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曾記得二十年前的你怎麼想未來的自己?

文:邱師儀 副教授|圖:編輯部

的生命不過百年光景,當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在想我還年輕,我在創造時代,地球隨著我轉動之際,年輪默默轉動,當他意識過來,發現皮膚歷經風霜,肚腩圓滾起來,他就是個四十五歲的中年人了。四十五到六十歲的這段期間,他養育小孩、照顧長輩,然後他就六十歲了。六十五歲的退休人員可能照顧九十歲的父母,有一天父母走了,然後他自己也八九十歲了,當老病死亡之際,他也許會想:這一生,好短。而既然人生苦短,為什麼人總是會用本位的自己去看新興世代?是什麼讓人覺得自己不朽?

在大學教書十二年,過去有一個教授前輩告訴我,當大學老師最棒的一件事:就是你永遠不會老,因為你每年教的都是最年輕的「肉體」,青春洋溢的十八歲。後來這位教授六十二歲驟然離世,感嘆生命無常之餘,我回想他所言,發現其實不然。你每年看的雖然是年輕的大一新生沒錯,但其實自己也越來越老,一開始還能跟學生當同輩,漸漸地代溝難免。雖然年齡差距不代表與學生相處必然不睦,但一個大學教師每年都要調適心態,一開始還能享受學生的觀點與娛樂(畢竟年輕教授也是學生剛變來的),但漸漸地覺得學生的想法怪,卻也只能同理心勉強去理解了。

我在傳統私大政治系教書,看最多的也是年輕人在十八至二十二歲這段期間的自我摸索,有一部分會搞學生自治或參與競選活動想要改變什麼(但常常也說不上來是什麼);另外一些比較投入學業,當中考公職的佔大部分,最少的是想繼續深造,攻讀碩博,當中在臺灣就讀的大部分,願意犧牲青春出國過苦日子的則是鳳毛麟角。而有蠻大一部分,我滿確定是被父母過份照顧或者錯誤期待,讀大學時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對未來很茫然。剛教書的前幾年,我總認為有些臺灣年輕人「不做夢」這件事情很可怕,過去五六年級追求學歷與專業,雖然扭曲但至少目標明確,也少有人會懷疑社會所定義的正確道路。但後來大學落榜比考上變得更困難了,許多大學生對於被二一蠻不在乎[1]。畢業後到澳洲打工度假,簽證一延再延,三十歲之前人生最寶貴的青春時光幾乎都在替白人國家做工。好多人過了三十歲仍沒房沒車沒穩定收入,再加上臺灣的低薪環境對他們極不友善,有父母房或積蓄的年輕人還可以啃一下,沒得啃的人真的就是貧窮世襲。有大學學歷反而適得其反,讓他們上不上不下,站不起來又蹲不下去。當時我真的替教出來的學生感到挫折、焦慮又不捨。

上面一大段是一個大學老師怨念很深的告白,恨鐵不成鋼卻又無能為力。但隨著時代巨輪的轉動,這三四年間我卻發現,過去這套老派、八股又菁英的看法真的是越來越錯了。當時我希望年輕人「仍要作夢」的正確答案,不過就是升學與就業,或者精確地說,就是讀更好的名校與做薪水穩定的工作(公、教、外商公司),但生在二十一世紀又過了二十一年的今天,其實這些早已不是什麼志向遠大的夢了。這套執念反而限制了年輕人更多無限的可能。具體來說,這幾年臺灣幾乎什麼都東西都「電子商務化」或「社群媒體化」了,網路普及如巨浪襲來,衝擊了九成以上傳統行業的秩序。尤其從2020年初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來,路面店一間一間倒、紙媒雜誌關門、實體書店消失、看傳統電視只剩五十歲以上的老人。然後直播主嗆傳統藝人一個月賺多少,就連選舉時過去原本花在紙本文宣、旗幟與看板上的錢,現在幾乎都轉為臉書廣告費繳給祖克柏(Mark Zuckerberg)了[2]。儘管很多產業瞬間成為黃昏,但有更多趁勢而起,譬如外送人員滿街跑,在雙北地區認真跑「吳柏毅」或「傅邦達」,一個月至少五萬甚至上看十萬,大學畢業生做這個雖辛苦,但至少不用再到澳洲幫白人撿爛果子。

大學各系的畢業生與他們出社會後的發展也不再有必然關係,我認識的一個最極端的例子,是一個傳統私大中文系的畢業生,三十出頭年收至少三百萬以上,因為他是投顧老師,很跳tone卻很真實。他畢業沒多久因為對股票產生興趣,進EMBA進修並自學,重點是讓他紅起來的介面是臉書與Youtube直播。當然這不是說讀大學沒用了,各科系的思維、邏輯、組織、領導,還有很多技術類的課程:寫作、提案、行銷、外語、程式、語法、統計、製程、檢驗等和三十年、四十年前一樣,好好學的話都在為就業做準備。

年輕人就業線上化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包括在家工作或網購創業等,這幾波疫情更加速這個趨勢。各行各業也體悟到不建置電商部門早晚遭遇另一波大海嘯。譬如健身房要有疫情爆發時線上教練課的備案;國考補習班加強線上課程與教材的提供。而這些線上思維,七八九年級生絕對都比五六年級生強。這兩年當大學老師,我又比較能夠「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了。因為如果不用線上思維來看現在的大一新生,並且協助他們學習與規劃未來,我想接下來被淘汰的會是我而不是他們。當少子化已成鐵一般的事實,現在的大學教授就要有大學可能會倒的覺悟。本文如果有一點貢獻,那就是我不應該用二十年前的標準看二十年後的社會,我們其實應該用二十年後的視野來看當下。人類不可能一代不如一代的,否則我們的物質生活不會越來越舒適。三年級生怨嘆四年級生,四年級生碎唸五六年級生,其實這些都是老化卻又不肯認老的一種症狀。

我憶起二十年前的自己怎麼想著未來的自己,2003年我當兵第二年屆臨退伍之際,坐在臺東海邊想著二十年後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我雖然想不到自己二十年後竟會站在大學講臺上,但當時的我知道自己要飛,並且飛出臺灣,飛得又高又遠。而現在的年輕人,如此想法者一定還是有不少,只是飛的介面不同,他們比較適應線上環境,因此給他們信心,創造自己的未來,是大學的責任。

 

 

[1] 大學所修課程有一半不及格為二一,過去公私立大學只要有一半不及格即退學,現在多數大學已改為2次甚至3次二一才退學,甚至完全取消此制。

[2] 祖克柏為臉書創辦人。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