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寬/中台灣教授協會常務監事兼交通觀光組召集人】
臺灣地屬亞熱帶氣候區,雨量豐沛,惟時序分配不均勻,加以山勢陡峭,河流短促且地質鬆弱,雨季時洪水奔騰,宣洩不及易氾濫成災,水量雖多而無法充分均霑使用,正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旱季又常溪流乾涸,乏水可用,水源豐枯甚為懸殊!在有限水資源環境中,如何因應水資源需求,合理有效調配利用水資源,向為政府施政重點之一。
翻開臺灣發展史,臺灣的墾殖與發展,可以說是一部「人」與「水」共同開創的歷史。早期臺灣水利未興,人們對水資源需求僅止於飲用及看天耕種的方式。荷據時期引進灌溉技術,發展「農耕經濟」;明鄭治臺採兵工屯墾,開採大規模的公爺陂、大湖陂等以利耕植;及至有清一代,水利設施擴及全臺,以民間集資興築水圳為主力,八堡圳及曹公圳等最為後人所稱道;至日人據臺,則以「農業臺灣」為殖民目標,當時為因應水資源需求,改由官方主導,大力興修防洪、發電、防潮等水利工程;光復後政府除全力整建損毀之灌溉設施外,更興建多功能水庫以提供蓄水、防洪、發電等各項發展。臺灣各階段的開發與發展,對水資源確有顯著不同的需求,但也只有在政府與民間通力合作下,才使水資源得以永續利用。
本會鑒於水資源的歷史演進,始終無一詳盡又有系統的文獻紀錄,遂有編印本書之議。因為時代在進步,科技一日千里,邇來國內環境急遽變化,社會大眾對水的依賴日益殷切,加以產業快速發展,使水資源面臨顧此失彼的窘境。民國83年,宋前省長楚瑜於主持省政之際,亦有感於全省旱象,慮及日後民生用水之危機,特指示本會編纂《臺灣地區水資源史》專輯,目的都是希冀以歷史為鑑,有效整合民間與政府有限之財力、物力,達到治水、防洪,化「水災」為「水財」的效益,為政府與民眾之間,創造出雙贏的局面;另一方面則藉由宣揚先民先賢篳路藍縷,不怕艱難「與天爭水」之大無畏精神,以喚起民眾珍惜水資源之意識。
本會職司臺灣文獻之蒐集、整理、紀錄、保存工作,向以撰修通史或斷代史為職責,從水資源開發使用觀點記錄臺灣歷史,可謂第一次嘗試,故抱持著如履薄冰,戰戰競競之嚴謹精神,推動《臺灣地區水資源史》編纂計畫,透過學術研究,由吳總纂建民負責,集結國內精研水文之楊萬全先生、蔡志展先生等多位學者與中央水資源局、前省府水利處及地方之農田水利會、臺灣電力公司、臺灣省自來水公司之專家共同修纂,期結合中央、省、地方各界之智慧結晶,完成一部涵蓋多層面且編撰最周延的水資源專業史書。
全書除〈弁言〉外,凡六篇[1],三百餘萬字,上起荷據時期,貫穿明鄭、清朝、日據,下迄民國,將數百年來水資源之利用及開發沿革,以專業史的方式呈現,不僅將先民使用水資源的人文活動詳細記載,更可對於未來國內水資源工程開發,有鑑往知來,提供若干省思與檢討機會,並藉此建立水資源有限、水土保育、永續利用等觀念。本《臺灣地區水資源史》之出版,承經濟部水資源局支持與補助,以及史學、地理、水利界學者專家的積極參與與投入,殫精竭慮,備極辛勞,始得以順利完成,特藉付梓機會,謹致上本人最高敬意與謝忱,並請水資源及史學界先進惠予指教!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楊正寬謹序
[1] 按各篇內容如下:
- 總述。
- 臺灣之地理、地質、森林、雨量及河川特性。
- 明清時期臺灣水資源之開發利用。
- 日據時代水資源之開發利用。
- 光復至民國六十五年之水資源開發、利用狀況(分上、下篇)。
- 民國六十六年迄今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狀況(分上、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