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球治理倡議開打

文:台灣獨家傳媒智庫共同召集人 楊聰榮 副教授|圖:編輯部

國應用聯合國的語言越來越成熟,現在開始已經完全吸收聯合國推動永續發展目標的語言,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的發言,儼然成為聯合國的代言人,強力主張推動綠色與健康的全球發展,現在這一番說法被歸納為全球發展倡議,成為現在中國在國際發言的新姿態。

這種新姿態在當今國際政治是占盡優勢的,我們可以看到,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發言之後,得到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大力的稱讚,認為習近平是對氣候變遷做出強力的承諾。

大家都知道,對抗氣候變遷是目前聯合國的工作焦點,聯合國即將於今年11月在英國舉行氣候變遷大會,屆時一定成為全球的焦點。習近平一定也知道,氣候變遷也是用來對應美國壓力最好的議題。美國總統拜登在其他議題上都給中國很大的壓力,但是談到氣候變遷行動,還是必須要有中國的合作才能夠成事,這就是習近平的一張牌。

習近平的發言要求國際社會要努力實現聯合國所提出來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透過宣傳機器把這些意見整理成為全球發展倡議,把減貧、糧食安全、經濟發展、綠色能源、工業化等等目標,將中國發展目標與全球發展目標結合在一起。習近平顯然找到了較好的發言位置。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一帶一路,從2021年開始,中國提到一帶一路,一定都加上發展綠色夥伴關係。現在更進一步,把聯合國2030可持續性發展目標直接與一帶一路政策對接,強調綠色投資原則,以及ESG(三個英文單字的縮寫:environment、social和governance[環境、社會與治理〕)投資理念,把原來中國的發展計劃,套上聯合國發展目標所使用的語言。這樣的結合,已經在各種媒體上都看得到。

中國的對手國可能還不熟悉這樣的策略,一下子還反應不過來。因此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中國代表批評日本計劃排放福島核電廠處理水入海,認為是破壞生態及危害各國人民生命健康,是違反健康人權的做法。日方代表認為這個議題在人權理事會上提出並不適當,但是中方代表的意見卻得到其他國家的呼應。中國善用聯合國的語言,也轉移了其他國家對中國人權問題的注意力。

王毅在出席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論壇上,大力闡釋全球發展倡議,認為這是中國提供給國際社會的公共資產,中國將透過聯合國及各種多邊合作機制,打造一個新的合作平台。隨後中國駐英國大使館也進一步闡述了習近平主席的全球發展倡議的說法。這些都顯示,中國已經找到中國式的全球治理所需要的語言結構,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來包裝習近平主席所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就是目前找到最好的說法。

至於習主席所說的全球發展倡議,是否符合聯合國的理想,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反正目前沒有人追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總是會有追隨者附和,他們就是要一個說法。現在說法已經找到,中國的全球發展倡議就此開打。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