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利用災難製造「敵我矛盾」 民進黨在逞罰誰 ?

花蓮規模7.2強震造成傷亡,天王星大樓震斜。
花蓮規模7.2強震造成傷亡,天王星大樓震斜。

獨家報導 蔡炫/評論

4月3日清晨,花蓮發生芮氏規模7.2大地震,這是過去25年以來,台灣發生的最大地震,上次是1999年發生的芮氏規模7.3的921大地震,曾造成2415人死亡。而這次花蓮大地震截至4月7日為止,已經有13人喪命,1136人受傷,失聯與受困的幾百人還在搜救中。由於地震規模太大,不僅國際社會關注,也登上大陸的熱搜。

在災情傳出第一時間,大陸官方立刻表達願意協助救災。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就表示:「我們向受災的台灣同胞表示誠摯的慰問,將密切關注災情,並願意提供協助」。不過,蔡政府卻婉拒了。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回應說:「感謝大陸的關切,但並不需要陸方協助救災」。這是台灣多次發生天然災難之後,民進黨再次拒絕大陸的協助,讓兩岸關係無法藉由災難進行融冰的機會。

就因蔡政府拒絕大陸的協助,在大陸新浪微博等社交媒體上,就出現對台灣的兩樣情。許多大陸網民在相關新聞條目的評論區,對台灣受災民眾表示慰問。從數量上來看,超過半數的點評內容都有類似「祝願平平安安」、「討厭歸討厭,憤怒歸憤怒,還是祝台灣平安」。但是,從獲得點贊數量來看,「人均GDP三萬美金、讓他們自己解決」、「國台辦只會慰問」,甚至「救災要靠解放軍」、「空軍海軍應立刻登島」的評論,反倒是具有最高的熱度。

抗中引發大陸網民反台情緒

其實這是民進黨蔡政府長期「抗中、反中」積累下來的惡果,兩岸歷次發生天然災害,官方雖然還會互相慰問,但是一提到協助救災,蔡政府馬上就來個熱臉貼冷屁股,讓大陸民眾感覺不是滋味。

其實,不僅蔡政府對大陸不友善,導致大陸民眾也有反台的情緒,綠營的支持者也從反中延續到反藍營的敵意,只要見到黑影就開槍。例如,花蓮縣是藍營執政的縣市,一些綠營的支持者,竟然要求國際社會「不要捐款給台灣紅十字會、以及花蓮縣政府」,這種吃裡扒外,反中、反藍已經反到頭殼壞去的想法,真的不得不讓人嘆息。

其中,日本雅虎設置的捐款專頁,在4月5日下午就突破1億日圓的捐款金額。不過,捐款的流向也掀起討論,日本駐台的知名媒體人矢板明夫就透露,很多台灣人要他轉告日本朋友,不要捐錢給花蓮縣政府,矢板明夫強調,監督這些部門和團體如何使用捐款,「是台灣人自己的事情」,希望不要辜負來自國外的善意。

事實上,日本各界非常關注台灣這一次大地震,「台灣地震」、「台灣大丈夫(台灣還好嗎?)」等詞,衝上日本X平台熱搜。日相岸田文雄也在第一時間以繁體中文發文說,台灣是日本重要的朋友,「日本願協助台灣任何必要的支援」。

由於過去台灣對日本地震災難都會伸出援手,所以很多日本人會感覺,每次日本有難台灣都鼎力相助,這一次是日本報恩的時候了。日本企業和個人紛紛捐款,給台灣送溫暖。但是呼籲日本人不要捐款給台灣的人,卻是綠營的支持者。

同樣的,大陸發生天然災難時,台灣人民也熱情地伸出援手,但是,只要大陸說出願意協助台灣同胞,民進黨政府就立刻回絕,相當不近人情。

另一個有些荒謬的是,大地震發生之後,由於花蓮災情越來越嚴重,新北市議會民進黨黨團總召張維倩等28位議員,卻宣布每人捐出薪資2000元,共5.6萬元,希望能夠集結眾人的力量,幫助花蓮鄉親早日度過難關,重建家園,重拾生活的希望。

相較於其他的縣市首長與民意代表的捐款,六都首長都宣布捐出一個月所得,藍營的立法院長韓國瑜更宣布捐出擔任立法院長以來所得。而民進黨新北市議會28名市議員才各捐2000元,共捐5萬6000元,立刻引發網民的批評。

媒體就比較表示,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之後,新北市民進黨議員各捐出一日所得約10萬元,盼拋磚引玉。這次新北市議會民進黨宣布各捐2000元的舉動,反而引發網路炸鍋,網友批「把錢好好收著,太困難真的不用勉強」、「薪水十幾萬啊!..好啦好啦,意思到了就可以。」

綠營災難也要分彼此

當然,對於任何捐款不該有道德綁架的行為,但是28名市議員,每人卻只捐款2000元,這其實等於是對花蓮縣民長期支持國民黨籍傅崑萁家族的一種逞罰,對台灣人民來說,也是典型的民進黨人對災難也要分彼此的惡狀。

民進黨從執政者到支持,向來災難也要分彼此的作法,日本媒體人矢板明夫就強調,理解大家的心情,但考慮過後,還是覺得「這種事情,不應該由我來說。把台灣的內部矛盾轉達給那些想幫助台灣的日本朋友,也許會影響台灣的形象」。

所以,綠營在台灣內部製造「敵我矛盾」,確實是會影響台灣形象。但是,在兩岸之間製造統獨矛盾,卻可能引爆戰爭,這也是在賴清德520就職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要第5度來台進行危機管控之因。賴清德在「務實台獨工作者」的標籤下,加上善於在台灣內部與兩岸之間製造「敵我矛盾」的綠營支持者,誰能放心賴清德執政以後,不會以手中掌控的大權升高兩岸危機呢 ? 這恐怕也是未來4年美中關係中最大的難題。


更多《獨家報導》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