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住民與多元文化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署長吳清山

scoop文:許亞帝 | 圖:編輯部 | 獨家報導1146期(10月份)

臺灣解嚴後的二十餘年來,「新住民」,即外籍配偶,使人口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其快速累積的人口已達五十萬人之眾。新住民的遽增,當然會產生一些問題,使得「舊住民」與政府不得不去重視,並尋求解決之道。

至今年五月底止,台灣「新住民」的人口結構主要來自大陸地區,約有三十萬人,其次為東南亞地區人口,也有將近十四萬人。這些外籍配偶所生的第二代,目前已就讀國中小學的即有近二十一萬人,目前臺灣小學生平均每八位就有一位是新住民子女。有人戲稱:「新住民再多努力點,搞不好三十年後臺灣會出現一位新住民總統。」
為替這些新臺灣之子的教育打底,國泰慈善基金會特與台北教育大學、聯合報願景工作室舉辦「臺灣跨文化教育研討會」,現任國泰基金會董事長的錢復表示,新住民預算應與時俱進的增加,並設置更高層及的新住民機構,並與教育部進行政策與資源整合。

教育與認同 是主要課題

新住民的移入,舒緩了臺灣少子化的危機,但第一線的國中小學教師感受到新住民二代在學習上的障礙。也有社會人士認為,即使拿了身分證,並不代表新住民了解臺灣、愛臺灣,所以仍不能算是臺灣人。因此,新住民為臺灣至少帶來了「教育」與「認同」兩大問題。

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副教授王大修認為,目前關於新住民及其第二代教育議題,多半以功能性的觀點看待,例如當有更多懂雙語的新移民時,可以協助台商拓展商機,帶動臺灣經濟成長。但王大修同時也提出質疑,國家之間難免有經濟或政治上的利益衝突,一旦兩國關係改變,不論是領土或漁權爭議,或是台商轉往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臺灣的新住民文化語言教育,也要隨之反轉嗎?
「因此我們不能以功能性的角度看待東南亞新住民。」王大修認為應省思的是,當推動新住民相關教育措施時,我們是如何看待新住民及其第二代?反之,新住民是如何看待臺灣的教育?他們的第二代又是如何在教育過程中看見自己在臺灣族群的圖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劉美慧指出,臺灣一直是由多元族群組成的多元文化社會,但過去的威權統治時代總以同化政策來處理多元族群。直到解嚴後,在本土化的氛圍中,原住民運動促使政府修憲宣稱我國為多元文化國家,並重視原住民的文化發展。
在台的新移民女性近五十萬人,形成臺灣的第五大族群,讓臺灣的多元文化有了新的輪廓,目前政府的政策除了希望讓優勢族群能理解新住民的文化,更希望新移民子女能發展雙文化認同。

錢復頒獎給研討會徵選論文得獎教師
錢復頒獎給研討會徵選論文得獎教師

藉教育推動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有兩個重要概念:差異與不平等,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在於讓弱勢學生增能,達到社會正義的理想,除了幫助學生增進理解外,更重要的是了解弱勢與優勢族群間的關係。
劉美慧舉例說,例如教導學生了解外籍配偶議題時,可讓學生知道外籍配偶現象如何改變臺灣的人口結構,並介紹外籍配偶的母文化,也能進一步將外籍配偶議題放置在全球化的關係網路中,分析優勢族群如何看待外籍配偶議題,藉以凸顯族群間不平等關係。
主流文化學生如能尊重與包容異文化,就能與不同文化群體和平共存,而透過課後補救措施,提升新住民第二代學生的學習成就,就可讓他們盡早融入主流文化社會。
榮獲「一○三年臺灣跨文化教育研討會」徵選論文第一名的三位國小教師甘文淵、劉瑞文、張婷婕即指出,目前教科書或教師所論述的知識架構,多以漢文化或已開發國家為本,東南亞雖在地理上與臺灣很靠近,且不少母親從這邊而來,多數學子卻對它感到陌生,是知識來源不足,也是教師生命史與課程視角對此長期的輕忽所致。
這點從老師們對外配子女最多的新北市兩所國小五年級學生所做的測試問卷中可窺知一二,當題目為「請以第一直覺判斷,下述四個國家中,那個國家是你比較熟悉的呢?」回答「日本」最高,比例達四十‧三%;中國大陸次之,佔三十五‧五%,越南最低,只有一○‧八%。
做為研討會舉辦單位的國泰慈善基金會董事長錢復表示:「學校是社會的縮影,人們需要在家庭及學校中建立起開放和信任的關係,從中汲取對話及重新出發的經驗。」顯見學校教育在多元文化推動進展的重要性。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