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議員再提美國製造法案 減少中印醫療供應鏈依賴

*美國藥品供應中使用的近四分之三的活性藥物成分,在150多個國家生產製造。(圖片取材自美聯社AP)

編譯:李順瑭|圖:編輯部

國兩黨國會議員於6月16日再次提出一項「美國製造法案MADE in America Act」,以促進醫藥在美國的生產,使美國減少對中國等外國的醫藥供應鏈的依賴。

聯邦眾議員卡特爾Earl Carter是該法案的共同提案人之一。他表示,該立法將有助於緩解藥品短缺,同時激勵在美國國內生產藥品,對活性藥物成分API、個人防護設備PPE和診斷方法的促進都將有助益。

卡特爾在一份聲明中說:COVID-19武漢肺炎病毒大流行,非常清楚地表明,美國不能繼續依賴像中國這樣的外國實體,來獲得拯救生命的藥物。該法案旨在建立一個新的稅收抵免,只適用於在指定的美國機會區經營的製造商,鼓勵美國公司保持、擴大或將其生產製造活動遷回美國。

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數據,目前,美國藥品供應中使用的近四分之三的活性藥物成分,在150多個國家生產的。

該法案的共同提案人賴斯議員Tom Rice說:我希望美國能在儘可能多的方面,在世界舞台上具有競爭力。美國目前有72%的活性藥物成分API來自其他國家,包括13%來自中國。

該法案的另一共同提案人、聯邦參議員斯科特Tim Scott說:這項立法將展示機會區的變革力量。不僅會為我們國家最貧窮的社區,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而且還將成為美國製造業復蘇的催化劑。

該法案還包括旨在緩解藥品短缺的條款,如:簡化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監督藥品生產和供應鏈等,其他組成部分的流程,對其進行標準化,還尋求改善FDA對設施檢查的報告,並與海外監管機構更緊密地合作等等。

聯邦眾議員卡特賴特Matt Cartwright也是該法案的共同提案人。他說:這次的大流行並揭示美國對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在美國人每天都依賴的藥物的關鍵成分方面的依賴性。這令人擔憂。而在努力重振我們國家的製造業基礎時,這項立法,將使藥品生產回到美國。

這個「美國製造法案」推動的背景,是美國政府在拜登總統第14017號行政命令「美國的供應鏈America’s Supply Chains」指導下,進行一個100天的供應鏈審查,並出公佈相關報告。

美國白宮宣稱,該報告呼籲美國加大投資新醫藥製造工業,包括使用傳統的製造技術和培養依需要製造的能力,製造支持性護理液、原料藥API和成品劑型藥物。

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說:依據估計,中國和印度控制著供應鏈的很大一部分。由於一系列事情干擾到藥物的供應、質量和安全,這些地方也出現了藥品短缺問題。由於降低成本的推動,以及不公平的貿易做法,導致美國境內生產的被掏空。我們需要採取新的方法,確保美國的供應鏈更有彈性,包括提高透明度,建立應急能力,並投資於國內生產。

美國拜登政府的供應鏈工作組,還建議國會授予衛生與公眾服務部新的權力,允許該機構按設施追蹤生產,追蹤原料藥的來源,並要求在美國銷售的所有藥品的標籤上,標識原料藥的來源。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