之種類及需求相對更為多元,而寵物服務則包含寵物醫療、寵物美容、寵物訓練,及許多近年來所發展出來的新興行業,如寵物保險、寵物生命紀念等。

全球寵物市場發展至今,若依市場規模大小區分,以寵物食品所占市場比重最大,但若單以寵物飼料銷售情形來看,還是以毛小孩的飼料銷售量最高,由此可知,貓與狗才是全球寵物大戰的主角。其次才是寵物用品與其他服務。根據財政部統計處2019年9月底最新的<統計通報>顯示,寵物照顧服務產業於107年銷售額達18.1 億元,近十年間成長近五倍!臺灣在2008年才3,734家寵物業者,至到了2018年卻增加到6,486家,2008年的產業銷售額才新臺幣154.5億元,2018年卻達到265.8億元,可見得毛家長的消費力不容小覷。

發展前景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調查顯示,臺灣寵物業者規模小,產業資本額偏低,約八成以上為中小型企業,目前以傳統專業寵物店占80%為最多,是標榜商品品項較少但較專業的寵物商店;加盟連鎖的寵物用品店約占15%,其商品品項多,採取低價策略來搶攻傳統寵物店市場;此外,大型綜合寵物店逐漸興起約占5%,採取專業經營策略,憑藉其商品品項齊全、服務品質良好的特色,來吸引寵物飼主。目前估計臺灣家庭飼養寵物比例僅約16%,相較於日本、美國等高於40%以上家庭飼養寵物情形,臺灣寵物產業仍具有很大的成長空間,這也是臺灣寵物產業發展備受各界矚目的原因。

隨著犬貓地位的提高,市場需求也刺激寵物服務內容更加多元化,除常見的寵物醫療、美容外,住宿與托收照顧、行為訓練、殯葬服務等服務紛紛出現。寵物服務市場持續擴大,寵物消費也衍生消費糾紛。農委會於八年前的《農政與農情》<近年來臺灣寵物產業發展情形及相關管理措施>專欄中,就臺灣寵物產業相關管理措施提出簡要說明,說明包括寵物繁殖、買賣及寄養業、寵物食品業、寵物用品業、寵物生命紀念服務業等,這份管理措施一直被沿用至今。

根據農委會每兩年一次的調查,國人寵物種類仍以犬貓為大宗,且無論家犬或家貓,豢養數量均逐年快速攀升。根據該2018年的統計顯示,全臺的毛小孩數量其中家犬數量已比前兩年少了近24萬隻,家貓數量不減反增。根據近年來動物專家的研究與調查,全球貓咪被人類豢養的數量逐年上升,從2018年到2024年,全球寵物貓成長預計達22%,同時間狗只有成長18%。原因是貓更適合養在公寓或大樓裡,特別是人口密度極高的亞洲都會區。此外,現代人實在太忙,養狗需要花時間遛狗,還需要幫牠撿狗屎擦屁股,養貓只需要一盆貓砂就解決,感覺上養貓的確比養狗方便許多。

臺灣內政部統計處指出,有可能是都市人口增加,公寓大廈比較無法提供給狗狗充足的活動空間,使得飼養貓咪的人增加不少,這項推測也在數據上獲得證實,貓狗占比最高的前五名新北市、臺南市、臺中市、新竹市、臺北市等都是都市地區。

愛護毛孩

國人家中飼養貓狗寵物的數量已突破250萬大關,對毛孩父母來說,毛小孩就是家人,一旦寵物生病了,縱使一擲千金,也要搶救到底。動物用藥主管機關,以及援引法條都不同,以致寵物使用人用藥品的合法性,在國內始終存在灰色地帶,眼前更引發獸醫師與藥師間的角力,且只要爭議一日不解,百萬寵物的健康權益及醫療保障也將逐漸出現問題,這一點是不能輕忽的。

前動物園園長──人稱「動爸」葉傑生表示,最重要就是我們要以動物為師為友,愛護寵物,從牠們身上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也會得到很多的啟發,希望大家能夠用愛的力量一起來愛護我們的寵物。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