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敵人買石油 烏克蘭的戰車形同「資敵」樂壞普丁

圖/新華網
圖/新華網

獨家報導 記者楊俊斌/綜合報導

俄、烏衝突出現荒唐的一幕,普丁賺收錢又收裝備,澤倫斯基怎打仗?

烏軍用於對俄軍發起進攻的戰車,使用的居然是從俄羅斯進口的柴油,俄羅斯提供石油,讓烏克蘭駕駛坦克衝向己方的陣地。

烏軍的燃料供給大戶,居然是俄羅斯的能源企業。這等於是俄羅斯內部有人在「通敵」,給敵人提供戰略資源,幫助敵軍對自己的部隊發起進攻。

從另一個角度看,烏克蘭又何嘗不是在給莫斯科「送錢」?特別俄羅斯是在西方國家制裁的情況下,基輔的舉動讓俄羅斯的原油找到新的市場,也相當於是在「資敵」,給莫斯科送去大量的金錢,讓俄軍能夠生產出更多的武器,投入到烏克蘭戰場上。

烏克蘭為什麼要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在戰爭爆發之前,烏克蘭本身是具備石油提煉能力,從亞塞拜然進口原油自己提煉。

圖/新華網
圖/新華網

戰爭爆發之後,國內的煉油廠被俄軍炸毀。國內的工廠,居民可以不用石油產品。但是軍隊沒有燃料就不能打仗,從國外進口成了唯一選擇。

烏克蘭不可能直接從俄羅斯手裡買柴油,俄羅斯企業也沒敢直接賣。基輔是從土耳其,匈牙利等國家間接購買,汽柴油等成品價格也有比較便宜,相當受到烏克蘭的青睞。

這場荒唐的戰爭基本上對俄羅斯更並非完全無利可圖,證明西方國家的制裁手段,並不能扼殺俄羅斯,反而間接幫助擴大在匈牙利、土耳其、印度等國家的市場佔有率。

烏軍使用著俄羅斯的柴油,驅動西方坦克裝甲車,對俄軍發起反攻,雖然給莫斯科造成了不少傷亡,但裝備中的部分,最終都被繳獲和摧毀,成俄軍手中的戰利品,還被加以研究。

普丁再用賣石油的錢,去研發更先進的武器裝備,將這些新的武器裝備運用到俄、烏戰場上。

普丁既收錢又收裝備,然後將這些錢和裝備所創造的價值,重新投入到俄、烏衝突的戰場上。

這場戰爭的結果已經揭曉,烏克蘭完全北約化,俄羅斯除了核武其餘傳統武器無存,中國大陸順勢崛起。

至於全球則更加推向不同的兩方,美國依舊強勢,所面對的則是更加強壯的中國。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