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op文:社長  張淯  | 獨家報導1146期(10月份)

著國際名導盧貝鬆的魅力,加上全片三分之二在台灣取景,不僅讓《露西》在台創下三億票房,更讓台北影壇對這部片多了點異樣情愫。

從成功行銷台北,到將台北醜化成第三世界;是凸顯台灣身為國際角力樞紐的角色,或只是一場誤食迷幻藥後失速的魔幻狂想?!

叫好?叫座?

從半自傳性的《碧海藍天》,到票房高峰《第五元素》,讓盧貝鬆成為全球少數能與好萊塢抗衡的票房保證,卻也讓他飽受法國影壇「被好萊塢殺死」的揶揄。
為了將一句:「生命的意義在於分享與知識傳遞」,拍成九十分鐘高潮迭起的商業劇情片,號稱構思十年的《露西》,雖然讓盧貝松背負了偽科學、邏輯不通、哲學理論拼貼的惡評,卻在全球累積八十億台幣的票房。

叫好或叫座?盧貝鬆的兩難,又何嘗不是媒體人的兩難?
今年初,一位曾在台灣工作的外籍記者福克斯(Chris Fuchs),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期刊上,批評台媒「把閱聽大眾變僵屍」,在台灣媒體可謂吹皺一池春水。
主流媒體小報化,是本世紀初就已顯現的徵兆。從上個世紀末英國《衛報》抽出副刊發行小開本,二○○三年《獨立報》讓大報、小報同步在市場發行,美國的《華盛頓郵報》與《華爾街日報》除了增加小報吸引年輕族群,也藉此作為新興市場的試金石。
可見,開本輕薄化與內容輕鬆化,已成為主流媒體救亡圖存的唯一靈藥。畢竟,光從英國《太陽報》這份「小報中的大報」的發行量,幾乎等於英國前五大全國性報紙的總和,再有理想的媒體,也敵不過現實。

娛樂或權威

但是,當數位工具把人們寵壞,將接收資訊的時間單位,從日報拉到即時新聞,甚至藉由行動載具,無孔不入地入侵你我的生活。至此,資訊就像吞食了《露西》裡的CPH4一樣,開始自動串連、無限衍生。
而紙本媒體的資訊,開始得和無數新奇有趣的資訊,爭搶觀眾的眼球,這才發現,再怎麼輕鬆化的內容,也敵不過數位世界裡充滿聲光與互動性的資訊,而專屬於紙媒的權威形象,則早在輕薄化的過程,消失殆盡。
長期以來,只顧著低頭找麵包碎屑的媒體,才發現自己終究迷失了原來的路。

關鍵數字

不過,對於紙本媒體的未來,卻也有人抱著不一樣的看法。
一年前,繼巴菲特積極收購全美地區性報紙,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以兩億五千萬美元買下《華盛頓郵報》,今年,華碩創辦人之一謝偉琦和香港任德章以四億七千五百萬美元買下擁有九十七年的《富比士》,為許多幾乎聽到喪鐘敲響的紙媒,燃起一線希望。
紙本媒體營收下滑,不只發生在美國,連中國與印度等急速發展的國家,都已收緩成長趨勢。為何這些人卻反其道而行,紛紛收購紙本媒體?
如果細看美國報業的數字,會發現美國報業協會(Newspaper Association of America)所統計的整體營收數字,雖然二○一二的三百八十六億美元,到二○一三年的三百七十五億九千萬美元,呈現二‧六%的下滑,但就發行量來說,卻逆勢成長三‧七%。
進一步深究時,會發現營收下滑,主要是平面廣告所減少的八‧六%,近一百七十三億美元,填補不了數位廣告一‧五%的成長率所貢獻的三十四億兩千萬美元。
在台灣,因為幾大報系萎縮嚴重,數位媒體還看不見春燕的情況下,對於報業的未來,多半也抱持悲觀。影響所及,也讓我們習慣用放大鏡,甚至是被扭曲的哈哈鏡,去解讀我們的未來。
但上述那些人,顯然不這麼想。在今年八月,《華盛頓郵報》公佈七月份官網的點閱率,創華郵報史上最高紀錄。原本唱衰貝佐斯,認為過去一年華郵營收沒有明顯起色的「觀察家」,也紛紛力讚,貝佐斯以低價買下數位內容還大有可為的華郵,實在太有眼光。
身為媒體人,筆者始終認為,如何從這些人的實驗,為紙媒過渡到數位媒體的路徑,吸取屬於自己的養分,爭取華文世界的發聲位置,才是我們該做的。

何謂獨家?

二○一四年,對《獨家報導》來說,是個充滿戲劇張力的一年,也切實體驗著危機等於轉機的箇中甘苦。在經常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惶恐中,唯一欣慰的是發現,以往被評為傻或愚蠢的堅持,逐漸找到更多的同路人。
但也因為有這些人,讓我們更相信,唯有專注在今日挖掘出獨家,才可能成為明日的主流。
就如同二十八年前,《獨家報導》以「捍衛新聞自由」為起點,保障人民知的權利,在媒體百花齊放、淪為公眾人物塗脂抹粉的工具時,堅持揭弊,與讀者站在一起。前人的每一步,都是將「非主流」,化為「主流」的勇敢嘗試。
而三年前,筆者有幸接下《獨家報導》社長一職,即便前有熄燈後,緊接著湧上的暗黑力量,後有從同業乃至數位世界的無數追兵,但因為心裡始終謹記,以筆者僅有十多年的新聞資歷,竟能僭越於眾多前輩之前,有幸接下一個老媒體的重責大任,所以始終不敢懈怠。
因為,即便每個人都不能自外於全球化的推土機,無法倖免被捲入這場數位洪流,我們深信,就如《露西》所說的:「帶來混亂的是無知,而非知識。 」只要勇於擁抱這些改變,甚至主動參與這些改變,就一定能找到下一波浪潮的浪頭,趁勢而起。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