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皮臺骨的臺灣「國語」

(獨家報導)【文/楊正寬 中臺灣教授協會交通觀光組召集人|攝影/楊正寬】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像我經常為了逃避電視新聞插播冗長無趣的商業廣告,而馬上轉到別的電視台,看看有沒有漏看更新鮮、更精彩新聞的壞習慣?其中有一次我ㄧ不小心轉到一個「下暗新聞」臺語台,ㄧ下子傻住了!因為看似熟悉,卻是陌生,不知道是何方高人來吹縐了一池春水!?

坦白說,我是土生土長正港的臺灣人,聽到的是臺語(閩南語)播報,當然聽得懂,也很親切;但看到的字幕卻是用閩南語音拼出來的華語(字),卻唸不通順,甚至還有唸不出來的字詞!糟糕!我是臺灣人啊!我唸中國文學的啊!怎麼一下子變文盲了呢?好緊張,怎麼辦?我底下有截圖蒐集了一些例子,不知道大家看得懂嗎?或者看懂多少?如果看不懂會不會被扣上不愛臺灣?這到底要如何是好啊?還真是傷腦筋!

我不是語言學家,但是我粗淺的想,自古以來,人類的文明與發展,應該是先有語言,才有文字,沒聽過先創造文字,擺在那裡,再等著來發明語言的吧?隨著文明的腳步,世界各地,不是還很多早已有語言,但還沒有文字及歷史的的原住民嗎?我們臺灣早就是文明的國家,應該早就有文字啊!因為臺灣有閩南、客家,應該都是源自中原河洛的古文明族群吧!雖然說是「方言」,但是先民們ㄧ直以來都是透過閱讀華語(字),或叫「漢文」,也都能很流利地同時講出閩南語,客家話,不是嗎?所以看華語(漢字),很自然講出閩南話,而且也都很順暢,不是一直就都相安無事嗎?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為什麼要庸人自擾借殼上市,創出「華皮臺骨」的臺灣「國語」,來跟正宗華語,對枱較勁;來整中小學師生,美其名為「愛臺灣的本土教學」,到底有無必要?確實值得商榷!特別是碰到了一些華皮臺骨的字,如出現「佇叨位」、「呷甲真飽」、「足衰」、「攏袂曉」等中國字,可是不懂臺語意思,要怎麼查字典呢?不會唸要怎麼注音呢?

如果臺灣要建國就要有自己國語,那用閩南語稱為「臺語台」,對說客家話或14族原住民也太不公平。有本事就學韓國人或日本人,改造華語(漢字),創造出自己韓語、日文,真正擺脫華語的陰影。更何況世界上很多不同國家也可以擁有相同語言啊!看看美國獨立戰爭,美國自英國獨立了,不也是沒有拋棄英文嗎?目前世界上以英語做國語的國家何其多?為何英國被稱爲日不落國,就知道英語的國家有多少了。其他大範圍的像拉丁語,除了西班牙、葡萄牙之外,一整個南美洲不就是因為「拉丁語系」而被稱之為「拉丁美洲」嗎?小範圍的像南、北韓兩個國家,不是繼續還共同用韓語嗎?同樣道理,用華語也可以當臺灣的國語,寫華語文也可以分別流利說出閩南、客家話,不是嗎?

想當年大家都非常景仰的臺灣先賢林獻堂先生,大家也都公認他夠愛臺灣了吧?看著他講閩南話,靠用寫華語(漢字)字條,請教說廣東話的梁啟超先生,臺灣人要如何抵抗日本人,爭取臺灣人的民主;他還在日本人強迫臺灣人講日文時,私下在阿罩霧民間開辦私塾,教臺灣婦孺們學漢文,這樣愛臺灣的精神,又鼓勵大家學漢文,我看如果在今天,獻堂先生可能還是會遭受抹紅的下場了吧!

過去我們常數落具有「六書」藝術的繁體字,被野蠻地改為簡體字,確實是華語(字)的一大浩劫;那麼華語(字)被改成華皮臺骨的臺灣「國語」,那又怎麼樣呢?到底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夠安享「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歷史歸歷史、教育歸教育、語言歸語言、文字歸文字」的太平年?這個其實一點兒都無關統獨,希望大家不要再和稀泥混下去了,甚至堅持用意識型態來修課綱、改語言、變文字,致使我們的下一代,將來去大陸、香港、澳門等華人,或寫簡體字華文地區,還要帶著翻譯;華語領隊、導遊人員執照考試,也要像外語領隊、導遊人員一樣,也得增加「正宗華語」或「華皮臺骨」的華語第二試(口試)不可了;更不知道那一天,中小學的國語,就悄悄地變成這個調調,讓講正宗閩南語的父母,覺得小孩子去學校是「攏莫採工」了!

唉呀!呀!呀!庸人自擾!庸人自擾!如之何?如之何啊!?

1條評論

  1. 任何語言應該都是語言先於文字沒錯,可是無論閩南語(此指台灣所用的,或稱台語、台灣閩南語)還是華語,都已有歷史形成的文字系統,楊教授不妨想想您學華語的過程,是會講就會認字了嗎?還是需要學習?如果是後者,那麼,閩南語的文字也是一樣的情形,即便是拼音語言,也不是會念就會認字的(比如小熊維尼動畫中有意呈現小孩把honey拼成hunny便是一個常見的拼音文字訛誤)。
    目前所用的閩南語文字,有本字、有造字、有拼音,相關說帖也很多,或許楊教授可嘗試將閩南語視為一個新的語言,進而學習其文字,這樣就不需要擔心閩南語文字是「華皮臺骨」了,而是重新學習,「脫胎換骨」!
    加油!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