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到底要不要改名?

文:莊伯仲 教授|圖:莊伯仲教授 提供

著政治情勢的緊繃,國民黨改名的議題又浮上檯面。首先是四大公投前夕,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在臺灣制憲基金會的記者會中表示,新北市長侯友宜是警界出身,最能理解臺灣社會,而他現在正是國民黨要角,中國國民黨改名臺灣國民黨,應該由他這樣的人出來改變。此外,近日臺南市文化局原計畫要在臺南公園豎立國父孫文銅像的決議因故喊卡,引起國民黨不滿,市議員蔡育輝因此提案「建請中央改國號,將中華民國改為臺灣共和國」。國民黨雖表示這是黨籍議員提案反諷民進黨不敢臺獨,但民進黨也嘲笑國民黨,先改名為「臺灣國民黨」再來說。

其實國民黨要不要改名是個多年老梗了!過去每逢敗選就會出現如此聲浪,2000、2004、2016,以及最近的2020年大選之後,在檢討敗選原因時,都有黨內人士倡議將中國國民黨更名為國民黨,甚至臺灣國民黨,當成是救亡圖存的改革之一。所以少說有二十年歷史了,但總是雷聲大,雨點小,最後不了了之。這次是老調重彈,只不過換由黨外人士提出。

國民黨官網仍停格在公投之前,但改名之議一直都在。(圖片來源:國民黨)

回顧今年9月的國民黨黨主席辯論會,就有媒體人提問候選人在中國國民黨、國民黨,以及臺灣國民黨這三個名字中,最喜歡哪個,又最不喜歡哪個?後來當選黨主席的朱立倫是說「平常可以簡稱國民黨,但是中國國民黨的全名不能改,絕對反對改成臺灣國民黨,這會讓所有民眾覺得從此斷絕跟兩岸或過去歷史的連結。」至於第二高票的張亞中的答覆則是「我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如果把中國拿掉是斷了我們的根……我只有一個選擇,就是中國國民黨。」不過他同時強調,有人要拿掉中國兩字改稱國民黨、或是改成臺灣國民黨,國民黨是民主政黨,可以在討論後讓全體黨員公投決定。至於時任黨主席的江啟臣雖未被指定回答,但稍晚接受訪時他表示「改名改姓,不如改個性」,也明確表達反對改名的立場。由此可見,連黨主席候選人也甩不開這個歷史包袱,都應對得很保守。

其實以美國為例,就不是大家熟悉的民主黨與共和黨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打贏對英國的獨立戰爭於1776年建國後,開國元勳中的傑佛遜和麥迪遜就在1792年創立民主共和黨(Democratic-Republican Party),不過因為敗選和內鬥,1828年又分裂成二支,其中之一改名為大家熟悉的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另一支則是輝格黨(Whig Party),後來雖解散,但不少成員轉投新成立的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展開政壇第二春,其中一人便是後來當選總統的林肯。說穿了就是改來改去,你黨中有我,我黨中有你。

至於日本政界就更多彩多姿了,每隔一陣子就有新黨成立或小黨被合併,因此政黨頻繁改名已成傳統。以民主黨為名的政黨在日本歷史上已經出現好幾次,最近的一次是在1996年,由脫離自民黨的鳩山由紀夫與菅直人成立。1998年在整合其他小黨後轉型為新民主黨,原黨則改稱舊民主黨,以示區隔。2016年又與維新黨的一部分合併組成民進黨,但黨名並非「民主進步」之意,而是「與國民並肩前進」。不過因聲勢長期不振,國會席位少有斬獲,2017年民進黨左派人士出走另組立憲民主黨,2018年時剩下的右派人士又與希望之黨部分成員合併為國民民主黨。可見因時制宜,政黨改名絕非大逆不道之事。

對於改名之議,國民黨內贊成方認為「中國」二字現在來說實在太沉重,而且變相凸顯是外來政權之實,有礙本土優先的論述。在「抗中保臺」的主流民意下,如能去除而獲得更多選民認同,孰曰不宜?反對的一派則認為,若腦袋不改、路線不改,光改黨名仍屬枉然。基本教義派的大老如洪秀柱更期期以為不可,直言此舉會切割傳承,因為「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改了黨名會忘掉以前的歷史。」她甚至悲憤地表示「如果真要去中國化,不如解散算了。」

說到底,一個政黨的作為絕對是比名號重要,但更改黨名其實是難度最低、成本最小、收效最快的宣示動作,如果國民黨連改名都不敢討論,外人還能奢望會進一步改革嗎?此外,認為國民黨改名就會忘掉黨史者,可能真的忘記黨史了。因為自從創黨者孫文1894年成立興中會以來,就波折重重,為應對政治變局,便一路改名,從同盟會、國民黨、到中華革命黨,再到中國國民黨。如果現在又改回了國民黨,也算追本溯源,怎會是「數典忘祖」?

「出包則改組,遇事就改名」本是政黨政治常態,各國都如此,倒不必想得太嚴重。孔夫子不也這麼說:「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既然鐵板一塊的「深藍教主」張亞中都懂得尊重黨員集體意志,願意透過公投來定奪是否改名,黨內人士對此又何必一開口就說不?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