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窯注入現代文創 兩岸攜手再造唐盛世

長沙銅官陶瓷老街的店家多以傳統陶器為主

獨家報導文:吳德亮 | 圖:吳德亮 攝影

一座已被廢棄千年之久的唐朝銅官窯,在對岸重新啟動「銅官窯復興計畫」後,不僅讓人感受到更多古窯的文藝之美,同時,也在注入文創活水後,激盪出更多豐富的內容。而台灣茶器在長期經營下擁有豐富的經驗,也吸引對岸前來取經,讓兩岸有機會攜手合作,再創唐朝盛世奇蹟。

90年代以前,台灣茶人所使用的茶器,大多來自中國宜興。但因為許多藝術家的投入,茶藝與現代陶藝兩種文化相互激盪交融,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台灣茶器無論在材質突破、造型創意、實用功能、釉色表現與產業行銷等,都有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現,閃耀兩岸三地與國際舞台,深受愛茶人與收藏家的喜愛。因此,近年不斷有對岸陶瓷產業來台取經,希望能複製台灣茶器的成功經驗。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這是遠自唐朝、長沙銅官窯陶瓷上留下的一首古老情詩,儘管並未嚴謹合乎平仄韻律,也不以重複用字為忌,卻忠實反映了當時的庶民語言,真情流露,令人動容。而對照今天紅遍兩岸的偶像劇主題曲,現代都會男女應該也有似曾相識,或心有戚戚焉的感受吧?

以兩岸陶土融合燒造的茶器,右為台灣翁國珍的茶壺與杯,左為長沙彭望球的茶海與杯
以兩岸陶土融合燒造的茶器,右為台灣翁國珍的茶壺與杯,左為長沙彭望球的茶海與杯

千年古窯遺址重生

遠自唐朝就已成功外銷全球的湖南省長沙市銅官窯,儘管已遭廢棄千年之久,近年卻經由學者考證發現,不僅是釉下彩的發源地,且早在宋代之前就成功燒製了全球第一批銅紅釉,出土的器皿不僅繽紛多彩,如山水人物、花間小鳥、雙鳳朝陽、蘆鴨戲水等,技巧嫺熟且意境深遠。不時還可發現唐人彩繪與墨筆題詩的手跡或商業廣告,令人驚嘆。114313001 話說唐代以前,中國瓷器多為青瓷單色釉,銅官窯卻首創「釉下彩」技法,將鐵、銅等呈色劑摻入顏料,用毛筆在胚體燒造前彩繪圖飾或文字,再覆釉投窯,讓陶瓷器從釉下呈現多樣豐富的色彩,大幅提升了陶瓷作品的藝術境界,堪稱陶瓷製作與裝飾技法上的重大革命,在中國乃至世界陶瓷史上都有其重要意義。可惜唐初創窯的銅官窯,興盛於中晚唐,五代末期至宋代初期就衰落,前後僅約三百年,令人不勝欷噓。
銅官雖非官窯,卻是當時最著名的南方民窯,以燒制碗、盆、壺、罐等生活器具為主,也有硯台等文房用品以及動物造型陶偶。製品透過當時往來頻繁的海上陶瓷之路,曾遠銷至日本、朝鮮、暹羅、南洋,甚至西亞、非洲等地,與浙江越窯、河北邢窯並稱唐代三大出口瓷窯。
以一九九九年十月,印尼海域打撈的「黑石號」沉船為例,清點出的六萬七千件中國瓷器之中,就有五萬八千件來自長沙銅官窯;作為古代的一座民間窯場,一次能出口數萬件瓷器,當時盛況可以想見。
銅官窯遺址面積約一平方公里,至今已發掘了十九處瓷窯,不少遺址內瓷器碎片堆積如山,出土文物更超過萬件,讓來自各國的學者讚嘆為「千年前的世界工廠」。其中較典型的是依山而建的陳家坪龍窯,長三十四公尺、寬四公尺,坡度約二十度。
遺址自一九五七年被發現以來,官方與學者就一直積極推動,希望能再造唐代陶瓷輝煌盛世。先於一九八八年由中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而遺址上興建的首座博物館也於二○一二年六月正式開園,以「瓷別千年、窯望銅官」為主題,成了中國第一座國家級考古遺址園區;而周邊的銅官古鎮也成了湖南省重要的觀光新景點,陶瓷老街上琳瑯滿目的商品與傳統作坊,深受遊人與兩岸茶人矚目。114313101

復興計畫交流兩岸

長沙府窯陶瓷藝術公司負責人吳琪,去年起就頻頻來台取經,大力推動「銅官窯復興計畫」。銅官鎮鎮長熊彪更於今年四月下旬,帶領當地陶藝家來台交流,並力邀台灣傑出陶藝家前往長沙共襄盛舉。
為了鄭重其事,銅官由陶藝家彭望球領銜,台北則由我推薦資深陶藝家翁國珍為代表,將熊鎮長帶來的銅官陶土,在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國際會議廳舉辦的「兩岸陶藝一家親」儀式上,與台灣苗栗陶土融合,兩人並各自取回融合後的陶土,相約半個月內製作同一組茶器,與一尊「湘台文化創意園」的代表性雕塑。11431302
今年五月八日,在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舉辦的「千年唐風陶城兩岸創意文苑」活動中,兩岸文化人與陶藝家共聚一堂,包括高齡九十的湖南陶瓷工藝大師譚异超,知名陶藝家張堯、張玉山、張儀華、王忠,與台灣的曾冠錄、麥智通、陳怡芳等壺藝家共同見證下,翁國珍手拉的茶壺與三個杯子,與彭望球燒造的茶海、杯具等合而為一組茶器。而兩人分別製作半部的「浴火鳳凰」雕塑原型也順利合體,將在整個園區完成後,放大立於大門作為嶄新的地標。
有趣的是:銅官陶土多為灰白色胎質,與含鐵量高的苗栗土混和後,翁國珍燒出的壺呈現淺黃偏白,彭望球的茶海卻呈深褐色,彷彿也為「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兩岸文化交流做了最佳註解。

