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喪赴英 優席夫回鄉畫出生命色彩

scoop文:尤命‧蘇樣 | 圖:優席夫提供 | 獨家報導1146期(10月份)

原民朋友獨特的藝術天賦,似乎格外獲得上帝的眷顧,怎麼也掩藏不住,輕筆揮灑,就是一筆奪目的光芒,優席夫用他多彩的絢麗畫作,歌唱他豐富的生命旅程,受過挫折與試煉的筆尖,抹畫得格外燦爛!

席夫(Yosifu),出生在台灣東部一個很小的阿美族部落──馬泰林,因一個沮喪的理由離開台灣,獨自旅行到遙遠的蘇格蘭愛丁堡,因為一紙不合理的唱片合約而毀了他的歌唱夢想。但誰說生命不是奇妙的經歷,在無心插柳的情況下開始作畫,開啟了他從唱片歌手展開另一段藝術奇幻旅程的契機!

旅英因緣動機 擦出繪畫的火炬

優席夫2014年5月赴台東長濱國中作藝術教學與啟發

一開始,在因緣際會下,在一趟希臘之旅中發生了奇蹟。當時優席夫遇到人生的低潮,逃避到甚至連平日的禱告都放棄,整日昏昏沉沉,有天夢中一個聲音對他說話:「時間到了,現在要開始畫畫囉!」
於是他回到愛丁堡後便拿起畫筆,一雙手開始畫出一幅又一幅用色大膽、主題活潑的鮮明畫作。這一年他以三十七歲之姿,進入了這個從未想過的領域,他的熱情和創意一下子釋放出來,透過不斷的努力,畫展規劃的路也因此展開了。
如今每天把自己沉溺在繪畫中的優席夫,漸漸的用繪畫療癒了自己,也重新找回自己對上帝的信仰。

部落藝術 轉化為時尚

優席夫說部落時尚藝術,一直是他的創作精神,「唯有先聽見自己的聲音,別人才能真正聽到你的聲音!透過繪畫,我想用自己與族人的顏色向大眾表達心聲。」
優席夫不斷吸取部落藝術的靈感,轉化出足以引領時尚的驚艷文創設計!「我把多年吸收到的西方繪畫技法與傳統結合,把部落的藝術美學時尚化,藉著精緻的現代展現方式,讓珍貴的傳統藝術,提升出能與時代呼應連結的新原民美學藝術。」
唯有透過畫展,才能引起大眾對美的興趣,並能開始學習珍愛台灣島上這份寶貴的古美藝術與文化。

2014年8月優席夫在愛丁堡家中,接待參加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台灣原民表演團隊
2014年8月優席夫在愛丁堡家中,接待參加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台灣原民表演團隊

用愛取代虛無貪婪

當BOT案、蘇花高如巨浪般向花東來襲,原住民就像岩石一樣,大部份是沈默的,不是不在乎,而是無能為力!人文關懷與環境保護,一直是優席夫在現代藝術創作中所訴求的重點,不管面對什麼樣的議題,優席夫的創作理念不曾改變。
「花東是台灣最後的綠地,她既美麗且脆弱,如何使她能長存,關鍵、責任就在你我手上。」
優席夫道出他的期待:「原住民的過去,在主流的文化衝擊下,喪失了許多珍貴的傳統文化、語言,甚至名字。但時代已經不同了,解嚴後的今天,許多主流文化的禁錮已經逐漸被打破,族群間的藩籬也開始在消失。」
雖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相較於過去的不確定年代,在新一代的年輕人心中,已經有更寬的包容性與接納度去對待彼此,那是因為在急功好利、貪婪無度的台灣價值後的今天,人們已厭倦了這種虛無的空洞!「有許多人已經開始在找(愛)這個東西了!」優席夫說。

