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紅茶發源地 武夷山桐木村探秘

星村鎮是武夷山最大茶葉產區。

獨家報導文:吳德亮 | 圖:吳德亮 提供

武夷山是世界紅茶的發源地,四百多年前,被帶入英國皇室的正山小種,與當前公認為最奢侈的貴族紅茶「金駿眉」,皆產自於此,本期實際走訪武夷山桐木村,為您一窺百年武夷茶史。

雨乍停,車輛在進入星村後,天空忽地開朗了起來,武夷山巍巍群峰在霧靄中逐漸清晰,茶園宛如沖洗過一樣清新亮麗,鬱鬱蔥蔥的新葉正奮力抖落晶瑩的水珠。趕緊把握難得的雨歇,停車在岔路口拍照,果然「喀嚓、喀嚓」猛按快門沒多久,大雨又嘩啦嘩啦的傾盆而下。
滂沱雨中經由武夷山市「百吉堂」主人葛紹安開車引路,窗外一片朦朧,印象中滿山遍野的茶園與路旁櫛比鱗次的茶作坊都被驟雨掩蓋。沿著虯虯蟠蟠的山路蜿蜒涉險而上,好不容易抵達海拔超過1000公尺的桐木村,鱗鱗千瓣的屋瓦上,浮漾著濕漉漉的流光,濃密的樹林也被染成一片白色。
踏入「武夷山市桐木茶葉有限公司」偌大的牌樓,新一代掌門傅登亮總經理笑盈盈地撐傘在門口迎接,兩個「阿亮」相見歡,氛圍頓時熱絡了起來。

桐木茶葉公司的前身為早年國營事業的武夷山市桐木茶廠。
桐木茶葉公司的前身為早年國營事業的武夷山市桐木茶廠。

正山小種源自武夷山 世界上第一款紅茶

桐木村是世界紅茶的發源地,而「桐木關」則是古代江西進入福建的咽喉要道。
據史料記載:明末清初時局動亂不安,有軍隊從江西進入福建,於過境桐木時占駐原本產製綠茶的茶廠,使得待製的茶葉無法及時烘乾而重度發酵轉紅,茶農為挽回損失,只得取松木燃燒加溫烘乾,未料竟成了特有的濃醇松香味(或說桂圓乾味),而大受歡迎。因此,在篩分裝簍風光上市後,命名為「正山小種」,因緣際會成了世界上第一款紅茶,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

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桐木村是世界紅茶的發源地。
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桐木村是世界紅茶的發源地。

桐木村,本因大量油桐樹的種植而得名,但早在宋代稱「崇安縣仁義鄉」時,就以製作綠茶類的「龍團鳳餅」貢茶而聞名。而「正山小種」紅茶在歐洲最早以武夷地名諧音稱為「BOHEA」,在英國始終是中國茶的象徵。
「正山」指的是桐木或周邊相同地域、海拔,且同樣以傳統工藝製作,有「正宗」的意義,即武夷山所產均可稱正山;而出武夷山後其他地區所產的茶則稱外山(人工工夫煙小種)。
「小種」是指茶樹品種為小葉種,與祈門等地中葉種紅茶不同,又稱為「桐木關小種」或「星村小種」。近年中國政府更進一步規定「正山小種的命名必須通過『中國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原產地標記註冊保護、原產地標記註冊」,否則不能稱為「正山小種」紅茶,最多只能稱做「小種紅茶」罷了。

因緣際會進入英皇宮 成就英式下午茶文化

傅登亮說,武夷山市桐木茶葉有限公司的前身為「武夷山市桐木茶廠」,創辦於1988年6月,主要生產正山小種紅茶與武夷岩茶(烏龍茶),是福建省重要的出口創匯茶葉。
改制後除了保留傳統生產技藝,也積極進行工藝創新,豐富茶葉產品的多樣化。他說,正山小種最大的特色就是「濃郁的桂圓味」,無論公司如何怎麼發展都不能摒棄的根本。「只要保持這個傳統不丟棄,紅茶就是一份長長久久的事業」。

三省交界的桐木關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關卡。
三省交界的桐木關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關卡。

