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失智症家人 錦囊妙計報你知

scoop文:黃雅青 | 圖: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提供 | 獨家報導1146期(10月份)

生活周遭,愈來愈多的失智症病患個案,令人心驚。但你知道嗎?失智症是種疾病,別把它當成正常老化看待!且目前尚無任何藥物能治癒失智症,因此,我們得學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預防失智症,並且照顧罹病親人。

智症,堪稱是無聲無息的記憶殺手。任何人都可能面臨親人罹患失智症的難題。
美國前總統雷根、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生前是好友,但兩人皆為失智症所苦。二○○七年,行政院長江宜樺的父親剛滿七十歲時,先後罹患帕金森氏症和失智症,加上數次中風,導致病情快速惡化,如今已臥床如同植物人。短短幾年,全家人都備受煎熬。
台視文化圖書出版部主編柯乃文的父親在退休前一年,開始出現異狀,像是晚上上廁所不關燈、不沖馬桶,洗手後忘了關水龍頭,甚至還會把皮夾藏在冰箱裡。種種異常行為,讓柯乃文警覺不對勁,拖了一年後,帶父親到醫院就診,醫師確定他父親患有失智症,那年才六十歲,從發病到去年九月過世,大約十年之久。

老人偶而打打麻將,也能活化大腦
老人偶而打打麻將,也能活化大腦

失智症是疾病 而非正常老化

很多家屬都以為失智患者只是年紀大了,所以健忘,或是個性變得老番癲、老頑固。但事實上,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非正常的老化現象。
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組合,不僅是記憶力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含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功能的退化,甚至可能出現個性改變、妄想、幻覺等症狀,而影響人際關係與日常生活。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於二○一三年的調查發現,有七成受訪者將失智徵兆誤以為是正常老化,而且竟然有十三%的民眾表示沒聽過失智症,自認很了解失智症的僅有三%。因此,往往忽略及早發現、及早就醫的重要性。
知名主持人李豔秋的母親,今年八十九歲,發病迄今近十一年。由於李豔秋一開始並不了解失智症,以至於當她母親之前發生太多徵兆時,都被當作是老化現象。直到媽媽病情惡化,被醫師判定已是中度失智時,讓李豔秋非常自責、懊惱,為何未能及早發覺。
前主播林書煒的媽媽,兩年前經醫師確診患有失智症。但林書煒完全無法接受,就連家人也不願承認,直到母親真的因失智迷路,流浪街頭,家人報警尋回後,全家人才認清「媽媽真的生病了!」
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台北巿私立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主任王寶英提醒,如果觀察到家中長輩無法勝任過去熟悉的事物,語言表達有困難,搞不清楚年月、白天或晚上,或是東西容易擺放錯亂,甚至是已經走丟好幾次,就要有警覺心,盡快安排長輩到神經內科、精神科看診,由醫師做詳細的評估與檢查。

常活化大腦 預防失智症發生

114614602
留在家裡照顧或送安養院,是照護者最難的抉擇

由於目前尚無任何藥物能治癒失智症,因此,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預防失智症,就成為眾所關注的焦點。
根據研究顯示,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可減少五成。活化大腦的活動,包括:閱讀書報雜誌、寫作、猜謎、打橋牌、打麻將、繪畫、園藝、烹飪、縫紉、編織、聽演講、看電影等。國內失智症研究與治療權威劉秀枝,因她的雙親都是阿茲海默症患者,為了降低自己的罹患機率,她現在多做動腦活動,為大腦儲存知能腦本。
多運動,可使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約六成。尤其是進入中年後,最好能維持每周兩到三次以上規律運動的習慣,像是散步、爬山、打太極拳、游泳、騎自行車、有氧運動、瑜珈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有助於預防失智症。許多研究證實,地中海飲食可降低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肥胖、癌症等風險,對於阿茲海默症發病機率也能減少七成左右。因此,平時可多攝取五穀類、蔬果、豆類、堅果及深海魚類,並使用橄欖油烹調食物,少吃肉類和加工製品。
此外,孤單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會增加兩倍以上。相反的,多參與社交活動,可減少四成罹患失智症風險,所以即使是退休後,也應盡量保持社會參與,和人群接觸,不論是參加同學會、當志工,或投入公益社團、社區活動、宗教活動等,都有助於遠離失智症的威脅。

