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領域及早布局,迎接全球數位轉型浪潮(張淯)

文:張淯|文字編輯:殷瑞宏|圖:Pixabay|責任編輯:涂開司|核稿編輯:黃家音

《脫稿玩家》(Free Guy)曾被知名影評人超粒方形容是「2021年最意外驚喜的電影」,裡面不但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致敬與彩蛋,劇情設定上更是安排了許多發人省思的小細節,確實值得一看。

電影究竟好不好看,當然還是得依照個人口味、見仁見智,但這部電影更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就是主角蓋伊(Guy)的「覺醒」是否會在現實世界中上演?這種劇情目前被歸類為科幻,多久會成為紀實?

久之前,旨在運用AIGC(AI-generated content)創造真正Metaverse的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科技公司rct AI,剛完成超過千萬美元數目的A-3輪融資。這家公司獨特的混沌球演算法,主打為遊戲行業提供解決整個生命週期的智慧運作方案,在遊戲的敘事構成本質中,展現出人工智能經由強化訓練學習後方最終確定、獨一無二的腳本,讓玩家可以擁有宛如真實人生般的隨機與不可預測性質的遊戲體驗。

AI的進步

這當中的思路是什麼?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未必容易。一般在遊戲內容的設計上,故事的推進是透過一個又一個單獨的事件串接起來的,每個事件的因果關係都是被設定好的,舉例來說就是當某件事情發生了,那勢必會接著發生另外一件事情;而所謂自由度的高低,則是指可供操作者選擇的事件分支為複數,藉此來展開不同的敘事路徑。但在這間公司的設想中,則是將事件替換為出入口固定,但內部行進路線會隨著玩家與非玩家人物的互動情況而定的黑盒,因此呈現出幾乎不可複製的發展樣貌。

在《因果革命》(The Book of Why: 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這本書中,作者描述了因果律的三階段梯論,也可以想像是我們對外界事物認知的階段變化。第一個階段是「對外界環境進行觀察,在觀察中尋找規律」,第二個階段是「對外界環境進行干預,在改變中尋找規律」,最後第三個階段則是「在想象中對外界環境進行干預,在反事實中尋找規律」。總結來說,就是從單純的觀察,逐步走向藉由干涉以找出更優手段,最後則是以「想像」的形式來尋找出可行的應對策略。

人類正因為擁有擅長因果分析的智慧,才能達到第二與第三階段的認知;而電腦目前能做的,通常還處在第一階段(這也是為何我們稱之為計算機工具),可以對大量已存在的事實資料做出處理;而人工智能AI則將逐步跨越到第二與第三階段,其核心關鍵在於經由學習行為,從而理解如何干預,甚至是想像出所需要的解決方案。

過去,人們常說文化與藝術這類創作是無價的,主因就是要投入大量的心力,還不見得能夠獲得回報;但倘若有朝一日AI的運作情形踏入第三階段,幾乎已經可以取代大多數的思想創造工作,產製出足夠豐富的內容。

學習新科技

要促成AI躍進的關鍵,還在於足夠的學習過程。當我們提供充分的資料來建立仿真模擬情境進行反覆推演後,得到的大量數據逐步積累產生策略模型,本身也會回饋到仿真過程中來加快訓練速度,在此良性循環之下,AI將漸漸獲得足夠真實的行動指南,所產出的對策工具也將愈來愈豐富且真實。換句話說,AI的運用愈多,那AI就會變得愈聰明。

隨著科技演進,全球數位轉型本就在日程上,這兩年受到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更是加速了這個過程,這使得半導體與AI等相關領域的發展迎來大量的投資湧入。以臺灣來說,過去或許僅有較多的倡議,但如今已有政府帶頭的實際行動,例如多所校園成立半導體學院,可看出透過學界帶頭進行知識投入以順利媒合產業與官方政策的趨勢。

在AI方面,則有如臺灣人工智慧學校等組織進行推廣,讓相關知識能夠遍布臺灣各界,培育相關人才,以讓臺灣能夠把握這個發展機遇,為產業活動能夠導入AI進行數位轉型升級鋪路。如果是有意在這波數位浪潮中屹立不搖,甚至更進一步的企業主,可能得盡早為自身的數位轉型做打算了。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