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驚醒推新法阻止尖端技術外流 防堵中國肆意收購不公平競爭

*歐盟執委會於5月5日周三宣布提出新法,阻止獲政府補貼的外國企業,在歐盟併購及進行不公平競爭,外界認為此舉旨在防堵中國。(圖片取材自pixabay)

編譯:李順瑭|圖:編輯部

盟委員會5月5日周三提出一項新法規,應對獲政府補貼的外國企業的競爭問題,希望透過促進公平競爭,為歐洲工業蓬勃發展提供合適的條件。

歐盟委員會主管競爭的執委維斯塔哲Margrethe Vestager表示,歐洲是結合開放投資的聯盟經濟實體國,但開放需要公平。她說,當你向客人開放自家時,希望他們像自己一樣,小心翼翼地對待傢具和物品。而歐洲的統一市場就是如此。

維斯塔哲說,歐盟希望在歐洲營運的每家公司,無論來自何處,都必須遵守保護公平競爭不扭曲市場,而新法就是要解決非歐盟國家提供的扭曲性補貼。當前一個良好公平的競爭環境,對支持歐盟經濟的復蘇尤其重要。

歐盟主管工業和服務業的執行委員布勒東Thierry Breton也表示,歐洲的統一市場對外國投資者和公司具有吸引力。但是只有在每個人都遵守規則時,對世界開放才有效。

布勒東進一步表示,歐盟正在確保所有公司在平等的基礎上競爭,並且沒有人可以通過扭曲的外國補貼,破壞公平競爭環境和歐洲的競爭力。這將增強歐洲的抵禦能力。

根據歐盟新法規,獲得外國補貼的公司,在歐洲進行大型合併之前,需要獲得歐盟的批准。公司必須說明收到哪些補貼,而且如果沒有歐盟的同意,無法拿下公開招標案。此外,歐盟將進一步有權力調查任何公司,檢視是否收到損害歐洲公平競爭的外國補貼。

雖然歐盟文中,並未點名中國,但根據援引德國媒體近日報導,歐盟委員會建議,立法阻止獲政府補貼的外國企業併購歐盟企業、或參與歐盟的公開招標,顯然是針對中資企業而來。

報導指出,近年來,愈來愈多歐盟國家擔心中資企業在官方主導下,利用政府提供的優厚補貼,併購歐洲的尖端科技和打擊歐洲的競爭者,最著名的例子是中國家電大廠美的集團,於2016年併購德國機器人大廠庫卡Kuka,引發的技術外流疑慮。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