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臺灣 非得輸贏

文:嚴子貿|圖:編輯部

味視野,決定一個品牌價值,用臺灣觀點,從外國人角度看臺灣,能很快看清楚臺灣品牌定位跟市場前進路線可以微調的地方。比速度時間,就是節省金錢,而品牌並不一定就是營收獲利的價值,其實好好經營,現在證券型代幣發行(Securities Token Offering,縮寫STO),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縮寫NFT),數位資產管理(Digital Assets Management,縮寫DAM)概念出現之後,還有ESG(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等在後面,已經在股價上殺到眼紅、還沒有任何產品,就讓一個品牌,可以有足夠資金好好研發準備,觀之所有品牌,其實有一半營收來自商品,一半來自融資;關鍵在於,你想要做怎樣的品牌主人。

並非所有的品牌,都像表面那樣,操作股票,在專業經理人或是以家族為主要成員的管理團隊之間競爭。其實有很多營運非常好的公司,自我掌握,不需融資,不需外主,從來就是自我為中心,幾百年不變,就像香奈兒(Channel)以及國內、外許多私人的大小企業。根據哈佛財經報導統計,全球至少有六成公司是家族企業投資,部分地區更高達八成,而依據經濟部發布之《2019年中小企業白皮書》及《遠見雜誌》調查,臺灣約企業70%為家族中小企業,而當中56%仍為第一代創業者掌權。

這是什麼意思?其實,全球約有七成公司都是私人家族投資,意思是,全球有七成都是私人家族企業在支付薪水。雖然各地區或許不同,但以歐洲一般而言(先不深究不同歐盟國家差異比例),你要是在歐洲詢問誰想當老闆,例如法國,每個人可能都說不願意。因為不但公司營收一半繳稅,個人的一半收入也幾乎得全數繳出。臺灣雖然公司與個人税相較輕,但是每個老闆,也都值得鼓掌,因為他們真的很有勇氣願意投注金錢時間,邀請員工一起圓夢……可真實世界裡,為何都是很多勞工對立?朝野對抗?是利益爭奪?或只是因為溝通不清?

我們都知道,最好的品牌怎樣達成的。頂級技術跟藝術的堅持理念跟執行。說來簡單做來難。我們可以比一比,臺灣企業特色跟老外有何不同,光看外商在臺灣,就可以理解,開公司的概念,其實跟國家政治架構理念,都是相同文化,也有類似的地方。

我們先從臺灣的人群來看,臺灣住著怎樣的人群大家有概念嗎?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縮寫OECD)最新統計,民國107年各國二十五到六十四歲人口高等教育比率的平均值為38%,該年底臺灣已達51%,遠較平均值為高;與主要國家比較,除加拿大及日本分別為58%、52%高於臺灣外,其餘多較臺灣為低。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最新統計,2018年底臺灣戶籍登記人口為2,360.3萬人,年滿十五歲以上人口計2,059.3萬人,占總人口87.25%,各年齡層識字率均超過九成,六十四歲以下者達九成九以上;十年來增加263.3萬人,其中擁有大學學歷者為574.2萬人、專科學歷者228.5萬人居次、研究所者154.3萬人居第三,擁有高等教育程度民眾大幅增加。

根據2020年內政部統計,2019年底擁有大專學歷以上的民眾共有957萬人,臺灣擁有眾多高等教育人士、平均大專以上畢業生比例,大概在全球所有國家之間,不算落後,這也是為何我們經常很多中小企業都能推出很多別的國家不能做到的產品。我們也知道臺灣GDP或外匯存底排行……那麼,臺灣除了自信還需要努力什麼?

有時候的狀況是,有時企業家們應該想過,為何要投資?從一開始的熱情,到自認為能透視每一個員工和他們的心,應不會也有真誠的人,就那樣吧!企業家所找來的人,他們的創意與努力已經不被珍惜,雇主會擔心他們偷工,或貪婪地搶奪公司的資源牟利。而員工們,則是從一開始跟著自己覺得欣賞的主管或老闆,那種專注工作或學習的甜蜜,轉變成避開管理階層或是老闆們,或唯唯諾諾,或是不爽就直接翻白眼,每一天都變成隨時會走的心情?

我們也看到在很多優雅的環境裡,人來來去去,所有員工彼此毫無感情,機械式地坐著忙自己工作,只是盡責,下班後完全不在狀況裡。

並不是我想挑毛病,好的公司有幾家,做完市調的真相驚人,不論是從目前最流行的音樂,或是廣告公司的市調結果,都呈現一致的狀況:年輕人沒有前途感、對未來失望。他們的心態是,若要期待還不如躺平,他們最在意社會公義,及更好的溝通與薪資待遇。沒有人提到未來,前途發展,或是對有興趣職場的期待。

現在全球約莫有59%屬於三十九歲以下的青年,包含「Z世代」(1995—2009年)以及「Alpha世代」(2010年至今),這些族群在亞洲的比例又更高,因為東南亞之故,特別是處於「東南亞國家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縮寫ASEAN)的地區,平均人口紅利(demographic dividend)在二十六歲至二十八歲。根據KASASA(批發金融服務公司)資料顯示,這群59%的人決定了平均75%各種生活用品的購買,例如購買食物及飲料(Food & Drink)占77%、外食選擇(eating out)、生活用品(Household)占73%、傢俱(Furnitire)占76%。特別在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後,更多的人失去工作,對未來感到惶恐,過度依賴數位網路之下,心靈上的寄託比以往都更為加重。

人群的生活變化與公司管理有很大不同之處。二次大戰期間出生的「沈默世代」(1939—1945年),他們玩傳統唱盤、輪式溜冰鞋;經過1969年「嬰兒潮世代」為代表的登錄月球事件,玩傳統卡式唱機;到經歷1987年股市崩盤的「X世代」,魔術方塊跟卡式隨身聽錄音機;2001年恐怖攻擊與iPod,2008年再一次的全球金融危機與Spotify,到2016年的自動駕駛汽車特斯拉(Tesla)……。公司的管理模式,也從最早的指揮官「Top-Down」,一路變革到目前,激勵團隊的管理執行方式。

不禁讓人深思,為何開公司不是這個樣子:在一個適中的環境下開公司,員工與雇主彼此互相學習成長;管理者跟勞工難道非得有輸贏不可,容不下某種全贏方案?而,政府執政跟在野,電視臺、媒體之間,支持與反對者的對立非得如此明顯?就只是為了選票、利益?全球似乎都一個樣。難道這世界的運作都得一直是這樣?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