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 何豪毅專欄/評論
近期朱立倫指賴清德政府像希特勒,德國在台協會臉書貼文,對朱類比台灣政治情勢不當表達失望與憂心,民進黨人及其側翼「出口轉內銷」,狂批「嚴重貶損台灣民主制度」、「外交災難已經開始延燒」,還要「朱立倫滾出來道歉」,彷彿朱立倫觸犯什麼禁忌,把他當成歷史罪人一般,拚命要鬥臭鬥垮。
朱立倫所言「賴總統對在野黨的所作所為,就是在做希特勒做的事」,有無不當類比,社會自有公斷。德國在台協會指「國民黨應避免進行不恰當且缺乏歷史敏感度的類比」是否與朱指控執政黨迫害在野黨、傷害人權的原意有所落差,也是人云亦云,倒是對於台灣社會是否面臨民主倒退、人權倒退的問題,大家可以從二戰德國的歷史軌跡窺得其究。
二戰德國奉行極端種族主義、屠殺600萬猶太人,史實概無疑義,至於希特勒乃至於納粹黨人,為何如此痛恨猶太人?在歐戰勝利80週年紀念的此時,德國從一戰戰敗國一路走上發動二戰,整個過程有許多關鍵時刻,值得我們好好檢視。
一戰後德國廢除帝制改民主共和,1919年實施的《威瑪憲法》讓女性擁有普遍投票權,遠較美國1965年才實施女性擁有全國選舉投票權還要早了46年。這樣一部先進的憲法,卻在1932年選舉中,使納粹黨得票37%成為第一大黨,並運作其他派系同意,讓總統興登堡同意任命希特勒為總理。
取得執政權,納粹黨在國會仍是少數,此時湊巧發生了「國會縱火案」,現場抓到一名24歲的荷籍嫌犯,希特勒與其宣傳機器立即宣稱是共產國際所為,並以此危機為由,頒布了一批國會授權法案,限制人身權利、言論、新聞、集會和集會自由,並允許竊聽、搜查和扣押財產。
緊接著納粹宣布共產黨、國家人民黨等在野黨為非法政黨,滿街抓捕在野黨成員,關進集中營;隔年這名縱火犯遭斬首後,希特勒再宣布,今後一切審判都由新組建的「人民法院」來執行。
希特勒政權穩固後,對外文攻武嚇擴張領土,另方面也在國內鼓吹仇恨猶太人。1938年8月起,德國枉顧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全面取消外國人居留權,所有居留證都須重新申請。同年10月底,1.7萬名猶太人無預警被驅逐出境,但鄰國波蘭拒收,猶太人被困邊境,等待德國說服波蘭接收這群難民。
這批猶太人生存面臨極大壓力,法國一德裔猶太青年前往德國駐法使館陳情,豈料他一見到大使馮拉特便拿出預藏手槍連開五槍,馮特拉身中兩槍,兩天後不治。消息傳回德國,竟發動全國性暴力報復,超過1500間猶太教堂、5000間商店被砸,3萬猶太人被關進集中營,甚至有近百人當晚喪命。
表面上,這次事件是民間團體自發行為,事實上為納粹政府所默許,由衝鋒隊率隊執行。由於事件當晚月光皎潔,滿地都是被砸的碎玻璃,在月光映照下閃閃發光,於是這次集體暴力事件有個美麗又富詩意的名稱:水晶之夜。
德國第三帝國坐擁當時世界最先進民主憲法,卻被一票一票投出來的納粹黨所掌控,被擅長煽動仇恨的希特勒操弄,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屠殺了600萬猶太人。
不是有投票、有選舉就是民主,不是還可以上街抗議、可以罵政府就是自由,這是做為法治國家的公民,應該有的最基本認識。
對在野黨國會議員的無差別罷免,是濫用民權進行的政黨鬥爭;突然要求陸配拿出30年前的放棄國籍證明,否則取消居留,與猶太人被驅逐出境相去不遠;放任違法罷免宣傳演變成街頭鬥毆,甚至檢調濫權對在野人士搜捕關押,在在都讓人聯想希特勒奪權的那些關鍵時刻。不論賴清德像不像希特勒,由上述情況推論,「水晶之夜」在台灣重演,相信也是指日可待。
更多《獨家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