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中藥怎麼能夠由西藥師來管?(孫榮富)

圖/取自藥師小羅西 女漢子的格鬥擂台粉絲團
圖/取自藥師小羅西 女漢子的格鬥擂台粉絲團

孫榮富/新黨輿情中心副主任,著《後2024?》

自傳統到現代,中藥行是我們中國人很常光臨的地方。然而,自西藥持續不斷的擴張以來,台灣的中藥行與相關人才逐漸式微甚至瀕臨「絕種滅族」的危機,西藥師竟還要對衛福部開放申請中藥販賣業的登記,表達強烈反對。中藥怎麼能夠由西藥師來管?這不是為民眾在用藥安全上的把關或考量,而是一種西藥在專業上的霸權與霸道。

西藥師以「用藥安全」為由,主張要「管控」中藥,實際上是要恐嚇病人以提高或維護民眾、消費者到西藥房自行購買西藥意願的西藥利益。大家要有一個前提瞭解:中藥,是藥物也是食物;西藥,就是藥物不是食物,雙方在本質上就是不同。何況,一般的感冒藥,例如:伏冒熱飲,在西藥房就可以隨手買得到,民眾、病人、消費者有選擇自由,為何不能在中藥行買中藥呢?

中藥是中藥,西藥是西藥。西藥師又憑什麼對「誰能販賣」中藥「說三道四」?衛福部這次解釋《藥事法》第103條,經由培養中藥的專業從業人才,以支撐中藥行的生存與發展,讓民眾、病人、消費者可保有在中藥與西藥之間的選擇自由;雖然,衛福部是立意良善,但西藥師長期以來已經將《藥事法》視為是維護自身權益的專法,逕行對《藥事法》進行解釋令,讓西藥師有了反對的理由與空間。

但是,西藥師們要搞清楚:就算是一個病人也有選擇那一間醫院、診所,選擇那一位專業醫師,進行檢查、診斷、住院…醫療方面的「選擇自由」;中藥就由中藥行來賣,也是藥物上的「選擇自由」,難道,有誰能夠確保病人在檢查、診斷、住院的「絕對醫療安全」,難道,西藥師們能夠向「購買中藥」的病人、消費者、民眾確保「絕對中藥安全」?

說到底,「用藥安全」是西藥師們「污名化」中藥,並縮減民眾、病人、消費者,在中藥與西藥之間選擇空間的一頂大帽子!西藥師和中藥商的執業目標不同,前者是藥物的諮詢、調劑、研發,後者則是中藥材的取得、加工修製、管理供應。中藥怎麼能由西藥師來管?還是,各自做好各自的專業本分與分工責任就好。


更多《獨家報導》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