多參與社交活動,減低孤單,也能降低失智症機率
多參與社交活動,減低孤單,也能降低失智症機率

輕度失智 在家照護可延緩退化

然而,隨著國內老年人口攀升,老年失智有日益增加的趨勢,連帶也使照顧失智長者,成為青壯年世代非常沉重的負擔。
根據新店耕莘醫院院長暨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觀察,失智症患者從發病到死亡,病程約八到十年,有些甚至長達十五年,但因國內缺乏長期照護資源,以至於家人常需要擔負起照顧的重責大任。
王寶英表示,照顧失智長者,是一條漫長之路,家屬必須要有長期抗戰、與疾病共處的準備,加上每個病人病程、症狀都不一樣,要隨病情變化調整照顧方式。
通常,若是輕微失智,醫師會建議盡量先將失智長者留在家裡輪流照顧,畢竟家是長輩最熟悉的環境,較能幫助控制病情,以避免惡化。
柯乃文同意由家人照顧輕度失智患者是最好的作法。他同事的父親也同樣患有失智症,而且與柯乃文父親發病時間差不多,但他同事因工作之故,家中無人可照顧失智老父,於是送到安養機構,每周回家一次。沒想到,回家後要再送往安養中心時,「我同事的父親就會很生氣,哭鬧說不想離開,到安養中心後甚至會打人,兩年後病情就從輕度快速惡化到中度。但我父親在母親和家人照護下,過了五年才從輕度變成中度失智。」
不過,根據王寶英的經驗,照顧輕度的失智長者最辛苦、難度也最高,因為長者自主性高、仍有行動能力,甚至會堅持己見。因此,照顧者需要培養良好的溝通、應對技巧,才能有效傳達內容或說服病人。
例如,有些輕度失智患者會出現就醫障礙,拒看精神科。李豔秋的母親一開始發病時,就非常敏感,不願看失智門診,於是她只好迂迴的帶媽媽去看內科或糖尿病門診。

出現精神行為症狀 最難處理

一旦發現親人有失智症,家屬最好是經過訓練,才能照顧好失智長者。許多失智症團體都會開班授課,教導如何與失智長輩溝通、日常生活照顧技巧、疾病病程介紹、病情變化與應對方式、如何面對與處理精神行為症狀、居家照護資源等。
王寶英表示,如果失智長者出現精神行為症狀,可說是最難照顧,對家屬的壓力也最大,往往會使人吃不消。根據統計,高達八十%到九十%的失智患者會出現一種以上的精神行為症狀。
基本上,精神行為症狀可分為三大類。第一是情緒變化,病人最常見的是容易生氣、憂鬱、情緒低落。第二是精神疾病,例如妄想、幻覺、錯認(包含人名、地名、關係搞錯),這種情況是最棘手、也最難處理。通常,病人會堅定認為他假想的事情為真實,像是妄想妻子外遇、子女不孝,或是以為有人要下毒陷害他,所以拒絕吃飯、吃藥。一旦妄想內容太複雜,出現急躁、亂發脾氣,甚至動手攻擊等暴力行為,超過家屬所能負荷的範圍,就需要積極處理,使用藥物治療。
柯乃文坦言,眼看著自己心愛的父親失智,甚至出現被害、妄想症,初期真的難以接受,「有時懷疑母親外遇,搞得我媽每天都想離家出走;或是擔心他的存款可能被偷,我只好做了很多本銀行存款和假鈔,教導父親要把錢藏好,讓他覺得安心。」
第三是日常生活障礙,包括:大小便失禁、隨地便溺、半夜無法入睡或起來遊走、無法自行洗澡或穿衣服、飲食習慣異常(吃太多、吃太少、忘記吃過、吃了不該吃的東西)等。

114614701

安排生活作息 營造熟悉情境

除了藥物治療、家人陪伴和照顧外,生活作息安排,也能轉移失智患者的注意力,減緩病情惡化的程度。
王寶英建議,盡量營造失智長輩熟悉的情境,透過日常生活作息規畫,來強化現有的能力,例如讓失智長者自己吃飯、穿衣服,或是安排閱讀、認字、抄寫經書、園藝、植栽、桌遊、使用平板電腦玩線上遊戲等活動,以強化認知、記憶力及專注力訓練,並緩和失智症狀。
另外,邀請失智長者到日間照顧服務中心上課、學習、運動,也是不錯的選擇。為了減少失智患者的排斥感,王寶英說,他們特別將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的看板拿掉,將內部打造成聖若瑟老人大學教室的模樣、擺放時鐘、貼上課表,同時也讓失智長者有書包、聯絡簿。在情境營造及所有小細節安排上,都要讓他們有被尊重的感覺。
許多失智老人常會日夜顛倒,讓照顧者苦不堪言。但王寶英認為,若能幫助失智長者建立白天規律的生活作息,消耗體能,將有助於晚上入睡,家屬也較能輕鬆面對,與疾病共處。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