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文人部長顧立雄的「中場戰事」(王崑義)

國安會祕書長顧立雄傳出將接任國防部長。
國安會祕書長顧立雄傳出將接任國防部長。

王崑義/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

準總統賴清德新內閣520前傳出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已被內定為國防部長,即便從未當過一天的兵,仍被賦予軍中轉型的艱鉅任務,面對美國軍購預算要強渡關山,當然必須倚靠這位「天降神兵」。顧立雄能否有本事勝任國防部長,光從前總統馬英九訪問大陸期間,國安會指出習近平將於人民大會堂「台灣廳」接見,如此蒐集錯誤訊息卻又不實解讀,顧立雄真能當此大任!?

國安會引政戰學院前院長余宗基發言表示,「馬習二會」排在10日為了平衡美日高峰會,指出中國利用兩岸活動回應國際。顯然對於威脅局勢形成錯誤判讀,搬出缺乏論據的台灣世界中心論。顧立雄未來如何成為總統幕僚?甚至能以文人部長之姿推動軍中轉型任務,面對當今地緣政治的整體變化,處理兩岸關係的緊張局勢,這位準國防部長恐讓國人捏把冷汗。顧立雄正值中壯年的「中場戰事」,也將埋上「重文抑武」弱化國防、文人部長「難接地氣」、「萬能閣員」踐踏專業的未爆彈。

「重文抑武」弱化國防

顧立雄將成為賴清德上任總統後在歷史上第七位文職國防部長,自2002年實施「國防二法」(國防法、國防部組織法),落實軍政與軍令一元化新制度,突破過去參謀總長領軍慣例,但是文人擔任機率依舊屈指可數,肇因行伍內「軍人懂軍人、壓得住軍人」的思維,導致非出身行伍的文人部長任期短,受制外界「重文抑武」弱化國防的人事觀感。

退役少將栗正傑公開表示:「顧立雄如果擔任國防部長的話,真的就很快武統了。」光看律師出身背景便知一二,過去歷經黨產會、金管會到國安會現職,從來不具實際問政、財經以及情治經驗,顧立雄若仍將法律視為武器,恐在國防專業上差強人意,甚至還得勞煩參謀總長指揮,畢竟過去「重文抑武」也不影響顧立雄的天縱英明。

文人部長「難接地氣」

顧立雄無疑是蔡政府政治路線的延續象徵,從國安會任秘書長展現出國家機器的斜槓本領,但在軍情體系隨即上任就想改造國防,顯然對於軍中病灶全然漠視,身為軍系出身的蔣前總統都無可奈何,顧立雄真能應付國軍文化的口是心非嗎?面對包袱沈重的國軍體系,文人部長「難接地氣」如何大刀闊斧進行改革!

台灣國防軍隊整體建置思維明顯落後世界趨勢,從刺槍術到現代化的軍武建置面臨挑戰,如何從國防部的治軍、用兵、不對稱戰爭進行改革,發揮「境外殲敵」的作戰能力,才是提升國人軍事國防的信心根本,尤其國軍「自傷案件」層出不窮,凸顯軍事體系的醬缸文化,文人部長「不接地氣」如何能夠改革國軍積習已久的沈痾弊病。

「萬能閣員」踐踏專業

顧立雄可說在民進黨內成為數一數二的跳級生,每個職位都在等他「學習屆滿」繼續空降,早在去年就已傳出可能接任國防部長,也被外界揶揄法律系萬能的調侃言論,事實上不過是他個人的「升官之道」,顧立雄若還是想透過法律攻防的套話策略來做學習,面對國防軍事的瞬息萬變,這位「萬能閣員」恐怕難以綜觀敵情威脅變化。

賴清德新內閣已經朝向「老綠獨男」團隊邁進,除了三軍統帥早被外界貼上台獨正字標記,如今加上國安團隊「獨上加獨」人設鮮明,無疑傳達對大陸挑釁對壘意味,也徒增了兩岸擦槍走火的可能性,顧立雄傲慢兇悍的人格特質,未來如果指揮三軍,不論個性或是專業恐怕都有任用風險。

顧立雄也是民進黨「內鬥內閣」的人選之一,行政院已由卓榮泰、鄭麗君、龔明鑫組成「鐵三角」,如今顧立雄的出線代表賴的意志堅定,勢必貫徹「賴清德路線」,國防國安不會假手黨內他人,打破外界傳言一切「蔡規賴隨」,促成2016年蔡英文總統執政以來首位「文人部長」。

現任國防部長邱國正兒子先前傳出的「染黃風暴」也居功厥偉,奠定顧立雄成為部長首選,讓邱國正在520後沒有續任機會,在僅剩一個多月任期還想拉他下台,爆料形式也與先前的趙天麟、羅致政如出一轍,也令外界對於賴清德的內閣人事布局增添內鬥色彩。

當賴清德內閣人事尚未完全公布,總統蔡英文卻搶先宣布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將接任外交部長,而外交部長吳釗燮轉任國安會秘書長,此舉顯然展現在國防、國安、外交領域的影響力,預告520即便政權交接,蔡總統可能依舊「垂簾聽政」,顧立雄身為前朝愛將率先空降也就不言可喻。

顧立雄這位文人部長的「中場戰事」正式進入民進黨「三屆連莊」,他在前八年的職位轉任可說平步青雲,但在後四年的國防部長勢必殘酷血腥,尤其在賴清德鮮明的台獨路線,千萬不能妄想蔡政府執政下的虛偽和平會再無限延續。

顧立雄假如「重文抑武」弱化國防,自認天縱英明導致國力衰退,外加文人部長「難接地氣」,助長國軍沈痾弊病雪上加霜,還以「萬能閣員」之姿踐踏專業,幻想會有美日同盟派出天兵天將而恣意妄為,在意識形態下打造出的「無形戰場」,除了助長兩岸兵兇戰危,也讓顧立雄在「中場戰事」裡身不由己。

(作者王崑義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