充滿笑容的創作

優席夫擅長以幽默的方式演講,他的演講就像他的畫作一樣,有一股能帶給人開懷大笑的渲染力,彷彿這些陽光因子,是在一出生時就已經跟上了他。他的畫不僅用了全世界最多的笑容,他的人也能把歡樂帶給大家,更為自己用畫筆開展了繪畫生命的深度與廣度。
能走到笑得開懷、自我滿足這一步,其實花了很久的時間。優席夫的繪畫過程分為幾個階段,例如中國潑墨風、拉丁風、原住民風格,這些多少都跟他的旅途有關。喜愛旅行的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帶著畫筆去旅行。

優席夫作品
優席夫作品

「我踏遍了祕魯、越南、英國、希臘、義大利、古巴、巴西等國,每個時期感受都不同。每一個過程啟發我的靈感都不盡相同,但一直到改回原住民的名字後,原住民的風格也開始跳躍,找到自己的定位。」
旅行希臘、義大利時,優席夫的畫風趨於寫實。到了古巴,看到很多當地藝術家大膽的用色,又影響了優席夫的創作。至於巴西,顏色就更多了,他們的畫風完全沒有經過設計,和原住民的風格很像,一條街如彩虹般燦爛,轉換為一系列拉丁風的創作。

114611304擺脫悲情 重拾族群自信

台灣花東沿岸的阿美族在傳統生活型態上大多以漁獵為主,他們依循自然生息的定律,只取當日所需,從不過分獵捕,相對於商業主義的豪奪強取,他們的生活智慧與精神價值實在值得推崇。什麼是夠了?何時才能滿足?「三條魚就夠了的生活智慧,大智若愚。」優席夫的畫作直接訴說阿美族的生活智慧。
從小生長在基督教的家庭,像其他的原住民一樣,上帝給了優席夫一副好嗓子,讓他可以滲透人心的歌聲,感動大家。原民內在的人文精神復甦成為優席夫的創作重點,「畫中過去的悲情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那份當有的自信與尊貴。」
這樣的轉折,讓優席夫的歌唱與繪畫,都是向大眾傳達尊重異己與珍愛土地的一種理念,同時鼓勵現在的原民青年,真正從悲情中走出來,善加運用與生俱有的藝術天份,將其發揚光大。
優席夫更語重心長的指出,「要更懂得捍衛自己的土地,不要做一個沈默的族群。」

從原鄉尋回創作靈魂

 

「我的畫風轉化過程,是從人物像開始,因為常到中南美洲旅行,深受到當地多彩畫風的影響,而進入到拉丁風格。」隨後優席夫開始熱愛花卉主題,又進入到花卉系列,也大膽的嘗試現代中國潑墨畫。
「中國潑墨畫是我們從小比較熟悉的東西,潑灑的過程很激情,悸動到內心深處,潑出去後會有什麼結果不可預測,但會把內心底層的東西給掏出來。」優席夫如此形容。
直到有天英國朋友問優席夫說:「常聽你講你是台灣原住民,怎麼從來沒看過你畫自己的族人?」一語驚醒夢中人,優席夫開始認真的思考,並回到台灣花蓮開始四處收集故鄉的照片、神話、文化藝術等資料。
「我很努力的作功課,然後開始進行原住民當代藝術風格的創作,也因為題材回到了根部,繪畫事業上才有開始真正有了靈魂跟肯定!」
現在優席夫的創作主題調性,展現具明亮、現代感的專業展式空間,去突顯作品的艷彩度,配合文創品如卡片、畫冊的可能需求,依空間設計出流暢的賞與購的動線,善用展覽的最大值與大眾呼應,擁抱群眾。
如今他享受作畫、享受旅行,享受旅途中自己去市場買菜與做菜等的平凡小事,生活中的一切都變得平實,卻充滿感激與歡樂。
每段旅行都讓他收穫滿滿,「旅行是我吸收養分的方式,去品嘗沒吃過的,去觸摸不熟悉的,體會當地不同的風俗,眼界就會打開。」
熱愛旅行的優席夫用旅行激發自己的創作靈感,也為自己帶來了無限可能。未來,他仍將提著畫筆,為自己開啟一次又一次的奇幻旅程,在人生的調色盤上,盡情揮灑自我的色彩。

相關影音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