而對於歐美人士或台灣朋友對正山小種的理解──「煙燻味」?傅登亮解釋,燻味來自兩道特殊工藝:其一在室內萎凋時以當地「馬尾松」燃燒煙燻、加溫萎凋;其二在乾燥時同樣以煙燻進行。此外還有一道稱為「過紅鍋」的工序,將發酵過的茶葉放在200℃的鍋內,經20~30秒的時間快速摸翻抖炒,使茶葉迅速停止發酵,排除茶葉中的青草氣,提升茶葉的香氣與甜醇度。茶品存放一、兩年後,松煙味還會進一步轉化為乾果香,滋味更加醇厚而甘甜。
不過近十多年來武夷山所有自然生物受到嚴格保護,馬尾松也在禁止砍伐之列,因此,目前廠內堆積如山的馬尾松都來自外地,成本自然也大為提高了。
傅登亮進一步表示:正山小種生長在「世界自然遺產」的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內,平均海拔1200~1500公尺,冬暖夏涼、晝夜溫差大,年均溫僅18℃,年降雨量20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80%左右,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僅為0.026%,都為正山小種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特殊的高山韻香自然而生。尤其保護區內山高林密,隨著四季的變化,落葉與枯萎的植物植被成了天然的綠色肥料。加上冬季氣候寒冷積雪,凍土可達4公分左右,又有茶蟲天敵高達70多種,因此茶園既毋須施肥,又不必噴灑任何化學農藥,品質自然潔淨、醇滑且耐存放。
打開世界紅茶史,早在1604年以前就有荷蘭商人將中國紅茶帶入歐洲。1662年,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嫁予英皇查理二世,帶去的嫁妝正是幾箱中國來的「正山小種」紅茶,進入英國皇宮後成了貴重的奢侈品,才有後來逐漸形成的「英式下午茶」文化,顯然正山小種對近代歐洲文明也有一定的影響了。

桐木茶葉公司傅登亮總經理示範正山小種「過紅鍋」工藝。
桐木茶葉公司傅登亮總經理示範正山小種「過紅鍋」工藝。

金駿眉耀眼登場 帶動紅茶市場新榮景

桐木村目前共有茶山6700畝,總人口約1578人,現有茶農370多戶,年產正山小種30多萬斤。多年前武夷岩茶(大紅袍、肉桂、水仙、鐵羅漢等)暴紅,卻也將桐木村的光芒掩蓋,甚至幾乎被遺忘。所幸,不久後另一款小種紅茶「金駿眉」的誕生,又再度讓桐木村恢復昔日的耀眼生機。

武夷山下梅古村是早年晉商茶路的起點。
武夷山下梅古村是早年晉商茶路的起點。

2007年才正式上市的金駿眉,外觀如微笑的眉毛般,還帶有金色毫尖。兩者不僅原料相同,金駿眉也沿襲了正山小種的傳統製作工藝,不同的是正山小種採一芽三葉,金駿眉則僅採茶芽,傅登亮形容,正如現代詩人蕭蕭的詩句「幾千顆細緻的芽尖,才有一彎會笑的細眉」。近6萬顆芽頭才能製出一斤的金駿眉,而一名採茶工一天最多只能採2千多顆,因此每斤售價高達1至2萬人民幣依然搶手,被公認為今日最奢侈的貴族紅茶,更成功帶動了紅茶市場的新榮景。

武夷百吉堂主人葛紹安收藏最多的正山小種老茶。
武夷百吉堂主人葛紹安收藏最多的正山小種老茶。

目前中國大陸的紅茶可大別為小種(正山小種、金駿眉)、工夫紅茶(川紅、湘紅、九曲紅梅、蘇紅、閩紅、祁紅、英紅、宜紅,以及大葉種的雲南滇紅等)與紅碎茶等。
不過,金駿眉沒有採用正山小種獨特的煙燻工藝,而是採用一般的室內萎凋,並以傳統手工炭焙乾燥。僅沿用正山小種「過紅鍋」的工序,為金駿眉與正山小種血脈相連做了明顯佐證。
在我的要求下,傅登亮分別取出了過紅鍋後的正山小種與金駿眉,以90℃左右的開水沖泡,果然兩者湯色明顯不同,前者浮漾深沉的瑪瑙紅,而後者呈現活潑明亮的金琥珀色。
輕啜入口,煙燻味十足的正山小種在口腔內先是深邃迴旋,再徐緩釋出成熟而圓潤的桂圓香。金駿眉則由幽幽蘭香低空掠過,逐漸轉為高揚甜潤的蜜香,不斷從喉間浸潤輕轉,並回吐在唇齒之間迴盪;兩者可說各有千秋,各自散發迷人的魅力。
「下梅」則是另一個不可錯過的茶文化歷史名村,作為清代武夷山茶的重要集散地、古代晉商「茶路」的起點,古意盎然的明清古建築林立在900公尺長的「當溪」兩側,不僅不必像進入武夷山景區需購買昂貴的門票,也毫無江南古鎮惱人的商業運作。漫步其間,古街、古井、古碼頭、古民居、古市集盡收眼底。還可在水岸慵懶品茶,想像當年每日300艘船進出的盛況,真是愜意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