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AIT擴建後 就成美國海外第二大使館 面積快追上白宮

德國總理府。圖/取自德國政府官網
德國總理府。圖/取自德國政府官網

記者邢雲/台北報導

德國政府13日發布首份「中國戰略」報告指出,德國將繼續與中國開展經濟等各方面合作,不追求「脫鉤」,但迫切需要降低風險。這份報告表明奉行「一中」政策,但強調願擴大和台灣雙邊關係,並警告,台海現狀只能透過和平和雙方同意的方式改變。

根據《路透》報導,長達64頁的「中國戰略」報告寫道,「中國已經改變,有鑑於此,我們必須調整對中國的戰略。」該報告已在德國內閣討論數月,直到昨日,德國總理蕭茲的三黨聯合內閣才達成共識,並對外公布。

報告談及中共各個方面,如外交方面提到,中國擴大和俄羅斯關係,對德國帶來立即性安全影響;印太戰略方面則稱,德國將繼續在印太地區強化軍事存在及和夥伴合作,警告台海現狀僅能透過和平手段和雙方同意的方式進行改變,因為,「軍事情勢升高,將影響德國和歐洲的利益。」

德國海外軍事行動。圖/取自德國政府官網
德國海外軍事行動。圖/取自德國政府官網

但在全球化議題及經貿部分,德國強調以合作為主。報告指出,北京日益專斷,試圖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從而對全球安全產生影響,然而,中國在因應氣候變遷、疫情等全球性挑戰時,仍是不可或缺的夥伴。經濟方面,戰略報告強調,應降低對中國嚴重依賴的計畫,以符合歐洲聯盟之前達成的原則。

中國2016年成為德國最大單一貿易夥伴,鑒於與中國密切的經貿關係,德國特別關切歐盟「去風險」戰略對其已陷入衰退經濟的影響。但在尖端科技運用層面,德國與美國態度更接近。戰略報告說,「聯邦政府重申和夥伴協調合作的責任與決心,防止我們發展尖端科技被用來提高軍事能力,對國際和平安全構成威脅。」

德國總理蕭茲在發表首份「中國戰略」報告後,在其推特發文說,「我們的目標不是脫鉤,但我們想在未來降低(對中國的)嚴重依賴。」對此,中國駐德大使館也發表聲明稱:「中國是德國應對挑戰的合作夥伴,而非對手,將中國視為『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不符客觀事實,也不符兩國共同利益。」

《紐約時報》表示,德國的「中國戰略」將提交國會,「問題是,德國企業如何回應政府的中國戰略?」報導引述部分企業人士說,地緣政治風險使他們在中國的業務變得複雜,但巴斯夫、大眾等德國大型企業面對政府「去風險」的呼聲,回應卻是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