傳承並加入文創活水

話說長沙窯主要有釉下彩、模印貼花、貼花、刻劃花、印花、鏤空和雕塑等裝飾技法,其中以釉下彩最具特色。在吳琪的陪同下,我認真參觀了銅官窯遺址博物館,逐一記錄拍照:從已發掘的器物來看,長沙窯的釉色以青、綠、藍、褐、黃等色為主,釉層較厚。最大特色除了將民歌、詩文、諺語等文字以優美的書法呈現,更有山水、人物、花鳥等繪畫用於紋飾。其中出土的幾個側把壺,不僅顛覆了長久以來「側把壺創作受日本影響」的說法,在烹茶法盛行的唐代,居然有精緻的側把小壺與爐座出現,更令人深感好奇。
熊彪說,長沙銅官窯的瓷器與璀璨的唐代文化一樣,不僅大量向外傳播,也深受域外文化影響而更加豐富多彩;當時為了配合海上陶瓷之路外銷,還大膽運用褐綠等彩繪,將器皿的裝飾性與色彩效果發揮至極致。
不過熊彪也提到,長沙窯致力「復興」而非復古,鑑於兩岸茶文化的蓬勃發展趨於成熟,今後將以茶器製作與推廣為重點。吳琪則自詡為湖湘文化創意的新銳力量,縱向傳承長沙窯千年傳統工藝美學之外,更要注入現代文創新活水,開創不同於宜興紫砂或景德鎮瓷器的全新風貌。公司設於古鎮高達千坪的現代化陶瓷茶具廠房,目前已有多位傑出陶藝家進駐,不久後也將以最優惠的條件,吸引並延攬台灣陶藝家、茶人與陶瓷相關產業投入。114313202

嶄新風貌的陶瓷園區

湖南也是中國著名的茶鄉,安化縣的千兩茶、茯磚茶等黑茶;洞庭湖君山島上著名的黃茶「君山銀針」,以及湘西的「古丈毛尖」綠茶等,都早已馳名天下。吳琪則希望結合近年兩岸炙手可熱的安化黑茶,打造長沙府窯特色的茶器。正如台灣茶器近二十年發展的軌跡般,現代陶藝與茶藝文化相互激盪,再造茶器輝煌盛世。
其實長沙市區林立許多知名茶館,包括茶人王文靜開設的古典庭園茶館「白沙源」,茶樓源自緊鄰的千年名泉白沙井;長沙市鬧區大樓中,則有由吳軻與丁智兩位文化人開設,以現代裝潢搭配古典陳設的複合式茶餐廳「湯家」,二者均大量使用了現代陶藝與茶藝的元素,融入古典的品茶氛圍:或將傳統民居的翹角粉牆以竹林切入現代燈具,或將傳統瓦片堆砌成牆,延伸銅官窯的盛唐意象。
而遺址博物館附設的長沙府窯賣場,就有不少當地陶藝家以傳統工藝完成的作品,儘管許多造型源自唐代的出土文物;釉色彩繪也多刻意保留了當時的青、綠、黃等色調,如動物陶偶、茶蒼、酒甕等,卻完全注入了現代元素甚至趣味誇張的前衛風貌,彷彿千百年前的陶瓷器皿跨越時空後活跳跳呈現。例如來自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錢正財創作的「虎將」,清朝武官看似威武嚴肅,卻是喜感十足的 版,不僅每一個細節都栩栩如生,表情刻畫也令人驚豔不已。
在「長沙銅官窯復興計畫」的偌大廠房中,充滿現代前衛色彩的陶藝作品,陳列在長達數十公尺的傳統龍舟上,凸顯現實與過去交織的時空趣味。而包括湖南陶藝家協會主席張堯、秘書長張玉山,以及張儀華、王忠、楊私文、張力方、曾德國、林建華等陶藝家,也都投入「銅官茶器府窯造」的行列。地方政府還將廢棄的老窯場,類似台灣的華山文創園區般活化,作為兩岸藝術家進駐的陶瓷文創園區,希望能再造現代長沙府窯,並像千百年前的銅官窯般行銷至全球。

台灣茶器趁勢崛起

筆者也在銅官陶瓷行業協會余立山會長的導覽下,深入古意盎然的銅官陶瓷老街,了解傳承千年的陶瓷工藝。並受邀在長沙市「杜甫江閣」,以「台灣茶器的崛起與興盛」為題做專題演講。
仿唐建築的杜甫江閣,係為了紀念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詩聖杜甫,在澔澔湘江畔的草堂遺址所建,筆者有幸在杜甫仙逝一千兩百多年後的今天,成了第一位受邀登樓演講的台灣詩人。現場座無虛席,來自湖南省各地的茶人、陶藝家、相關產業代表們多用心聆聽且勤做筆記,顯然台灣茶器起步雖晚,卻能在近年迅速崛起,已成為對岸陶瓷界最關切的話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